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廷珍藏熠熠匡时春拍瓷杂专场

时间:2010-06-01 17:30:04 | 来源:艺术中国

展览>

  阔别一年有余的北京匡时瓷杂拍卖,携浴火重生之势于2010年春季再次登场。本次拍卖专设清代宫廷艺术专场,近30件珍美之作供呈众赏。宫廷藏品尤胜以往,皇家尊贵,气势浩瀚;瓷玉之美尽显,太古之音萦绕。

  皇室藏品点亮全场

  清三代瓷器之精品一直备受藏家追捧,本场征集到十几件极为珍贵的清代官窑精品。出现于明代成化时期,后兴盛于清康熙时期的“康熙素三彩瓷器”的代表作清康熙黄地素三彩双龙戏珠折沿盘是康熙时期的御瓷精品。此件拍品为板沿大盘,内外满施黄釉为地,盘心为紫绿彩两条飞龙,四周祥云缭绕,内壁饰以牡丹、桃花、梅花、茶花、菊花、秋葵、莲、月季等八种折枝花卉,板沿及外壁饰赶珠云龙纹,姿态生动。全器色彩搭配艳丽,纹饰多样,带有浓烈的宫廷皇家气派。

康熙黄地素三彩双龙戏珠折沿盘
d: 40.5cm  RMB: 5,500,000-6,500,000
 

  存世仅见的一件雍正窑变釉铺首尊,也将在匡时春拍中亮相。此品是仿青铜尊造型,腹部两侧有铺首一对,兽面的口中衔一环称“铺首衔环”,亦由青铜器肩部装饰的衔耳环兽首演化而来,清雍正和乾隆御窑的仿古大器上常见。本件拍品曾经着录于《Hall Family Collection inventory no 441》,是单色釉大收藏家Hall Family旧藏。

  乾隆官窑是本场拍卖的亮点,其中,青花缠枝莲花卉寿字如意尊、青花五蝠捧寿贯耳瓶、青花竹石芭蕉玉壶春瓶、窑变釉石榴尊皆为御瓷中的精品。乾隆青花缠枝莲花卉寿字如意尊为雍窑新出器样,体态稳重,线条优美,颇具贵族风范。青花五蝠捧寿贯耳瓶器长方口,直颈,溜肩,扁鼓腹,长方圈足,内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青花篆书款。器身通体青花纹饰,口沿下绘海水浪花纹和如意瑛珞纹一周,颈部饰有浪花纹的双贯耳和仰覆缠枝莲纹一周,腹部以团寿字纹为莲心的缠枝莲纹为地,于两面凸起的杏元状开光内绘五只蝙蝠和三组寿桃纹,足墙绘海水浪花纹。其中桃意指“寿”,蝙蝠意指“福”,因而其图案寓意为五福捧寿,而每朵莲花的花心均以寿字纹代替,此种图样非常少见,应是景德镇御窑厂为乾隆皇帝祝寿而特意烧造出来的。此件作品,造型之端庄伟岸,传世且保存完美,殊为珍罕。

  乾隆朝官窑早期作品的青花竹石芭蕉玉壶春瓶一双,据中国出版社《北京紫禁城》所著,现北京故宫博物院长春宫东间中亦有一对长期陈设展出,与此双如出一辙。此青花芭蕉竹石玉壶春瓶,亦称“三友瓶”,为清宫陈设之经典。此双玉壶春造型不同于常见乾隆玉壶春之丰硕,而是线条秀拔,仍有雍正特点,尽现永宣遗风,成对传世保存完美殊为难得。

  “清乾隆窑变釉石榴尊”底刻“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亦本次拍卖的亮点之一。尊花口翻沿,溜肩,圆腹下收,圈足。线条饱满,造型端庄。全器满施窑变釉,釉面晶莹简洁,红蓝晕散交融,烘托出明亮艳丽的热烈气氛。本拍品曾于2000年5月在香港苏富比落锤成交,同样出自单色釉大收藏家Hall Family的旧藏。

  清代乾隆时期,宫廷工艺品的制作水平达登峰造极之巅,这个时期的工艺品也是当今艺术品市场最受收藏家关注的焦点。如意在清代既是室内陈设雅器,同时也是身分地位的表征。从康熙年间开始,如意成为皇宫常见摆设,以示吉祥顺心,皇帝、皇后亦用如意赏赐王公大臣。一件来自清乾隆时期御制鎏金铜镶料石冰梅纹嵌表如意将让人们领略清宫御制工艺品巧夺天工,极尽奢侈的气象,整件如意由当时在中国极昂贵进口料石所切割镶嵌,并家御用工坊〝作钟处〞杰出工匠所制作,背面则雕琢当时西方极流行纹饰,整器最后再经鎏金处理,使得如意散发出令人惊叹之奢华效果与浓厚皇家品味。此如意原为英国古董商Oriental Works of Art, Gerard Hawthorn Ltd., London 旧藏,而与此件如意造形、作工几乎完全相同的一件作品,现被保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如意的制作材质可谓琳琅满目,但在各式材质中又以玉制如意最受世人青睐,而细属所有的玉制如意中,数量较为稀少的黄玉如意,尤显珍贵。本场专拍中,一件清乾隆时期黄玉一品清莲如意堪称精绝。此件如意以整块黄玉原石雕琢,呈灵芝式,如意首部并雕有一株盛开的莲花,柄身更以剔地浮雕技法满饰一束莲,中间缀有结饰,自有「一品清廉」的吉祥寓意,可知当时的拥有者必属朝中位高权重的皇亲贵胄。

