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与本色——古棕个展”即将于今日美术馆开幕

时间:2017-03-09 14:58:57 | 来源:艺术中国

资讯>展评>

古棕 路边的风景 50x70cm 2011年 亚麻油彩

展览名称:追寻与本色

学术主持:易英

主办机构:今日美术馆

协办结构: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欧美同学会留俄美术院校校友会

     北京新醒狮艺术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天树文化艺术传播有限公司

展览日期:2017年3月29日-4月11日

开 幕 式:2017年4月2日 下午 4:30

展览地点:今日美术馆3号馆2层

自序

艺术家古棕

人生在风景画里行走到大自然中写生让我们了解人类的生存方式,通过我们的画笔记录自己的心态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随着我们创作者的年龄增加、阅历丰富,能够更加深刻的认识眼前的世界。我是1958年12月7日出生在南京军事学院大院里,父母都是江南人,父亲很小就参加了革命工作,他学习过书法和纂刻,他有不少能写会画的朋友。文革期间他到旧家具店里买了很多有样式的旧家具放在家里,我想这些对我是有影响的。1975年我母亲在北京大学工作,她通过熟人介绍我去北京市景山少年宫学习美术,当时班里有不少有才气的学生:像王明明、李鸣鸣、任建国等。在北京市景山少年宫让我开始了比较系统的学习绘画艺术。在那里通过张文新,庄言老先生的讲座,接触到了俄罗斯油画艺术,了解有关列宾、苏里科夫、契斯恰可夫素描体系,使当时的我立下决心,一定要做学院派画家,要为艺术献身。1985年7月我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油画进修班,这是为部队培养美术创作人才的培训班,期限两年,在这两年里我们得到了靳尚谊、潘世勋、张欣若、崔开玺、扬林贵、刘天呈等名家大师的点拨,使我更加坚定走学院派画家的路子,所谓学院派画家,就是要有很好的基本功修养和有很强的学术理论研究精神。

古棕 80X70cm 静物 2016年 亚麻油彩

1992年1月,我登上了北去的列车,驶入漫天大雪银装素裹的俄罗斯。在莫斯科小歇了两天之后,继续北上,终于来到了日盼夜想的艺术圣城—圣彼得堡。那里的水,那里的建筑物和艺术融为一体,真是美妙极了。

古棕 女画家 50X60cm 亚麻油彩 2014年

古棕 女人体与石膏像 60X80cm 2009年 亚麻油彩

我在那里先是8个月的语言学习,后经中央美院邵大箴先生夫妇推荐进入了列宾美术学院,在梅尼尔科夫壁画工作室学习,能进入这所学院学习是我所梦寐以求的,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列宾美术学院的中国留学生现在都是我国高等美术院校的资深专家和顾问,因而列宾美术学院在我国美术界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我的导师梅尼尔科夫先生曾两度来中国讲学,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一次、九十年代一次,他对中国艺术十分喜爱,对中国人民十分有好,近年来,在中国出版了不少介绍他作品的画册和文章,因而他对中国美术界的影响有增五减,许多人喜爱并且正在研究他的艺术作品,我作为他的学生应该为他增光,更加努力的融贯中西艺术,取长补短,既要谦虚学习别人的好东西,又要自信的发扬本民族的传统。经过五年的努力学习,我以优秀的成绩于1996年夏天毕业并获得了硕士学位。我的毕业创作《中国的风景》收藏于中国驻圣彼得堡总领事馆宴会大厅。1996年10月我马上就要回国结束了5年的留学生活,这时我的内心深处有着一种愁肠,也许是对圣彼得堡美景的依恋吧!在这种心情的唆使下画了一组圣彼得堡风景系列《夏园》、《依萨基耶夫教堂》、《列宾美院画室》、《涅瓦河畔》等,我要把这美景带回国。1998年画了一批对俄罗斯留学生活的记忆画《印象中的涅瓦河》、《秋天里的教堂》、《夏天里的教堂》、《林中的教堂》等。2001年我和清华美院程向君老师去甘肃南部的拉布楞寺写生,又找回到象俄罗斯阳光明媚的感觉!那个时期的代表作品有《拉布楞寺广场》、《拉布楞寺草坪》《远眺拉布楞寺》、《辩经台》、《集市》、《牧马姑娘》等。

古棕 眺望拉卜楞寺 50X60cm 2015年 亚麻油彩

古棕 晚霞中的拉卜楞寺 50X60cm 2015年 亚麻油彩

古棕 眼前的郎木寺 50X60cm 2015年 亚麻油彩

2002年的初夏,我开车回江苏泰兴老家,偶见长江边上的运河中有几条普通的运输船。下车来到运河边上,我逆着阳光往前看,对于40岁的我来说,有了一种莫名的感慨,多像人生的旅途啊!我们从每个落脚点驶向远方,都希望有个美好的将来,而人生的三岔口常会摆在我们的面前,向左?还是向右?需要我们去判断。我们不能因为过多的患得患失而停止不前,我们需要一种责任和自信的精神,“选择了这样,就不能顾及那样”这是我的人生体验,对于每个人来说人生都是有局限性的,有了这种人生体验,我对这个有几条“纯朴”运输船的运河题材,产生了别样的冲动,在一个月当中画出了《向远方》系列三幅油画。

