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芭蕉书屋图》

时间:2011-11-09 17:12:35 | 来源:艺术中国

展览>

齐白石《芭蕉书屋图》

文/郎绍君

齐白石《芭蕉书屋图》(又称《安南道上》、《蕉屋图》、《绿天过客图》),轴,纸本设色,180×47cm。题:“芒鞋难忘安南道,为爱芭蕉非学书。山岭犹疑识过客,半春人在画中居。 余曾游安南,由东兴过铁桥,道旁有蕉数万株绕其屋。已收入借山图矣。齐璜并题记。”钤朱文“木人”、白文“白石翁”、“老夫也在皮毛类”印 ,另有朱文“辛家曾藏”印。

此图流传有序:1958年由文化部主办的《齐白石遗作展》上展出过;1959年出版之胡佩衡、胡橐著《齐白石画法与欣赏》第26图;1963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之《齐白石作品集•第一集•绘画》第72图,1996年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之《齐白石全集》第四集第30图。其它出版著录不具述。此图原为胡佩衡藏,在《齐白石作品与欣赏》一书中,此图尚无收藏印,“辛家曾藏”印是后来出现的。“辛家”即辛冠洁先生家,辛先生是新中国时期不多的收藏家之一,他还藏过齐白石著名的12开辛末山水册。(图见《齐白石全集》第三集)。总之,这是一件最可靠的齐白石名作,称齐白石“山水第一轴”亦不为过。

1907年初春至冬末,45岁的齐白石应同乡好友郭人漳之邀,远游广东,是为“五出五归”的四出四归。郭人漳(?-1922年)字葆生,号憨庵,湖南湘潭人,晚清名将郭松龄之子,时任广东钦廉兵备道,即钦州、廉州统领军队的道台。他请齐白石来钦州,一是教他的如夫人学画,二是为他代笔作应酬画。齐白石在家教与代笔之余,随郭人漳到肇庆,游了鼎湖山、飞泉潭,又到高要县游了端溪、包公祠,还随军到边境城市东兴。《白石老人自传》谈到东兴之游说:“这东兴在北崙河北岸,对面是越南的芒街,过了铁桥,到了北崙河南岸,游览越南山水。 野蕉数百株,映得满天都成碧色。我画了一张《绿天过客图》,收入借山图卷之内。那边的山水,倒是另有一种景色。”这段纪述正与《芭蕉书屋》题跋的内容相符。《借山图》是一套大型册页(齐白石有时称为“借山图卷”),原有五十余开,后丢失过半,今馀22页,藏北京画院。此册作于1910年,即齐白石远离归来的第二年,是根据远游写生与记忆创作的。这就是说,收入《借山图》中的《绿天过客图》是这个题材最早的一幅。 北京画院藏《借山图》册有一页画芭蕉楼屋,与《绿天过客图》的母题相符。《借山图》册皆无款题,只钤一方印章。齐白石居北京后,又画了诸多《借山图》的单幅变体画,这些变体画都写题目或题跋。《齐白石作品集•第三集•诗》有《绿天过客图并序》,其诗、序与《芭蕉书屋图》上的诗与题记只有一字之别(一为“万株”,一为“百株”)。此诗与序最初所刊《白石诗草二集》,收的是1917-1933年间诗作,可知该图为这一时期的作品。我们说的这幅《芭蕉书屋图》无年款,《齐白石画法与欣赏》一书标为66岁,即1928年,也是一幅变体画。同一题材、同一母题反复画,是齐白石的一贯作风。这往往与顾主的要求有关,有时也与画家创作的需要有关,因此,这些变体之作,也都有所不同、有所变化、有所创造。与《芭蕉书屋图》同一母题的变体画,还见有《蕉林书屋图》(《齐白石作品选集》,人民美术出版社,1959年),《绿天野屋图》(《荣宝斋画谱》第73册),《白蕉山居图》(《齐白石全集》第3集),《蕉林山居图》(《齐白石全集》第四集)等等。其中,作于1928年的《白蕉山居图》与《芭蕉书屋图》颇接近,但其尺幅短而宽,其远山以淡墨画,与《芭蕉书屋图》纯用彩色画不同。

在众多变体作品中,这幅《芭蕉书屋图》尺幅最大(六尺对开),所画也最为精到。齐白石的山水画,不是从古画中、前人程式中来,而是从他的生活体验与自然观察中来。从前面的介绍可知,《芭蕉书屋》的构思完全源自短暂的越南之行:“映得满天都是碧色”的芭蕉和掩映其中的楼屋,刻在他的脑海里,形成刻画“蕉屋”的冲动。画上题诗说,他忘不了这次安南之行,他喜欢这些芭蕉不是像怀素那样为蕉叶习书,而是醉心于“半春人在画中居”的蕉屋幽境。他由此创造的“蕉屋”意象,也就没有淡泊出世之想,没有对前人山水的漠然模仿,而是洋溢着亲和自然的温暖之情,呈现着独一无二的齐氏精神世界。

这件作品的艺术处理也很别致:碧色的芭蕉全用淡墨勾画,让白描蕉叶占据最大空间,而以凝重的笔线勾画楼屋,形成以白托黑、以淡托浓的强烈效果。两座远山,一施赭红,一施花青,全用大写意没骨法画出,形简色艳,近乎符号化。这种画法与效果,在古近山水画史上是绝无仅有的,画家的大胆与特立独行,作品对形式感、现代感的创造性追求,足以令固步自封的画家们瞠目结舌。这让人想起白石老人的诗句:“胸中富丘壑,腕底有鬼神。”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