  玉器中值得关注的还有白玉带皮如意平安洗,其白玉质,玉中略带沁斑,洗呈八瓣花棱型,底有圈足。洗中央雕琢两童子,左边童子手持如意,蹲坐于地。另一童子手持太平车,呈半蹲貌;两子相合,寓意“如意平安”,洗口缘浅刻回纹,外壁面琢钩莲拐子纹,造型活泼雅致。

  在清宫档案中,翡翠之名始见于乾隆年间,一件造型与纹饰均具有乾隆风格的翡翠方鼎将成为此次宫廷专拍的焦点之一。由于市场上出现的翡翠鼎、炉多为清末和民国制造,本件带有清代中期原配紫檀木座的翡翠摆件可以清楚表明其创作年代不晚于清代中期,更显难得与宝贵。1906年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出版的《Bishop收藏 –玉器的调查与研究, 1860-1902》中,清楚载明此件珍品源自于圆明圆皇帝寝宫。翡翠因硬度较高有其制作上的难度,而乾隆皇帝运用摹古的概念,以翡翠原来那呈不规则晕染的青色以及深浅不一的自然色泽来做仿作青铜器上的铜锈,由此可见乾隆皇帝的独特创意巧思,强调该翡翠方鼎的独特与不凡。

  清代宫廷漆器制造工艺也是炉火纯青,清嘉庆时期的一对巨大雕漆插屏让人不禁赞叹皇家制造的恢宏气象和宫廷能工巧匠精彩绝伦的技艺,此插屏高逾两米,刻群仙祝寿图案,山石、楼阁层次分明,人物、动物栩栩如生,应是为清代皇家祝寿下旨定制,是一件清代宫廷雕漆重器。藏家在1992年从香港苏富比购得保存至今。

  宫廷与皇室艺术珍藏乃升值空间广阔的重点投资领域,在藏家对宫廷艺术品日趋热烈的关注目光中,此次匡时春拍宫廷艺术品专场中收录的大量明、清精品御瓷以及杂项珍玩将再呈佳绩,在2010艺术品拍卖市场回暖之际,顺势而上,创造宫廷专拍的新盛世。

  瓷器杂项专场精品荟萃

  本场拍卖瓷器工艺品专场精品荟萃,包括重要瓷器、玉器、文玩和印石等百余件各个时期的艺术精品。明瓷方面,有3件极为珍贵的永乐青花瓷器,作为明永乐青花的代表作品之一的明永乐至宣德•青花卷草纹投壶(贯耳瓶)当是臻选之一,作为迄今世上唯一被发现的永宣无款青花投壶,此物造型周正俊美,唇口、直颈,丰肩,浑腹,收腰、撇足。颈部饰有双圆贯耳,后世亦称其为贯耳瓶。其青花发色更是兰中泛微绿,幽菁瑰丽,这种效果通常被称为教科书般的宣青效果。即便在永宣时期,这种效果的呈现也是百中无一。这种发色与造型的结合,通常被断定为永乐晚期至宣德五年以前即永宣青花黄金时期,此件拍品所选用的纹饰在其它宣德官窑上极少出现特殊的卷草装饰。目前,仅在一件宣德高足碗与一件宣德盖合碗上出现过,故更显珍贵。

  另外一件明永乐青花葡萄纹盏托亦是明代永乐御瓷之佳作。此瓷器口沿呈莲瓣形,折沿与莲形口沿相对成八个弧形,浅腹,矮圈足,白沙底,并有少量火石红斑点。盘内心开光,绘折枝葡萄,藤蔓粗壮,细须缠绕,葡萄叶有正有侧,藤叶之间遂压三串果实饱满的葡萄。内壁饰折枝莲花,菊花等花卉,折沿与外壁绘折枝灵芝纹。此盘形制美观,青花发色深沉,纹饰富于层次变化、画工灵动。整体构图巧妙,线条流畅,疏朗清晰。青花料聚集处呈铁褐色苏泥泊青料典型特征明显。明永乐青花葡萄盏托传世甚少,故弥足珍贵;作为永乐御瓷之经典品类明永乐青花花卉纹执壶。执壶纹饰多见缠枝花卉或开光折枝花果,而本品为永乐青花之翘楚,以纹饰罕见而着称。壶身呈玉壶春瓶式样,上附圆形小系,柄下部加以三乳钉装饰,器型线条复杂多变,雍容秀美。颈部饰折枝花与卷草纹,腹部前后对称装饰近似如意云头状的开光,内绘折枝莲花,开光边框宽大,内饰卷草纹,予人典雅庄重之感。圈足外墙饰以波涛纹,有别于常置的卷草和回字纹,颇为少见。本品最为特别之处,即是近似如意云头纹开光装饰的运用,为永乐青花御瓷当中仅见的一例。是伊斯兰地区流行的传统纹饰,,因此它的运用体现出浓厚的波斯色彩,是永乐御器厂借鉴和迎合中东地区王公贵族审美习惯而烧造的,记载了中外文化交流辉煌历史的一页。

