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谷《东庄图》:构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家园

时间: 2015-11-22 18:58:55 | 来源: 艺术中国

首页> 资讯> 展评

  

展览现场

  “东庄——肖谷作品展”正在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展出,展览呈现了肖谷历时十年时间以沈周《东庄图》为研究对象创作的《东庄》系列及由此延伸出的其它重要作品,展览没有设计喧嚣的开幕式,只有展厅中的作品默默与观者进行着无声的对话。

  

艺术家肖谷(左)与友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身着藏青条纹长衫的艺术家肖谷出现在展厅里时,周围墙面上的油画顿时成为四时景致,与艺术家相映成趣。沈周《东庄图》是一本为其一生笃友吴宽的私家园林东庄所绘的册页,由二十四个景点组成。之所以选择以《东庄图》为研究和再创作的对象,是因为在肖谷看来,“《东庄图》是一本成系列的册页,与宋元绘画追求形而上的画面不同,《东庄图》描绘了具体的景点,亦庄亦园。同时,东庄与拙政园这类园林不同。拙政园一类园林已经离中国文化越来越远,某种程度上误导了我们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它是隐逸的官员将土地围起来按照自己形而上的要求塑造出的所谓自然,与社会、百姓无关,是封闭和小众欣赏的模式。而东庄代表了东方文化的审美趣味,与外界相通,既有文人嬉戏的空间,景点为了表现高贵的气质也养鹤,但还是回归到自然当中。”“沈周的《东庄图》是中国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最后一个庄园。”

  肖谷的《东庄图》在保留沈周原作真诚质朴和澹然自逸的意蕴的同时进行了再诠释,艺术家运用丰富的笔触、肌理和层次,以油画语言营造出淡雅微妙的色调,创作出全新意义上的《东庄图》,实现了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当代转换,是对传统文脉的重新梳理与认知。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肖谷对《东庄图》的当代转换立足于扎实而严谨的学术研究和历史考据。展厅入口处墙面悬挂着的几张展板上,清晰地呈现了有文献记载的关于东庄图各景点的称谓,肖谷将各历史时期文献中有关东庄图的景点称谓一一罗列出来形成“景考略”,“南京博物馆现存有21幅《东庄图》,其余三幅已经找不到了。所以我把各时期文献中有记载的对东庄图每一处景点的名称做成‘景考略’,经过比对查找,最终找出最后三处景点,形成完整的《东庄图》。”在这些作品背后,凝聚着艺术家严谨和持久的心力。在肖谷的心目中,东庄也成为一种精神象征,蕴藉着他心目中当代中国人的精神家园。

  

沈周 东庄图之知乐亭

肖谷 东庄图 知乐亭

  以油画语言重新表现中国画史上的经典,在肖谷看来,“材料对艺术家来说不是唯一的手段,材料是为艺术家的主题和画面内涵服务的,而不是为材料本身服务的。”肖谷以油画的语言表现了江南的温润和恬淡以及某种空灵的栖息感,某种程度上拓宽了油画语言的表现范围。对比沈周和肖谷对知乐亭这一景点的表达,肖谷将原作中的人去掉,“经过五百年,我觉得画面中的人物已经不存在了,然而自然在,景致在,形在而意境不同。我希望营造一种对远去的时代纪念的情绪,将现代人的心境表现出来。”

  

二层展厅现场

  

二层展厅现场

  十年对《东庄图》的研究和创作,“我觉得气息非常重要。气息不是绘画本身,它包含很多活的、灵魂的东西。中国人的灵魂是什么?中国人的精神家园是什么?我现在追求的就是关于中国文化的灵魂和精神家园,也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历史也好,文化、宗教也好,说到底就是人活着,与自然是一个怎样的关系?是和谐,占有,索取还是像古代一样的崇拜。人如何与自然相处,这是中国文化中最基础的问题。”肖谷说道。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从历史回溯来看,肖谷力求体会和了解曾经存在的古代文人、艺术家,他们有着怎样的心路历程。“对先贤世界观和心路历程的探索将为当下带来意义。这是古人留给我们的智慧。”在展览前言中,肖谷写道“当2005年我开始研究并创作《东庄图》时,就有了一种‘超越’的感受。我以为有意义的人生,在于获得了超越历史的意义。我们之所以能突破私人叙事的藩篱而获得超越的意义,是因为历史有伟岸的坚实,于是在历史中我们有了超越的价值。所以无论在何时何地,我们都不应当忘却历史并与时代同步。十年的对《东庄图》的研究与创作,让我懂得了历史中的文化人(画家)对人与自然共生的深刻认识的意义。因此上,我获得了人生超越。”(台馨遥)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