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 根脉 同心——喜看《新富春山居图》

时间:2011-09-05 10:56:46 | 来源:艺术中国

展览>

薛永年

在中国美术史上,山水画得到突出发展,究其原因有二,一是内容能寄托家国之思,二形式易发挥自由创造。元代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以轻松自在的笔墨,表现高迈精神在大自然中的栖居,完成了宋画到元画的跨时代变化,显现了卓越的艺术创造力。明清以来,它作为元画经典中的经典,既被珍视和递藏,又被不断临仿。递藏与临仿,反映了文化的传递,也表现了艺术的演变。

由于历史的原因,《富春山居图》始而一分为二,继之分藏大陆与台湾两地。李可染常说:“在中国人心目中,山水就是祖国。”了解山水画深刻含义的温家宝总理,在去年两会之后对话台湾记者,寄望《富春山居图》重新合璧,并说:“画是如此,人何以堪。”今年2月,他在与网民交流时进一步表示:“总有一天我们会实现一个更高的愿望,就是让一个完整的、统一的中国河山得以实现。”

两岸亲情血浓于水,中华文化根脉相同,龙的传人异地同心。今年,不仅实现了《富春山居图》在台北合璧展出,而且完成了两岸名家重绘富春山的壮举。所绘《新富春山居图》长卷,长3600厘米,高60厘米,不仅涵括已经分离的两段,而且以富春江为主,描绘了上起新安江下至钱塘江两岸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堪称前古所无的艺术巨制。画家善于在继承中创新,以不同于古人的立意、意境与笔墨设色,描绘了富春江沿岸的江山新貌,讴歌了同根的文明,寄托了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愿景,成为当代美术史上一件不同寻常之作。

为了对三江沿岸风光和四季春华秋实进行了高度的艺术概括,《新富春山居图》没有受《富春山居图》只画初秋景色的约束,而是继承了花鸟画中“四时同图”的传统,自冬雪皎洁开始、经春花烂漫、夏山苍翠,到秋光明净,展开了始于新安江水电站终于钱塘潮的跨时空描写。在画法上则出元入宋,以精到写实的周密不苟,求解衣盘礴和变化尽致,不求笔笔有出处,但求所有的重要景点一律有来自现实的充分依据。

真实感,是《新富春山居图》的明显追求,它既有别于黄公望原作的遗貌取神,也不同于明清以来《富春山居图》诸多仿本耽于笔墨位置,而是画实景真境,以多次实地采风为基础,从各个角度观察,甚至坐直升飞机俯瞰。画的是实在的景观,抒的是真切的感受,还把即兴挥毫的写意式提炼与周密不苟的细节描绘有机结合起来,生动具体地表现了富春江沿岸河山新貌的丰饶多姿。在长卷整体的散点透视中,局部采取焦点透视,也适应了当代人的视觉经验,增加了现场感。

可居性,是《新富春山居图》的新意所在。中国的山水画,不叫风景画,因为从来不满足于描绘眼见的风光,而是表现理想的栖居之地。自宋代以来,对山水景观的构筑就以 “可居”为标志,黄公望继承了这一传统,但《富春山居图》主旨是精神回归山林,是乱世中荒芜的心灵回归自然。惟其如此,画中的村居房舍、小桥渔舟,大多点到为止,简略而不具体,旨在突出其文化符号的功能,便于观者在想象中神游。

《新富春山居图》则在切实可居上下功夫。对水村山郭的描写,具体而微;对文化积淀表现,兴味盎然;对人造物的刻画,一丝不苟。在起伏迤逦的青山绿水之间,可见徽式民居的清雅,古建名胜的保护,高楼广厦的兴建、水利资源的开发,生态环境的协调。不但有旅游人群的往来,更有安居乐业者举行水上婚礼。画家突出了时代的阳光,生活环境的极大改善,生活风情的喜气洋洋,体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辉,既是为祖国山河新貌立传,更是为祖国大地山河上建功立业的人民立传。

笔墨设色的新颖,是《新富春山居图》的另一特色。黄氏的作品,是一幅突出笔法的水墨画杰作,主要以皴法线条提炼对象,十分重视“笔中用墨”的洗练。此图并没有废弃笔法线条,但强化了墨韵的生动,彰显了色彩的感觉,大笔大墨,“墨中用笔”,色墨交辉,以泼墨、点厾、没骨、泼彩、点线交相为用,湿润水墨上的五色,既增加了空间的层次,植被的浑厚华滋,又以油画般的丰富色彩,象征了生活的多彩,阳光的照耀,抒发了热爱生活的感情。

历史悠久的中国画,在传承中形成了厚重的积淀,历来对传统资源的利用,造成了不少异代同题的作品。这些作品,有些接近于老歌新唱,不改变构图与图式,却变化了笔墨。有些则是全新的创造,除题材以外,布局图式、创作手法、笔墨设色都服从于新的立意和新的意境。《新富春山居图》明显属于后一种,属于同样题材的全新创作。作者尊重黄公望的成就,但自觉拉开与《富春山居图》的距离,继承传统,开放包容,融合中西,与时俱进,虽然不敢说已经尽善尽美,但在当代宏观叙事的山水画作品中,是极为突出的。

《新富春山居图》,是国务院参事室和中央文史馆为纪念建馆60周年组织的重大题材创作。从策划选题、确定立意到发挥文史馆系统的优势,激发主创画家的聪明才智,以适宜的形式实现两岸优秀画家的合作,实现大胆挥洒的神采飞扬与细心收拾的精雅稳健的结合,都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总结这些经验,不仅将推动主题性宏观叙事性山水画的发展创新,进一步促进两岸的文化交流与合作。长卷与数十件描绘富春江不同景点新作的同时推出,也将在当代美术发展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110807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