  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的瓷器烧制再次达到顶峰,同样受到众多藏家追捧。本场亦不乏其中之精品佳作。两件件雍正时期御瓷:单色釉佳品清雍正粉青釉莲瓣观音瓶也将出现在春拍中。单色釉瓷发展至清代可谓盛况一空前古,至雍、干时期釉色已达数十种之多,其精湛的制瓷技艺,至今仍令人叹为观止。此件粉青釉莲瓣观音瓶器型周正规整,轮廓线条自然流畅、圆润柔美,近足处凸饰一周莲瓣,深浅清晰可见。近足处的一周凸莲瓣纹如“出筋”之艺术效果,使原本单一的粉青釉产生出一种节奏美感,,赋予了造型视觉上的层次感。

  清雍正粉青釉莲瓣纹观音瓶与青花、粉彩等热烈奔放的彩瓷相比,更富于天然韵致,它所体现的是一种内敛的美;与宋龙泉梅子青、粉青以及宋官窑、汝窑器一样,均以魅人之釉色取胜,给人以温润之感,此一番审美观与中国传统审美文化中对玉器的欣赏一脉相通,冠以“类脂类玉”实不为过,乃雍正御窑之精品。

  这次的拍品中还有十余件金铜佛像,其中有两件特别珍贵难得。一件是十四世纪鎏金十一面观音,高43公分,具有特殊的宗教美感,是同题材作品年代比较久远的,工艺精美又保持完整,是台湾藏家的旧藏。另一件是十四世纪头戴宝冠的“铜鎏金释迦牟尼”(宝冠佛),高44公分,法相庄严,气势雄伟。这类尼泊尔风格的宝冠佛通常尺寸不大,这件是目前所知年代最早、尺寸最大的宝冠佛,藏家西藏阿里地区获得,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作品。

  玉器方面,清中期白玉双龙耳兰花灵芝链瓶原为美国檀香山艺术学院旧藏,瓶侈口,子母式口沿,上附一盖,盖纽以镂空技法琢成龙纽。瓶短颈,溜肩,附有双耳,呈狮首活环式样。瓶身光素无纹,整体以瓶身两侧所镂雕的水仙与灵芝花卉为装饰主题。雕有灵芝花卉的一侧连有一环,与顶盖之活环以白玉链条相连接。此种装饰常出现于古典玉器之上,被视为「仙草」的灵芝象征「长寿百岁」的吉祥寓意。清乾隆白玉菊瓣纹灵芝钮盖碗,底部刻乾隆年制款,造型雅致,玉质柔润。十八世纪青玉卧牛长42.5厘米,重约50斤。体形硕大,整块青玉料玉质绵密,包浆温润晶莹,卧牛做回首状,形态生动,表情刻画细腻,是少见的中国大型玉器雕塑。

  三朝古琴集中亮相

  继去年秋拍古琴专场拍卖取得近4000万元的佳绩后,北京匡时本年度春拍将再次推出七弦遗韵——宋元明古琴专场,总共六床传承有序的宋、元、明三朝古琴得以联袂亮相,有望延续去年秋拍的热烈氛围。

  朱晦翁藏仲尼式古琴由王世襄先生于1947年购于地安门外万宝兴古玩店,为一床血统纯正的宋代古琴,史由南宋思想家朱熹所藏。其形制规整,通体施黑漆,琴面蛇腹断纹甚是精美。琴池内 “朱晦翁藏”等字尚隐约可见,左侧深刻“古吴王昆玉重修”七字。据王世襄在《自珍集》中记录,郑珉中先生对此琴十分重视, 曾仔细观察,多次试弹,认为声音深沉苍古。

  另一床则是元代的龟山异材琴,其琴体秀美匀称,制作规整,尤以漆胎异常珍贵。由于其技术难度较大,一般俗工不易掌握,所以传世百衲琴不仅量少,而且质优者更稀,古琴专家吴钊先生对此甚为偏爱,称赞其为品相典雅、音韵佳妙、可供演奏的好琴。

  另有仲尼式高山流水琴、鹤舞古漆琴、松云琴及房氏琴四床型制秀雅,漆色润浸且集古深厚的古琴现身古琴专拍,以期弦动人心。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