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延安走来”点燃红色五月

时间:2012-05-22 15:21:02 | 来源:中国文化报

展览>


展览的作品之一,由著名国画家刘文西创作的国画《在毛主席身边》。


“500幅作品展现70年美术历程,200件文献带你走进延安时代。”距离“5·23”还有半个月的时间,记者发现,在中国美术馆大门外的广场上,已有大幅金黄色展板醒目地向公众宣告展览信息。据悉,这是中国美术馆第一次以展览预告的形式公布相关信息。由文化部主办、中国美术馆承办的“从延安走来——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七十周年美术作品展”将于5月19日在此亮相。

进入5月后,随着一系列美术名家作品展及艺术回顾展的陆续推出,中国美术馆涌现了2012年春夏季的观众热潮。借此契机,尝试以预告的形式提早告示,这不仅是美术馆更好地服务广大公众的体现,更因为此展的意义使然。

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向记者介绍,在文化部的高度重视和文化部艺术司的直接指导下,此展在8个月前就已开始了紧密筹划。策展思路紧紧围绕“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七十周年”这一主旨,重点反映在《讲话》精神的激励和感召下,几代中国美术家用艺术反映历史变迁、时代生活的美术创作主流;反映在《讲话》精神指引下,中国美术70年来所展现的新的文化特征,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美术上的重要体现。

展览的筹备得到了全国美术界的关注和热情支持。在中国美术馆召集的由著名艺术家和史论家参加的专家座谈会上,大家纷纷出主意、提建议,认为要将此展区别于应时应景的一般性展览,办成有历史责任感、能发掘作品的文化内涵、形式上又生动活泼的展览,既更好地展现延安时期以来中国几代艺术家的创作风采,又通过作品反映不同时代的社会特征,尤其是《讲话》精神对中国文艺事业的长期指引。

文献意义与情境再现是此展区别于以往众多纪念性展览的两个重要特征。范迪安说,本次展览不仅通过大量馆藏作品展示中国美术70年发展的光辉画卷,还借助大量文献资料营造延安时代的历史情境、反映《讲话》的时代光辉。中国美术馆更借助寻访、收集老一辈艺术家的文献及相关资料这一过程,尽可能地把一些珍贵的、处于流散状态的资料汇集起来,并梳理几代艺术家参与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过程。这也使得“以往多在艺术家个案中有所积累,但美术文献资料的整体收集整理尚未完全展开”这一现状得以改善。因此,可以说,这次展览也是延安美术家文献在展览上第一次较为完整的汇集。

为更好地展示延安一代艺术家的艺术人生和创作情境,中国美术馆策展团队组织不同的小组奔赴广州、西安、延安等地,考察历史遗迹,丰富历史情境,捕捉艺术的真实感受。据了解,相关策展团队在半年多时间里三赴延安:通过考察延安及鲁艺等旧址,增加策展团队的感受力;派遣小组收集、拍摄与延安文艺座谈会相关的场景,商借延安的部分文物,以实现情境再现;还安排18人的志愿者队伍奔赴延安学习,并将延安革命纪念馆的讲解员请到此次展览中来担任讲解工作,以便更好地细化讲解工作,为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讲话》精神创造条件。

值得一提的是,策展小组还专门采访了在西安生活、现年103岁的著名版画家汪占非先生,他是延安时代美术家中在世的最年长者。听说要举办展览,老先生用颤抖的笔题下“延安精神永放光芒”以示祝贺,并拿出1938年他为延安鲁艺校刊封面的设计手稿参与到展览中来。

目前展览的各项筹备工作进展顺利。“我们将尽力丰富展览内容、营造展览环境,使公众走进展场就能感受到70年前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历史情境,了解一代美术家在《讲话》发表前后在延安展开的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感受中国美术‘从延安走来’的历史进程,由此更多地理解《讲话》的精神实质,共同来重温历史、欣享成果、展望未来。” 范迪安说。

据介绍,此展览将展出520余件美术作品、200多件文献作品,以中国美术馆馆藏作品为主,构成不同篇章。届时,中国美术馆门口的领票处将变身窑洞,广场处将重现延安杨家岭的景象……作为文化部今年的重要活动之一、中国美术馆展览的重头戏,此展值得期待。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