古棕 向远方 80X100cm 2006年 亚麻油彩

这是我回国后第一次把学到的西方油画技法与中国画精神相结合的创作。我的老师,俄罗斯人民功勋艺术家列宾美术学院教授梅尔尼科夫经常讲:“没有民族性,就没有世界性。”作为中国的油画艺术家,责无旁贷地要做这项中西艺术融会贯通的实践工作。在《向远方》油画的创作中,我力图在笔法上讲究写意,用笔洒脱自如;在意境上,讲究空灵、深远、晴雨不测,把一种朦胧的情绪带到我们的面前,需要我们去选择去面对。另外,在画面的近处又用现实主义的手法刻画了一些堤岸和小草,使用了时代性语言,以区别于传统。

古棕 山清水秀 50X60cm 2011年 亚麻油彩 (28)

这种起自当今现实生活,借助于传统山水画中的空灵,朦胧的情绪,对未来生活的揣测心理,是我这组油画创作中所要表达的中心。当然每幅作品都会被读者读出属于自己的体会和共鸣来,油画的创作者不能勉强每位观众读出他的心声。回国已多年,我总是时时提醒自己:要多向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流苏前辈们学习!多画一点!多体会一点!把这些年来在创作和教学中的努力与大众,同行们进行交流!邵大箴先生说的好:“艺术之所以被认为是一种创造,正因为它是出自于艺术家心灵对客观自然的回应,而不是无动于衷的复制与描摹。”回应的态度与方法则决定着他们创造的格调与品味。每个艺术家的天赋无法自我选择,但后天的努力却可以改变艺术的品格与品质,所以艺术家需要丰富的生活实践和艺术实践。

古棕

2017年2月于朝阳区望京工作室

追寻与本色

 ——古棕的画

古棕画画有明确的目标,就是坚持正统的“学院派”。如果在以前,前卫艺术反叛学院艺术的时候,古棕的观念就是很保守的,有些不合潮流。现在,古棕的艺术已经很成熟了,艺术的发展也是多元的时代,前卫也好,学院也好,都有当代艺术的一席之地,关键是画得好不好。但是,学院对于古棕还是非常重要,因为这不仅是一种风格或样式,还是一个情结,在他的心底深处。他有过学院派的专业训练,在解放军艺术学院学习油画,在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学习壁画(也是以油画为主),学院的基础自不待说。可能更重要的是还不是后期的训练,而是早期的经历,他的绘画学习的起步在少年宫,那种训练对后来艺术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尤其是少年宫的学习伙伴中有后来的大师,他们的成功都是优秀训练的结果。严谨的塑造,真实的再现,完美的构图,这些学院艺术的规范从小就成为他艺术追求的标杆,不管他后来的学习是否完全遵循或实现了这套规则,但少年的梦想可能会成为一生的追求,这就是情结。

古棕 清晨的芭蕉树 50X60cm 2013年 亚麻油彩

情结总是和生命、意志相联系,古棕的“学院派”也就打了折扣,他会在正统的学院规则之上打上个人意志的“折扣”。如果说军艺的学习打下了现实主义的基础,列宾美术学院则是俄罗斯风格和改良的现实主义对他的影响。尤其是后者,学院已非当初的学院,而是在现代条件下对学院的重新理解和改造。梅尔尼科夫的现实主义历史画早已不是对历史的戏剧性编造,而是个人的历史性理解和审美意志的历史重构。随着社会的变化,即使在现实主义传统深厚的俄罗斯,艺术也要服务于社会需求,一统天下的现实主义表现转变为各种“现代”风格,虽然还有写实的基础。对于追随正统的学院派的古棕来说,学院已经动摇了,他是不是也要另类的学院了。

