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如今的当代艺术而言,孔柏基的影响力在于他实现了从创新走向经典的艺术创作。
迁居美国之前,孔柏基于中国境内举办的三个重要展览,对于他个人及当时的艺术界都起了关键的作用;他在1964年举办的首次个展「农民肖像」,因其绘画语言的「离经叛道」而使他蒙难十年;于1979年2月与当时一批中青艺术家共同举办的上海「12人画展」,被称为中国新时期美术史的「第一声春雷」,与当年9月于北京举办的第一届「星星美展」同样具有标志性;他在1980年的个展「敦煌印象」,标志了东西方美术形式的一种绝美的创造性,成为当时沪上美术界的一个热门话题。
自1986年起,孔柏基迁往美国定居,在更广阔的艺术视野中进行「学通东西」的绘画实践。他的作品曾参与伦敦「国际现代画大展」(1996)、纽约「世界现代画大展」(2001年),并于日本东京草月美术馆、九州岛福冈美术馆、日本和平纪念馆、岐阜美术馆举办个展,在国际艺坛上获得高度评价。日本著名美术评论家植村鹰千代对其评论为:「他的作品表现出人间的痛苦、希望和力量。孔的艺术继承了中国古典艺术的高格调,又有对现代世界的敏锐感觉,强烈表现出艺术的精神性和象征性,是对艺术的狂热的爱和纯洁的寄托的结晶。」
坚持创作的信念
孔柏基于1932年出生于浙江上虞,1944年拜师学画,1948年毕业于上海中华职业学校,1952年开始版画创作,1956年在上海戏剧学院任教。曾任上海戏剧学院美术系主任、副教授。
上海博物馆馆长陈燮君为其撰文评论时,将他的艺术历程画分为三个时期来介绍:「第一个时期为『印象启蒙』时期,从上一世纪40年代至1964年。在这一时期,孔先生努力学习绘画基础知识,率先接触『印象主义』和『后印象主义』绘画技巧,画了大量写生,为日后的崛起奠定了扎实的基础。第二个时期为『发展创新』时期,从1964年到1986年。在这一时期,孔先生积极探索中国传统艺术与西洋现代绘画的艺术表现方法的结合,从汉砖石刻、书法碑帖、古墓壁画、民间木刻、皮影戏等的造型研究到敦煌、龙门、永乐宫等传统艺术宝库的现场观摩写生,进行了大量积累,作品数以千计。他在固体油画上异军突起,在内容与形式的结合上开辟出富于个性的表现领域。他还开创了『宣纸油画』的新的领域,使油画作品更易渲染,更具东方神韵,更易保存,成功探索了一些独特的绘画技法。第三个时期为『走向经典』时期,从1986年至今。」
而孔柏基在探索「宣纸油画」之初,成功将现实条件的限制转变为创新的契机。在1979年,孔柏基带着学生前往敦煌写生,碍于长途跋涉的限制,选择了相对轻捷的宣纸。惯常使用油画棒(固体油画)创作的孔柏基,在这趟旅程中发现了油画在宣纸上的特殊表现力,从此至今,投入宣纸油画逾三十年。「已经80岁了,还想画,还在画,天天画,想画画的人才永远企盼明天太阳的升起。」孔柏基说道。
赋于绘画中的情感
回忆当年,孔柏基与学生在敦煌洞窟里只能跪着将宣纸铺在地上作画。当孔柏基抬头仰望洞窟壁上的菩萨时,发现菩萨也在壁上看着他。他画到哪里,菩萨的目光就跟到哪里,使他精神如受感召,笔下如有神助。多年之后,孔柏基面对当年所画的「敦煌印象」,依然激动不已。
在孔柏基的创作中,树木亦是经常出现在他画中的形体。孔柏基表示自己将近半世纪以来都在画树,大自然中的树千姿百态,在他的笔下则灵活生动。「首先,你要相信,你所画的对象是活的,都是有生命、有感情的。无论是天上浮云,弥漫的风,流动的水,摇曳的树木花草,更何况是人居住的环境,都等待着和你交流,要敬仰、尊重、爱护你看到的一切、描绘的一切,自始自终,要以虔诚的心投入你的操作。其次,要全神贯注,不要被杂念干扰,更切忌有任何功利的邪念切入。第三,作画过程,力求从容、坦荡、溶入、切入;不急、不草、不火、不跳、不碎、不抝。第四,技术层面,自然加入,感觉层面,力求深入,时时刻刻注意表现内在的、精神的、感情的、感觉的部分,尽量画出看不见的、有呼吸脉搏的、有整体诉说的;在大多数的情况下,细节并不重要,常规并不重要,工具手段并不重要,客观评价并不重要。第五,一切思考,因人而异。」孔柏基娓娓道来。
对于创作及生活的思考,他曾于再现敦煌艺术时总结过「三字经百句」,流传甚广,并陆续写下了「作画心态」、「我乐于画自然」、「五月的慢板」、「画树」、「伟大的梦」、「看近作有感」、「艺术之真」、「栖息处的流连」、「画〈敦煌印象〉的回忆」、「思念母亲」、「幸福」、「若干快乐的回忆」、「怀念苏州」、「路过英国乡间小镇」与「我走在巴黎的小街上」等撰述。
旅居美国多年后,孔柏基应邀重回中国境内举办展览。继2005年为上海国宾会见厅「上海西郊国际会议中心」主创巨型壁画〈敦煌印象〉,以及2010年于上海世博会「城市足迹馆」的展出后,孔柏基于2012年四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大型个展,展出画作100幅,并将由中国美术馆永久收藏20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