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场”打造东方文艺格局 2017海博会强调中国发声

时间:2017-01-16 16:55:05 | 来源:艺术中国

资讯>展评>

参加“中国在场”当代国际艺术论坛的中外艺术家

从“中国坐庄”到“中国在场”,海南国际旅游贸易博览会当代艺术展的立意有质的飞跃,凸显中国文化与艺术的话语权,将中国本土艺术的现代化思想成果,自海南这个坐标点放射至全球,与来自于不同国家的学者、艺术家们共同分享。

徜徉在当代艺术的海洋中

“中国在场”东方文化艺术格局兴起在即—2017海博会当代艺术重视中国话语权

由海南省商务厅、三亚市政府、商务部外贸发展局和海南省贸促会共同主办的2017海南国际旅游贸易博览会(简称:海博会),于1月12日—15日在三亚美丽之冠举行。

作为第二届海博会,艺术板块同样占较大的比重。包括了“中国在场—国际当代艺术论坛”和“2017海南国际当代艺术大展”两项内容,共有70余位中外艺术家展出他们的艺术精品,涵盖了水墨、油画、版画、雕塑、装置、行为艺术等多种类。通过一会一展,全方位地展现中外艺术家的成就,为中国最南的省份注入浓厚文化艺术气息,确立了中国当代艺术在世界范畴内的话语权,交流和探讨文化艺术、创意思想及文化艺术消费市场未来的走向。

“2017海南国际当代艺术大展”由“水墨思想:图像制造与书写经验”和“太平洋流:当代国际艺术经验大展”两个单元组成。总策划于立告诉记者:“‘太平’是当代世界所共同抱有的美好愿望;‘太平洋’是中国所处的海洋位置,也是中国海洋文化的衍生地,而环太平洋文化圈则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海南正处于这圈子之中,是面向海洋世界一个最大的门户;‘洋流’是海洋里的季节性暖流,意味着文化潜在地作用着。”

中外艺术家在论坛上交流

三亚的地理位置优越,处于太平洋的中间点,集中了许多当代艺术现象和艺术家群体,既包括原始文化现象,如澳大利亚、印度、巴基斯坦等土著民族文化现象,也包括当代一些前沿文化现象,如美国当代艺术思潮等。环太平洋流域面积占世界海洋面积近1/2,产生了众多除欧洲外的、主流的当代艺术理念指导下创作的艺术品,使得环太平洋流域成为产生最先进的艺术思想和艺术作品的地域之一。

“我们用文化来温暖海洋,用艺术来平息海洋,用视觉智慧来化解海洋之中的恶浪。其实‘中国在场’,也就是‘太平洋在场’,在这个特殊的艺术与学术的盛会上,消弭了所谓的‘主次’、‘尊卑’、‘大小’等等级状态,成为一次平等共享人类文明、共品艺术巅峰经验的盛会。”

中国在场——国际当代艺术论坛的学术主持张强说:“在数千、乃至于数万年前,太平洋流域的视觉文化体现出来的造型特征,具有惊人的趋同性。时至今日,艺术已经由‘超功利的快感’原则的族群修养,走向了对于全民化的素养阶段,而尤其是在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本土艺术进入国际化的时候,则标志着一个新的时代到来。”

台湾师范大学讲座教授刘国松(左)与当代艺术论坛学术主场张强亲切交谈

中国水墨与抽象表现主义艺术的关系

从“中国坐庄”到“中国在场”,海南国际旅游贸易博览会当代艺术展的立意有质的飞跃,凸显中国文化与艺术的话语权,将中国本土艺术的现代化思想成果,自海南这个坐标点放射至全球,与来自于不同国家的学者、艺术家们共同分享。

1月14日,中国在场——国际当代艺术论坛在三亚美丽之冠会议厅举行。张强首先在论坛中介绍了中国在场的缘起、学术课题的设定以及学术期待。他认为中国艺术的一个代表人物是苏东坡。苏东坡高超的艺术造诣深得国人的爱戴,是中国人的文人偶像,也成为东方艺术的一个标志性人物。苏东坡涉及到的艺术领域,从诗、词、散文、书法、绘画、画论、书论等等方面,皆有代表时代的卓越意义,同时具有超越时代的价值呈现,其以书法入画的形式别具风格。

当下的学术语境之中,西方来自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对于人文学科的冲击日渐严重。在强调学术规范化的同时,带来了学术生产上的标准化趋势。在这样的学术工业化线路之中,艺术史、艺术理论研究之中的思想性生长,受到本能的抑制。在此层面上,苏东坡对于艺术门类、艺术史与艺术理论认知上的超越与融会态度,无疑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如今,以苏东坡的综合性艺术修养为灵感,是否在现代可以突破艺术工业的瓶颈?

