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蔼德:“声音根据地”中,声音有批判性吗?

时间:2017-07-11 14:31:55 | 来源:艺术中国

资讯>展评>

讲座现场

在电流声,无线电噪声、刺耳的杂音声中,2017年7月8日第二次“自我批评”展览讲座与活动在中间美术馆展开。艺术评论家、声音艺术的写作者李蔼德根据其研究论文《声音有批判性吗?——“声音根据地”的研究与实践》在中间美术馆进行了演讲。

他首先为观众播放了张立明《给我朋友的绝望礼物》中的四段录音,分别为“插头”,“插头、手指”,“插头、手指、收音机”,最后是“插头、手指、收音机、软件”。这四段录音是从张立明2004年的专辑“给我朋友的绝望礼物”中选出来的,是中国早期声音艺术的重要资源。李蔼德认为张立明把这种自我意识的感觉融入他的声音作品中,这些作品将艺术家的活动呈现为一种批判的过程,这基于这些声音本身以及我们自己的听觉和理解的过程。

观众在张立明作品前

李蔼德接下来谈到了 “批判”的定义,认为“在某种意义上,这些声音体现了艺术家的自我意识,这个过程中,他们的对声音的思考是理解这种声音的社会意义的核心部分。”并且谈到对于艺术来说,要主动地批判,就必须要向世界发问。继而他由批判又谈到了批判性艺术,并引用道格拉斯·巴雷特(G Douglas Barrett)关于“批判音乐”的观点,来阐述自己对于声音如何进入批判性考虑范畴的思考。

李蔼德在讲座现场

讲座现场

随后,李蔼德谈到了自己对批判性音乐的理解,认为“在中国一般来说,声音实践大多不是从学术和体制范畴发展起来的。这似乎是因为以前根本没有学术范畴认真对待这种艺术创作。正因为如此,艺术家的做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我激励和社群驱动的探索,找寻适当的自我表达手段。”

讲座现场观众听声音艺术

他提到声音创作的发展方向有两个,一个方向是在艺术界,另一个是在音乐界,偶有重叠。并且在音乐界的发展方向中,他特别提到了噪音音乐和现场录音(或者说实地录音),并列举了在这次展览中李颖珊的作品“tide.hong.kong”来加以阐释。

“自我批评”展览中张立明作品

在讲座的最后,李蔼德总结了声音的潜能、效用和出现形式,并谈到所有这些因素,场馆,音乐会系列,出版等,都创造出了新的联系,促进更广泛的对其他空间的声音及其社群的了解,将声音的欣赏、参与和影响扩大,使声音不再是独立的个体,而是将其纳入批判行动的空间中。

 李颖姗,《tide. hong kong》,声音记录, 6分34秒,2017年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