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回》 布面油彩 240cm×400cm 2017
转山记。看到这个展览主题,大有一种人经历了一场漫长而艰难的旅程,九曲十八弯,沉淀过后,身心满载而归之感。
开幕式现场
艺术家王义明讲话
2017年7月8日,由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今日美术馆主办的展览“转山记——王义明的精神之旅”在今日美术馆开幕。展览以“转山记”为主题共展出了王义明近三年来深入西藏写生创作的125件油画及纸本材料作品。画面中原始的笔触和强烈的色泽令西藏的高原荒野气息扑面而来。
《骄阳》 布面油彩 80cm×100cm 2015
展览在今日美术馆2号馆一层和二层空间铺陈开来,作品的时间跨度从2015年到2017年,三年的时间里,王义明的作品经历了明显的画面语言的转变,由对西藏高原景观的写生再现转换为对客观事物抽象本质与视觉元素的提取,画面逐渐脱离了表象而进入艺术家内心的精神与情感世界。
《祈愿》 布面综合材料 200×120cm×4 2017
王义明对西藏高原题材的关注缘起于1987年他第一次入藏,西藏宏伟的高山与刺眼的蓝天令艺术家震撼。最近7年,他又往返了西藏8次。此次展出的大尺幅油画作品均为艺术家在藏区海拔几千米的高原上现场完成的写生创作。展览现场放映了王义明在西藏创作留下的影像素材,屏幕上巨大的画布直接摊放在地上,艺术家置身于藏区洁净的明空、浩瀚的群山和高原稀薄的空气中,用刷子在画布上用力涂抹。“绘画本身的放肆有一种强烈的现场气息在,仿佛不是写生,而是一次情感与肉身的深刻历练。”策展人杨小彦在展览前言中写道。
《太阳雨》 布面油彩 80cm×100cm 2015
《主峰·起舞》 布面综合材料 60cmx80cm 2016
《祥云》 布面综合材料 200cm×150cm×4 2017
整个展览为我们呈现了一条艺术家创作的心路历程,“转山”开始时,艺术家只是画山,画风景,山的轮廓与天空的高远清晰可辨,可以想见艺术家初次描绘高原景观时的热情。随着脚步逐渐向展厅深入,艺术家描绘地越来越多的不再是自然的景观,而变为对自我精神的发现与表达。“他的情感开始抽象,开始移情于高原,移情于自然,越画越抽象,不再对具体的物象和颜色感兴趣,这种精神体验只有在现场才有。我将这称为一种行动绘画,表面看是写生,实质却是一种因眼前之峰巅壮美而掀起的一场情绪与身体的同步行动。重要的不仅是画面,更重要的是精神的历练过程和艺术家精神变化的轨迹。”策展人杨小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高原、荒野与一切人迹罕见之处是进行真正的精神生活的必要处所,它为人们提供了精神思考的“场域”,人在这样的环境和体验中,便能够从日常琐粹的事务中抽离出来,开始感到自然的博大,并意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霍尔姆斯·罗尔斯顿曾说,“人们只有在宁静的时候,心灵的深度才能显现出来,湖提供了一个场所,让他能独自进入一种迷狂,或者说让他从平凡的事务中站出来。” 在这里,高原也成为令艺术家迷狂的场所。“人来自荒野,也成长于荒野。”艺术家在高原荒野中发现了自然环境与自我精神的崇高之处。
展览二层展厅
展览二层展厅
“二层空间的作品更有观念性,艺术家开始进入对西藏、高原内在的体验。我觉得他选择表现的对象非常有意义。高原象征了崇高感,这种由高原带来的对崇高的追求成为艺术家发展艺术的一个目标,促使了他绘画风格和艺术语言的转变。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是一个对艺术有如对信仰般信守和追求的艺术家,倒不是说他的艺术有关宗教,而是他希望自己的艺术往更高的目标发展,从描绘高原变为体验高原。艺术家在探索的过程中,永远不会满足,他希望拥有更大的动力,那么在深入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将遭遇更深邃的命题和更本质的追问。”批评家杨卫对记者说。
艺术家2016年创作的部分作品,线条成为画面的主体语言
展览现场,在艺术家某一时间段的作品中,线的元素占据了画面的主体,无穷无尽的线条在画面中缠绕盘旋,王义明对记者说,“这是我身处在那样一种环境下,自然产生的变化。我的画面从具象到线,从色块再到色块和线,这些构成了我这三年来精神变化的轨迹。西藏创作的这次经历,是有困难的,首先是自然的困难,比如在高原面对自然的气候、缺氧,但这是客观条件,相对来说可以回避。主观世界的困难我们无法回避”。
《主峰·温情》 布面油彩 100cmx80cm 2016
《经幡-蓝》 布面丙烯 150cm×150cm 2016
转山,源于藏族人用来表示宗教虔诚的一种方式,王义明借由“转山”的过程最终完成了一场直面艺术的身体与心灵的双重旅程。展览将持续至7月28日。(台馨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