古棕 山里人家 50X60cm 2015年 亚麻油彩

古棕 岛上人家 50X60cm 2015年 亚麻油彩

不管古棕怎样对学院的难以舍弃,但那种传统的正统的学院派对他来说已经不合时宜了。他要走一条自己的路子,当然还是学院派的基础。他不搞现代派,现代派却是不可避免的,只是看把现代派搞到什么程度。用以前的话来说,他的路子就是油画的民族化,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写实表达的个人方式。看古棕的画,仍然是写实的,但又不那么写实,他不是对自然的复制,也不是俄罗斯传统绘画的风格,而是用他的心灵来作画。写实是他的基础,写实的实现依赖于技术,技术则是理性的规则,要在作品中体现出个人的精神和意志,就要强化感性的因素,让心灵显现出来。越是如实地复制对象,心灵的因素就越少。相反,只要尊重自己的感觉,挖掘自己的个性,就越会有属于自己的艺术。古棕的画就像理性与感性的博弈,主观与客观之间的徘徊。就风景画而言,学院派很容易受教条的限制,依照古典的原则,画出的风景不是宏伟与崇高,就是唯美与牧歌。在美术史上,巴比松画派是摆脱学院的束缚,画出自然化的风景。古棕的画,就有巴比松的特征,不是说外形的相似,而是对风景的自由选择。古棕的风景没有一定的公式,完全是凭着自己的感受来捕捉对象,有些景色好像并不入画,但通过有效的组织,画面显得生气盎然。他不刻意追求形式,但形式就隐藏他的不经意之间。他的构图往往是不对称的,像印象派的绘画,偶然的随机的构图正是反映了画家与自然的主客体交融。以他在崇左画的风景为例,《俯看明仕田园》(2011),画面的构图有些倾斜,前面的田园和后面的山峦沿着一条浅显的对角线向画面的一侧运动,这就像我们在野外行走,偶然看到的景象,有一种动的感觉。这种感觉就是主体的参与,既不是对对象的客观描写,也不是某种构图公式的结果,而是画出自己心中的风景。另一方面,构图的规律仍然存在,而且有巧妙的处理。在《俯看明仕田园》中,前景上有一根与对角线构图反向运动的宽大的线条,这是一条乡间大道,周边还有与它同方向的交错的田垅,它们抵触着整体的运动方向,在构图上形成富于张力的结构关系。同样的情况也体现在另一幅画中,《路边的风景》(2011)是一个水平式的构图,前面的草丛,中间的树林和背景的远山,都是水平式的排列,略显单调。但是,从树林中伸出公路,以一根巨大的斜贯画面的曲线,打破了单调的均衡,使画面生动起来。风景是画出来的,很多场景看似平常,但倾注了生活的感受和艺术的处理,平常的场景就有了诗意。

古棕 俯看明仕田园 80x100cm 2011年 亚麻油彩

塞尚说过,要画出自然的内在的真实。自然的生命是由主体赋予的,主体的生命意识灌注在对象上,对象就有了人的生命的活力,这就是自然的内在的真实。古棕虽然很熟悉学院的规则,但他更忠实于自己的感觉。这种感觉不纯粹是艺术的感觉,而是生命的经历与身体的体验。古棕的画在取景、造型和用笔上,都有着那种随意性,他没有那种结实的塑造,而是讲究身体的语言,即心性和手感。他用笔有些随意,但还是表现了形的真实,而富于手感的笔触却是把自己的意志投射到了对象。手感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身体的文化属性通过手感表现出来。如果我们总是按照一定的规则来作画,体现出来的就是规则的要求,个性、身体和文化都被规则所掩盖。古棕尽管有扎实的学院基础,长期的学院训练,但他清楚地认识到,画画还是要有自己的东西,他将“自己的东西”定位在民族风格和中国气派。有意思的是,我们在他的画中并看不到民族化的符号,那些公式化的线条和笔墨效应,而一般画民族化,总是移植那些传统水墨画的东西。古棕的民族化是现实主义的个人方式,一方面是真实地表现客观对象,这是学院的基础;另一方面,又要忠实于个人对客观对象的真实感受。个人的身份是不可移植的,但又是潜在于个人,忠实于感受就会让身份的意识浮现出来。再看古棕的画,《女人体与石膏像之二》(2009),这是一幅不大的画,表面上像课堂作业,非常的写实,实际上是创作的构想和表现。画面的布置非常巧妙,背景的石膏是一件西方的雕塑,主体的模特儿则是东方情调的少女,壁纸和桌布也似东方的图案,还有一些画室的物件,暗示着学院的训练。这似乎有着潜在的主题,模特儿与石膏的对比意味着东西方的差别,在强制性的学院规范下,主体的创作意识追求规范的偏移或突破,而突破的关键就在主体意识的表达。这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有意的追求,画出自己的想法,在构图、造型和表现上有事先的预设,作画的过程就是实现这些想法的过程。另一个是自我的表现,在作画的过程中展开自由的行动,随机地把握形象、色彩和笔触。这两方面在古棕的作品中都做到了,因此他的作品才体现出客观的真实性和表现的个性。而潜在的主题更是东方与西方、学院与现代、过去与现在的对比和转换。

古棕 瓦卡蒂普湖的岸边 50X60cm 2014年 亚麻油彩

古棕的探索是沉默的,不是张扬地进行。看他的画,甚至感觉不到刻意的创造,好像就是朴素的写生。其实,这正是他的特点,认真清理曾有的基础,保持敏锐的现实观察,了解和实验东方的传统,逐步挖掘自己的个性,力求实现诸多因素的统一,最终表现出自己的面貌。

易英

中央美院教授

2016年10月26日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文章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