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澜社展览前言

时间:2012-04-12 10:00:36 | 来源:艺术中国

展览>

回望20世纪中国美术,决澜社及其运动是无法抹去的一页篇章。1920年至1930年的中国美术界,现代主义的潮流已然兴起,然而自上海“一二八事变”之后,画坛开始出现短暂的沉寂。其时的中国新旧交替,中西混杂,动荡的国际形势及内在的社会矛盾下,各种思潮及主义泛滥,真假难辨,良莠不齐,美术领域亦不例外。面对着复杂而冰冷的现实,以庞薰琹为代表的艺术青年们,却决意打破这死一般的沉寂。他们成立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有独立学术纲领和宣言的现代美术团体——决澜社。他们“厌恶一切旧的形式,旧的色彩,厌恶一切平凡的低级的技巧”,他们希望用“新的技法来表现新的时代的精神”,为当时的中国美术界注入了现代主义的新鲜血液。

这些决澜社的热血青年,早年多有留学欧洲及日本的经历。他们曾亲身接触西方现代艺术,对于现代艺术的风格、形式、技法多有研习。回国之后,无论是个人境遇的不顺还是社会环境的灰暗,都激发出这些青年学子们精神上强烈的现实主义倾向。尽管他们的艺术创作手法不尽相同,但共同的价值理念让他们走到了一起。他们选择现代主义作为现实主义精神的载体。用点、线、面的构成,用色和形的交错,用理智与情感的混合表达他们对社会和现实的呼唤与呐喊。

时代已逝,斯人已去,唯有精神长存世间。当我们今天借庞薰琹大型艺术展的契机,重新翻出尘封的历史资料,推出决澜社文献展之时,仍能感受到激情与活力。决澜社的出现,在当时的中国美术界是一场青春的革命。这个组织及其相关活动,向中国社会传播了现代艺术的魅力和价值,向中国艺术界展示了现代艺术的活动方式,并以其开拓性和鲜明的艺术追求,提高了画会组织在中国文化圈的地位。百年以来,中国美术的现代化一直是中国美术重要的本体问题。面对因全球化带来的中国艺术的困境,仍然需要新艺术组织和艺术家群体的力量,用“铁一般的理智,狂飙一般的激情”去开拓中国艺术新的纪元!或许这就是决澜社给今天的启示。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