海博会国际当代艺术展上的艺术家作品

首位获得“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华人画家、台湾师范大学讲座教授刘国松以《中国水墨画你在场?》为题做了学术发言。他重温了西欧艺术和东方的儒家文化,两者的关联与起源。刘国松自小学习绘画,被誉为小画家,大学二年级开始系统学习西洋画法,从印象派开始学起,后来发现西方绘画的灵感和起源竟然来自于中国,很多此时研究抽象表现派的画家都是从东方艺术中得到了灵感,并现场对比举例。左边是中国书法,右边是抽象表现派的大师作品。自此,刘国松开始反省,西方大师能够取自中国文化来创作,我们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在中国艺术中找到灵感呢?随后,他在油画布上把中国水墨的元素加入,产生了中西合璧的油画作品,有些已经在美国新加坡美术馆收藏,此时,他已形成鲜明的个人风格。

刘国松列举了13世纪初中国画家杨恺的画作“泼墨仙人”与德国表现派的作品做对比,那个时代意大利文艺复兴还未兴起,我们中国至少领先七百年。为何中国传统那么优秀却没有发展?反而被西方超越?

刘国松后来在日本寺庙里发现了东方禅画,其年代比西方早1000年,于是其在20世纪69年代开始以狂草为灵感作画,并形成了鲜明的个人风格,过程中他发现自己学习的立体派鼻祖马蒂斯的作品,有些是从中国剪纸中学习而来,这再次令刘国松震撼,随后他开始更加深入于中国水墨与现代西方绘画的结合。

海博会参展法国艺术家作品《美人鱼》

主场发酵:海南“艺术雅集”有底气

2016海博会国际艺术时光展及海南首届当代艺术双年展的成功举办表明,海南的文化艺术底色并不是一片荒芜,只是挖掘未尽。“大浪淘尽始见金”,海南终于在十三五的开局之年迎来了第一次的当代文化艺术雅集,彰显了海南省独有的文化资源和艺术展会优势。

海博会国际当代艺术的一会一展,已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界思想碰撞的集聚地,延续了“艺术雅集”的内涵。从“中国坐庄”到“中国在场”,中外新老艺术家主张,各国各民族的文化艺术应融会贯通,既不压制西方艺术的传播与发展,也更重视中国本土艺术思想与作品的自我认同、历史价值、发展和地位。

首次到访的美国罗德岛学院艺术部主任教授Richard Whitten在论坛作了主题为《BETWEEN TWO WORLDS》的发言,主要从两个方面来阐述,一则由于自己为教育工作者,从实践环节对美术教育有一定的见解和认识;二则,Richard先生的母亲是第一位到纽约大学取得学位的中国女性;父亲则是德裔美籍人,自身带有的混合血统和中西融合的家庭氛围,让其天生有将东方风韵带入西方技法的思维。Richard先生坚持艺术家的作品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生活的理念。

海博会国际当代艺术展上的艺术家作品

日本艺术家、学者田口梅屋此次参展的作品为《墨棒》。一个由下而上,寓意着“进”;一个由上而下,寓意着“退”。而这两个正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具有深刻的意义。他认为,当代艺术的创新要从源头进行探索研究,像传统的笔墨纸砚这些材料,单纯简约,正体现了书法这种简单深奥的艺术。

著名汉字艺术家及概念推动者、北大资源学院汉字艺术系主任濮列平探讨的主题为《世界冷战思维结束后的大国艺术》。濮老师说:“以美国为主的当代艺术可能会走向式微 ,大国艺术形态的后续力量带来的影响依旧会存在。世界文明是一体的,世界的光彩是需要新的元素的介入的——中国汉字艺术便是中国为世界艺术奉献的新元素。以张强、于立、王晓明、谢海和我自身等为主的一批新水墨汉字推动者将会引领中国汉字艺术成为未来世界艺术发展中的主流艺术。”

海博会举办的国际当代艺术论坛,不仅突出了环太平洋流域的文化艺术思想特色,更在三亚本地的艺术品市场之上拓展了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的创新繁荣,海博会的艺术会展与多数艺术展不同,不仅针对专业艺术家和艺术爱好者,辐射面更扩展至大众,真正实现了“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

“中国在场”艺术思想论坛,在2016“中国坐庄”高峰论坛的主题之上进行了延伸和扩展,在呈现艺术史“重构”格局上,将地域广度和文化时空扩展到“太平洋”流域的原始文化层面,这无疑再次刷新了海博会的艺术能量之源。

于立和张强透露,明年的海博会艺术板块还将继续前行,有望升级为“太平洋思想节”,真正实现中国当代艺术的全球化。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文章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