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绘画

盘点15年来重要回流文物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4-12-26 14:25:04 | 文章来源: 西安晚报

圆明园兽首

2000

圆明园兽首

回归时间:2000~2009年

回归途径:竞拍 捐赠

圆明园兽首铜像,又称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兽首、圆明园十二生肖人身兽首铜像。圆明园兽首铜像原为圆明园海晏堂外的喷泉的一部分,是清乾隆年间的红铜铸像。1860年英法联军侵略中国,火烧圆明园,兽首铜像自此流失海外。

2000年,圆明园虎首、牛首和猴首三件铜像分别亮相香港佳士得和苏富比拍卖会,最终被保利艺术博物馆竞购回国;此后,猪首铜像也从美国顺利回归,由素有“澳门赌王”之称的何鸿燊花600万港元购得并捐赠保利博物馆。10年之后又有台湾藏家推出的马首,其咨询价已是当年猴首估价的10倍,成交价是当年三个兽首的两倍,高达6000万元港币,亦由何鸿燊再次解囊捐赠回归。

2007年与2009年,苏富比与佳士得相继对圆明园鼠首与兔首进行了拍卖,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委员会对此提出了强烈反对,最终由法国的皮诺家族在2013年将该收藏捐赠给中国国家博物馆。

皿天全方罍(器身)

2014

皿天全方罍(器身)

回归时间:2014年

回归途径:藏界筹资洽购

皿天全方罍,商代晚期铸造,属酒器中的盛酒器一类,因器口铭文为“皿天全作父己尊彝”而得名。该器于1922年被发现,器盖于1956年由湖南省博物馆保存至今,器身流至国外。皿天全方罍原器身通高63.6厘米,器盖通高21.5厘米。该器形体高大、富丽堂皇,是迄今为止出土的方罍中最大、最精美的一件,堪称“方罍之王”。

2014年3月,纽约佳士得意图上拍皿天全方罍之器身,得到消息后,国内拍行和买家纷纷表示支持湖南省博物馆回购此文物。随后湖南省博物馆正式致函纽约佳士得,以所筹2000万美元价商购皿方罍事宜,并呼吁华人收藏家放弃购买。今年6月,湖南省博物馆官方发消息称,皿方罍器身结束了近一个世纪海外漂泊,回到祖国,并由湖南省博物馆永久收藏。

宋徽宗 《写生珍禽图》

2002

宋徽宗

《写生珍禽图》

回归时间:2002年

回归途径:个人竞购

2002年中国嘉德春季拍会上,宋徽宗《写生珍禽图》以2530万元人民币成交。这一价格创下了当时中国书画在全球拍卖市场上的最高纪录。《写生珍禽图》是从海外征集归来的稀世珍宝,是世存13件宋徽宗亲笔画之一,根据有关记载推断,该画于清代嘉庆之后宣统之前流出皇宫。

据了解,《写生珍禽图》从海外回到北京后,嘉德公司立刻邀请了中国古代书画研究专家启功、傅熹年等共同考证,确认为是宋徽宗亲笔作品,被一致公认是一件数百年来罕见的无价之宝。

米芾《研山铭》

米芾《研山铭》

回归时间:2002年

回归途径:国家委托收购

《研山铭帖》是米芾书法精品中的代表作。此帖沉顿雄快,跌宕多姿,结字自由放达,不受前人法则的制约,抒发天趣,为米芾大字作品中罕见珍品。《研山铭》手卷流传有序,曾经入北宋、南宋宫廷。南宋理宗时被右承相贾似道收藏。递传到元代,被当时最负盛名的书画鉴藏家柯九思收藏。清代雍正年间,被书画鉴赏家、四川成都知府于腾收藏。由于历史的原因,此卷不幸流落到东瀛,被日本有邻博物馆收藏。

2002年中贸圣佳国际拍卖公司由日本征集并请回《研山铭》书法原作,同年国家斥资2999万元以定向单人形式购回了《研山铭》。

龙门石窟 佛首雕像

2005

龙门石窟

佛首雕像

回归时间:2005年

回归途径:有偿捐献

2005年,龙门石窟的5件佛首雕像由美籍华裔艺术家陈哲敬有偿捐献给国家。据说上个世纪中后期,陈哲敬偶然在美国的文物市场上看见一大批从中国盗卖出境的佛雕,凭借强烈的艺术的敏感和责任感,他买下了二三十件此类佛雕。40多年来,陈哲敬不断向国内的专家寄送资料,求证佛雕的“身世”。

2004年,国家文物局在掌握相关线索后,指示所属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鉴定陈哲敬购买的佛雕像。其中5件在严格履行专家论证程序并经龙门石窟研究院确认无误后,经过一年多的努力,2005年我国完成了对这些珍贵文物的征集。

北宋祖刻最善本《淳化阁帖》

2003

北宋祖刻最善本《淳化阁帖》

回归时间:2003年

回归途径:博物馆洽购

2003年,上海博物馆斥资450万美元从美国著名古董收藏家安思远处购回的北宋祖刻最善本《淳化阁帖》,同年9月23日下午,此文物在上海博物馆公开展出。

《淳化阁帖》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汇集各家书法墨迹的法帖。原有十卷,共收录了中国先秦至隋唐一千多年的书法墨迹,包括帝王、臣子和著名书法家等103人的420篇作品,被后世誉为中国法帖之冠和“丛帖始祖”。其中,第一卷收录汉章帝至唐19位帝王的书法,包括东晋明帝司马绍《墓次帖》、康帝司马岳《陆女郎帖》、哀帝司马丕《中书帖》等。但北宋祖刻最善本《淳化阁帖》历经千年只剩下第四卷、第六卷、第七卷和第八卷,其余六卷依然散失。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