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第四分展策展团队:混乱不混乱

时间:2011-06-19 11:16:18 | 来源:视觉中国

展览>

视觉中国:二位策展主题的中文意思是:混合的现实,英文意思是:good guys;看起来好像说的是两码事?

李德庚:本次三年展的五个策展主题都是由外方策展人提出的,而中国的策展委员会会更知道中国做这个事情的目的和原由到底为了什么,虽然说外方提那些东西可能从学术上,或国际观上来讲都有非常好的地方,但是我们策展委员会希望这个事情往中国的真实需求靠一靠,所以在最后在解读上并不完全是按照所谓的中英互译一样,实际上在解读上也有不同的地方。

视觉中国:观众能否在最终展览看出统一性?

李德庚:其实合作之前我们也并不知道,因为这毕竟是我们的头一次合作,但是当我们去交换我们所选择的展品的时候发现,事实上非常的切合,尽管像你说的中英文标题都是有差异的,但事实证明了一点,好的设计他的标准是相对比较接近的。

Tristan Kobler:作品有相像的地方,也有不同的,但我认为主题只是给了一个大的方向,一个概念 ,我们主要选择的是比较有未来设计感的作品,并且虽然中英主题不一样,但是这结合非常有意思的,最终给出一个共同的概念 。

视觉中国:由于语言、文化等不可避免的因素,这种中西方合作模式对双方都是一种全新的尝试和体验,请问三位在合作过程中有没有遇到类似来自文化差异方面的挑战?又是如何协调的?

李德庚:事实上,我们没有什么碰撞,我本人在欧洲生活过八年,而且我的设计的眼光和教育也是在欧洲被塑造的,所以现在我们只是同事都在观察设计而已,我们的语言上也直接可以交流,甚至可以用两种语言交流,所以这里并不存在问题。如果说稍微有区别的话,那就是立场的区别。因为我是中方策展人,也是学校的老师,我会站在北京政府为什么要去做这个事去思考,可能对Tristan来说,他是以一个欧洲人的心态,在这么一个世界发展最快的国家里做几个跟自己设计有关的事情,所以说我们更多是在本身立场上的一些区别,但是这个不是交锋,对设计看法和作品选择上没有任何区别。

Tristan:这只是一些立场上的区别,仅此而已,其他的对于设计东西的看法和选择上几乎我们至少合作这么久了几乎没有,甚至我认为比拿我个人来说,我跟中国人的一些有些人协作不符我跟那个外国人的协作更好,所以这个本身今天的这个甚至我认为这个事情放大的话,人与人的协作更在于你是谁他是谁,他不一定拿国别来划分,就说一个中国人和一个外国人肯定协作就有问题,或者两个中国人协作更容易,但我觉得不见得。

视觉中国:请问Tristan,对三年展的主题“善意的设计”这样一个具有中国儒家思想的主题怎样理解?

Tristan:我认为这是一个哲学理论,应该是一种责任的体现,虽然我并不熟悉这个文字,但能感觉到它背后的哲学理念。虽然有文化差异的,但我还是想把一些原来不那么被人注意的,藏在背后的一些东西带到观众面前,让观众产生新的思考。这个主题的主要的目其实还是希望让观众去看一下这些设计师们是怎么看待这个世界的,让他们从这种变化中学习一些东西。设计和文化是紧密相关的,设计就是从文化中来的,以桌子举例,环境的变化也可能造成设计的变化,比如说你一个人住的时候你的桌子可能就是一个人那么大的,但是一群人住的时候你桌子就非常大,在中国我们用圆桌,但在西方都是用长桌,就是这些文化的影响会导致不同设计的产生,这本身非常有意思。

视觉中国: 不知道三位为这次三年展带来哪些优秀的设计作品?

