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乌菲齐博物馆82件珍品在京首次亮相(组图)

时间:2011-03-21 17:14:04 | 来源:CNTV

展览>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将于2011年3月12日至6月5日期间在二层展厅向广大观众呈现意大利乌菲齐博物馆精品油画作品。本次展览是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建馆以来举办的首个大型油画珍品展,包括文艺复兴早期佛罗伦萨画派大师波提切利、文艺复兴盛期威尼斯画派大师丁托列托和提香的画作在内的82件作品将与北京观众近距离接触。

这次展览由乌菲齐博物馆馆长安东尼奥·纳塔利先生亲自策划。纳塔利先生挑选了十六至二十世纪中叶意大利画家的重要作品,及十七世纪荷兰风景画家、十八、十九世纪法国和德国艺术家的肖像与风景画作品,以“风景画”、“静物画”、“肖像画”为主题,分三类展示了这批名作,以画“话”史,向中国观众介绍了意大利艺术从15世纪至20世纪的演变过程。同时,这种对油画的分类展示也是对应了中国传统绘画的类别,有助于意大利艺术与中国艺术的比较研究,亦推动了两国的文化交流与理解。

该展览已在上海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与湖南省博物馆巡回展出,每到一处,均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并引起高度的社会关注。文化古都北京作为巡展中重要的一站,将会为这次精彩的文化之旅掀起一轮新的高潮。主办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与中意博联(北京)国际文化传播公司全程合作,在展览的各个环节都下足功夫。展览的空间设计方面,以意大利国旗颜色为启发,展厅墙面涂成红色、绿色和白色,以对应展览“肖像画”、“风景画”和“静物画”三个部分。展墙经改造成为弧形,为观众创造出具有流动感的展线,使观众在欣赏作品时,如同在乌菲齐博物馆历史的长河中徜徉。此外,主办方还围绕该展览策划了一系列活动:欧洲文艺复兴系列讲座让观众对展览的历史背景有更全面的了解;与意大利节日相关的活动让观众近距离走进意大利;经典意大利电影联放会为观众带来一场视听盛宴。观众会在这里感受到意大利文化艺术的丰富多彩。展览受到意大利文化遗产部、意大利驻华大使馆以及佛罗伦萨历史、艺术与民间文物及博物馆署的大力支持,以及北京邦文当代艺术投资有限公司倾情资助。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作为一所大学美术馆,一直坚持以推动美术学院的教学与实践、开拓美院师生的眼界与思路为己任。继去年卢浮宫馆藏珍品展之后举办此展览,可以说是为实现这一目标的进一步努力。不仅如此,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也要发挥一所公共美术馆应有的作用,为美术学院以外的艺术家和广大的艺术爱好者呈现更多更好的国内外优秀展览。

第一部分:风景画

对于风景的描绘,最初仅限于用作表现宗教或世俗场景的背景。自十六世纪末开始,风景逐渐受到重视,直到经历了漫长的十七世纪,它才成为一个固定的绘画品种。那时,最富诗意、令人陶醉的地中海自然风光对外国艺术家的吸引甚至超过了意大利风景和宏伟壮观的古罗马遗迹。正是这些来自荷兰、佛兰德、法国、德国的艺术家们通过探究自然之奥秘,在真实生活中研究一天中不同时间光线的变化,率先以现代的艺术语言来描绘那些充斥圣经和神话人物的风景。

当时在佛罗伦萨,许多梅迪奇家族成员热衷于收藏风景画来丰富他们的藏品。他们的收藏范围相当广泛:从十七世纪早期精细的森林、山岭和湖泊的写实作品,到对大自然夸张粗犷的描绘,再到十八世纪那些讲究透视、空间与层次的画作,均在其收藏之列。

第二部分:静物画

自十六世纪末至十七世纪初,一种新的绘画类型在意大利和欧洲艺术界开始流行,那些本不起眼的物品现在成了描绘对象。实际上,在此之前,为了满足古典神话或基督教圣经故事插图的基本需求而描绘一些物品或果实的做法曾经一度风靡。人们对大自然的好奇,在当时提倡以新的方式探究真实世界的文化背景下,推动了静物画的成熟。十七世纪末至十八世纪初,静物画在佛罗伦萨地区的流行达到顶峰。梅迪奇家族的成员热衷于收藏这类描绘花卉、食物以及其它任何能够抓住他们眼球的物品的绘画,其中尤以科西莫三世大公(1642~1723)和费尔迪南多王子(1663~1713)为甚。正因如此,今天的乌菲齐博物馆才得以自豪地拥有这些无与伦比的静物杰作。

第三部分:肖像画

十五世纪,肖像画逐渐成为西方艺术中一种流行的绘画品种。这些肖像画流传后世的不仅是画中人物的模样,还有他们的身份和地位。最初,只有像君主、高级神职人员以及政治家这些杰出人士才有权力要求为其绘制肖像画,之后这一特权向更广泛的社会阶层扩展,尽管仍然只限于那些富裕的上流社会人士。十六世纪,人物姿势和画像尺寸变得更加多样化,而在上层社会,则产生了一种固定的模式,被称为“正式肖像”,即画面上的人物是真人大小的四分之三或是同真人一样大小。肖像画之所以有很高的知名度,对观赏者也极具吸引力,是因为人们希望通过图像,不但可以识别画中人物的体貌特征,也能够透视其心理特质。尽管如此,像梅迪奇家族这样的著名藏家,甚至还收藏有大量无名氏或是已被遗忘之人的肖像画,而这些画的价值高低往往取决于画家本身的名气大小。

自画像

最早的自画像出现于十四世纪,当时的画家把自己和他们的主顾一同画入宗教题材的场景之中。乌菲齐博物馆拥有迄今为止最古老、最为丰富的自画像藏品,其基础是红衣主教莱奥波多·梅迪奇(1617~1675)所收藏的80件艺术珍品,其中最初收藏的15件杰作已列入梅迪奇家族遗产之中。有一些藏品是由科西莫三世大公(1642~1723)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扩充的,大都为外国艺术家的精品。这些画作原来保存在彼提宫中,1687年被转移到了乌菲齐博物馆,并按尺寸大小分为两类。到十七世纪末,乌菲齐的自画像收藏远远多于欧洲的其他画廊和博物馆,入选乌菲齐博物馆已成为画家们梦寐以求的目标。作为梅迪奇大公继承者的洛林的彼得·利奥波德(1744~1792)将此类艺术品的收藏增加到了330件。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随着艺术品收藏热潮的兴起,230多位艺术家的画作入藏乌菲齐博物馆。如今,乌菲齐自画像收藏品的总数已达1650件之多。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