您的位置: 首页 > 展览

刘永刚:真性情,大艺术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2-07-27 16:17:58 | 文章来源: 艺术中国

 撰文:李晶

 

在当今的中国画坛,他是个熟悉又陌生的人物。他科班出身,少年得志,却在名利双收时选择出国深造。他天赋很高,机遇颇佳,却一直“自讨苦吃”,只为了完成自己心中的热爱。刘永刚,一个另类的艺术家,一个真正的艺术家。

刘永刚出生在内蒙古自治区根河市,呼伦贝尔大草原赋予了他顽强的意志和坚毅的性格。“我从小就很喜欢画画。那个时候连环画很流行。我就照着临摹。比如《智取威虎山》、《董存瑞》等等。我自己还创作了两本连环画《邱继光》和《雷锋》。”

在求学之路上,刘永刚还有段“程门立雪”的故事。“当初在呼伦贝尔的时候,我才十一二岁吧,为了学习绘画去找了呼伦贝尔盟文化馆的叶老师。可是一开始他根本不见我,我就睡在他门口的楼梯底下。当时是冬天很冷,一夜冻醒好几次。早上起来以后我又去敲他的门。他看我硬是一夜没走,才收下了我,也就成了我的启蒙老师。”

刘永刚说,他的成功还得益于有个开明的父亲。“我6岁的时候不光画画,还拉小提琴。父亲就说你这个人又学琴又画画,不专一,你必须二者选其一,才能专心学好。可是我两个都喜欢,爸爸就不答应。说‘今天你必须选一个弃一个,把这琴或画笔送给邻居家小孩。’我就哭啊,觉得都舍不得,但最后还是选择了画笔。”

走上绘画这条道路后,刘永刚可谓是一路顺风顺水。1982年,他在中央美院上学期间就有美国议员以100美金的价格购买他的写生画;1985年,他就在建国饭店和孟加拉国的一位艺术家一起举办了展览,所有的习作作品销售一空;1986年从中央美院毕业后不久,他连续在全国性大展中参展并获奖,成为大家所熟知的画坛新秀。用他的话说:“21岁,我已经很有钱了。有了收音机、录音机、照相机,抽的烟也是好的,还总往家里寄钱。要知道,那可是1985年。”

可惜的是,就在大家以为一颗画坛新星正冉冉升起的时候,他却抛弃了这一切,选择出国深造。刘永刚说,“1985年的时候,有一次德国表现主义展览在民族文化宫举行,展出盛况空前。看过这些作品后,我就感叹,这是哪儿的艺术家画的这么好啊!我很想到这个国家去看一看,那时才知道是德国表现主义画派,于是选择了去德国留学。”从那时起,在出国深造又旅居德国的十多年中,他的名字开始被中国画坛遗忘。

在记者疑惑他为何在前程似锦的时候毅然抛弃一切,出国重新学习的时候,他做的另一件事更让记者咋舌。

在1999年,从德国纽伦堡美术学院毕业后,刘永刚把自己的全部积蓄都拿出来,用了10年的时间创作了绘画和组雕作品《站立的文字——爱拥》。必须了解的是,他的艺术构想是创作102件石雕,每件的尺寸3米多高。这样宏大规模的创作,经济上的压力可想而知。虽然在创作过程中,得到了一些支持。但绝大部分的资金仍然需要自己承担。“当时做这件作品的时候我没有想到如何利用它,当时他们就说你做这么大到时要放哪儿去?我就说我当场买那块地埋起来,等我死以后再挖出来。”

“万一你把钱都砸下去打了水漂怎么办呢?”记者问道。“事情就是这样的,不豁出去也不知道明天怎么样!当时已经想到了,我就做这一件事而且做了那么多年,那么我就一定要把它做好。”对于这种劲头,刘永刚认为,这也许和他小时候生活的地方和环境有关系。“我生活在内蒙古高原、呼伦贝尔大草原,那儿水都很硬的,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吧!”

值得一提的是,在刘永刚创作的绘画和组雕《站立的文字——爱拥》的10年里,他为了安心创作,完全把自己封闭起来,以至于外界很多人都误以为他去世了。“后来我知道的,当时传言真是各种各样。有人说我在柏林出车祸去世了等等。各种各样的说法都有模有样的,跟真的似的。”刘永刚笑呵呵地说着当时的离奇传闻。

谈及海外学习对艺术创作的影响,刘永刚认为,出去之后,才了解到真正好的东西是在我们的祖国。他的创作也开始“返璞归真”,研究中国的传统书法、绘画、雕塑中的线条。“西方人是在科学理性的分析上下了很大的功夫,把一个物体画得很写实,塑造的很真实,观念作品、装置作品等等也同样纯理性思辨的被创造出来。。而我们中国人恰恰与他们相反用几笔就能把该说的话说出来,表达出来了。一种意韵、一种气韵、一种神韵的线相贯穿在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血管里面。所以我就说‘线相’,‘线’代表精神,‘相’代表面貌。”

刘永刚认为,一个时代的精神面貌在“线相”里面就可以看出来。“比方说秦汉的古拙、强悍,线就很纯朴、硬朗。而元朝,它讲究一种开阔势态,那时的壁画一笔从上到下两三米的被书写下来,那条线传达着一种强势、强大的力量。但到了明清的时候这条线就开始逐渐变弱了。”刘永刚认为,“一个时代强盛一个国家很稳定的时候是能在这条线中体现出来的,所以我在国外那么多年纵观我们的美术史,研究了西方艺术史之后,我觉得这个线应该要单独提出来,因为它是中华民族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文化精神。”

有评论认为:“一方面,刘永刚毅然远离了西方现代艺术的参照系,尤其是力图超越西方既有的形式表达系统,并与之拉开距离;另一方面,他强调作品内在的文化观念与深层次的文化诉求,希望将这批源于文字的作品融入中国本土的艺术史发展脉络中。”的确,刘永刚用一种跨文化的视野,用中华文化作为基点,把德国的现代艺术作为“它山之石”,超越了一个自然的表象世界,一步步地创造着属于中华文明的大艺术世界。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