Tristan:我们大概选择了400多件作品,但其实数量不是最重要的,想法最重要,这种把他们设计师连接起来,做出一些可能比较相似,或特别不同的东西是最有意思的,好的设计就是好的设计,不在于是中方还是西方的。

李德庚:我这个人是处女座的,不太会将就,我认为,当外方策展人收到我挑的设计的时候,我相信是超过他们期盼的,他们可能都会担心中国的产品质量比较差,但实际上,我想那些设计应该不会输给西方。

视觉中国:在走访和收集作品的过程中,二位外方策展人发现了什么?能不能和我们分享一些展览背后的事情?

Tristan:有一次我去参加一个洛桑开幕式,见到了很多很多陌生人,我就跟那些陌生的艺术家打交道,发现这些艺术家对北京三年展都很感兴趣,都想来参加,这很有意思,我们互相打过很多电话,可能我的话费会相当可怕吧。

视觉中国:请问李德庚先生,在挑选中方作品的时候,您的工作方式是怎样的?能否提前透露一下有哪些亮点?

李德庚:如果最后调整不大的话,目前我分了六个领域,每个领域有两个设计师,从书,到衣服,再到空间,再到建筑,由小到大。在选择项目的时候,我会注意这个项目的话题性如何,因为我并不认同今天的中国会有传世设计的出现,因为这个不是那样的时代,但是在今天,我认为启示性很重要的,话题性很重要,所以我选择这个项目的时候会看它是不是具备可讨论性和话题性,我挑的这些东西在我大脑里都隐藏了一个话题,尽管到现在为止我没有把它们标注出来,但一定留下了伏笔,就像是一个生长的植物,它的根系是很庞大的。我跟每个设计师都是见面的,都是经过讨论的,我不会在哪儿通过杂志或者打个电话之类的。

视觉中国:据了解Barbara和Tristans既是朋友又是同事,此次又一起来到中国参加北京国际设计三年展,二位对对方的评价如何?

Tristans:我们经常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看法,我们在一起合作过很多项目,经常会有一些不同的见解,也会有一些争吵,但这样其实挺好的,会让工作进度更快。

Barbara:要一块开公司,一起工作其实是需要非常大的信任,而且是在这样一个非常充满挑战而且是创新的领域里面,所以我们两个都是非常信任对方,而且跟对方待在一起非常的舒服,虽然会有争执,但这也是创作的一部分,这些谈话会让我们看到对方是怎么想的,可能会引出一些新的领域,在瑞士的时候,我们可能一天才能见到5分钟左右,这次大家可以工作一起这么长时间非常好,非常有意思。

视觉中国:最近李德庚先生在一次讲座上提出过一个大胆的论题,平面设计死了吗?请问您为何要做此论断?

李德庚:这个其实也不是一个绝对性的说法,我也在网上看过有些人关于这个话题的讨论,我想大伙儿应该是误解了我的意思,我并不是说平面设计死了,或者说一定要告诉大家一个结果。这句话的重点是提供了一个视角,中国有句老话叫置之死地而后生,根据处理的方法不同,的视角不同可能就会带来完全不同的结果,带来另一种你意想不到的可能性,

所以有很多人后来专门打电话问我,那你说平面设计人死了吗,如果你非得揪着这个话题让我去回答的话,那我只能这么回答,我认为传统的平面设计,传统意义上的那些固化成形的平面设计正在死亡,这是事实,只不过是时间长短问题。

这是一种时代的变化,比如说媒介退化了,语言解体等等,新社会需要一种新的东西,这个东西仍然会建构人在生活中建构的视觉交流,但它会重新发生链接或者重组一些东西,也许那时候大家给了它一个新名字,也许大家仍然用平面设计来称呼,这都有可能。但重点就在于过去固化的那些东西,一定正在退出历史,而一种新的东西正在形成的过程之中。

近一代或者近两代的平面设计师,他们完全被传统的平面设计教育,而面临的是传统平面设计解决不了的社会问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一代人要面对平面设计死了吗这个问题,过一两代以后这个话题变得没意义了。

这一代设计师要勇于去接受一知识已经过时了,方法过时了的现实,需要产生一种研究和探索的精神,只有建立以未来为导向的平面设计师才会最后说自己不会死。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