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海刚(湖北) 《亮宝节上的人们》 水彩·粉画 156cm×150cm
许海刚《亮宝节上的人们》——用水彩点亮藏区人民
回忆《亮宝节上的人们》的创作经历时许海刚说,“为画这一幅画,我3年春节没有回家”。
许海刚常去藏区写生。有一次,位于甘南的西仓寺正在举行名为“亮宝节”的民间盛会,人们身着新衣佩戴蜜蜡、宝石串珠。“在传统的绘画表现中,藏民大多沧桑,可我眼中的他们如此高贵、华丽。在他们身上,我可以感受到幸福感。他们的淳朴与乐观打动了我。”许海刚决定让大家改变以前很多美术作品中所描绘的有些苦涩和脏兮兮的藏族同胞的形象,看到他们干净漂亮,甚至有些贵族气。而且通过对群像中每一个个体生动神态的细微刻画和由每个个体构成的高原般的雄浑感,象征一种精神性。
许海刚没有以猎奇的心理描绘少数民族的生活,也没有以“他者”的眼光去完成对其他文化的想象。而是深入到藏区普通人民的生活,并以一个普通人的视角去纪录了这一刻。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院长黄宗贤评价《亮宝节上的人们》时说,《亮宝节上的人们》画面构成的整体感和人物姿态与光影明暗变化的节奏感,以及以往水性媒介难以达到的厚重感固然是该作品产生强烈视觉感染力的缘由。但是,那群像中每一个个体生动神态尽精入微的刻画和那高原般雄浑的群像所彰显出的纯朴、乐观、高贵的精神气质,才是作品产生动人心魄的力量所在。
张玉惠(福建) 《织情叙意》 漆画 180cm×190cm
张玉惠《织情叙意》——“惠安女”文化的传承与拓展
作为土生土长的闽南人,张玉惠对本土文化有份特殊的情感。2013年张玉惠几次到惠安崇武采风考察当地的渔民生活,“惠安女”鲜明的性格和服饰特点打动了她。
“惠安女”是众多艺术家热爱的题材,面对这么熟悉又有挑战性的题材如何在漆的本体语言基础上,在题材的传承中有新的创作理念注入,是创作惠安女作品的难点。
张玉惠抛弃了惠安服饰本身的艳丽颜色,从整体画面考虑做了高调子的选择,色彩朴实,主观整合了画面黑白灰的大关系,在单纯的色调环境中寻找微妙变化。单渔网的漆粉色彩就有二十多个颜色变化,包括在最亮部分蛋壳色彩的使用,也有细微区分,用绿蛋壳、乌鸡蛋壳、红蛋壳区分了冷暖明暗。在渔网的表现技法上,张玉惠选择用漆粉来表现渔网的层次,克服了漆画在微妙色彩上的难把握,丰富了漆画的色彩,使得在层次空间的表现上更为生动自由。人物脸部塑造采用漆粉代替过去铝粉,解决了铝粉的渲染容易脏的问题,并且在人物脸部增加了几个层次的罩染,使其更加丰富。
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张晓凌在评价《织情叙意》时说,“画家充分发挥了漆画平面处理的优势,尽量减弱物象的明暗、光影关系,强化东方意味线条在人物造型及背景上的运用。多形态线条的纵横使转、若隐若现,不仅塑造出惠安女刚毅的性格,也使画面境界潇然可诵”。
从题材到人物形象塑造,从画面结构处理到平面化语言的拓新,从色彩的运用到工艺手法的突破,《织情叙意》都是近年来不可多得的漆画佳作。
“为西部农民生土窑洞改造设计”四校联合公益设计项目 环境艺术设计
四校联合《重构消逝的家园》——设计为西部农村服务
鉴于中国广大农村在现代化进程中环境遭遇了巨大破坏的现状,中央美术学院、太原理工大学、西安美术学院和北京服装学院组成了四校联合设计组开展《重构消逝的家园》项目,对中国中西部地区的农村生土住宅进行调研,为农民生土窑洞改造进行无偿设计活动,以期改善农民的生存生活状况,维持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重构消逝的家园》项目中,2014年对山西省平遥县横坡村进行的土窑洞民居改造设计为其中重点项目之一。横坡村所面临的问题非常典型,城镇化和工业化导致传统乡村社会和环境体系的崩溃,村庄建设缺乏有机更新,农民遗弃或者拆掉了大量具有自然层次和历史文脉的老宅,加上劳动力外流使村落空心化,村内窑洞大多遭到废弃,加剧了乡村发展与传统文化的割裂。
《重构消逝的家园》项目中,横坡村的窑洞民居改造以“恢复历史风貌、营造闲适恬淡的传统田园情调、织补碎片化的农村景观”为重点,同时引人公共服务项目和适合农民生活的卫浴厨房设施,让农民新的生活方式与传统习俗相融,既体现传统农耕文化内涵又满足了农民追求现代舒适生活的要求。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杭间认为,《重构消逝的家园》项目本着关怀和关心的设计理念,从尊重历史风貌、传统习俗保护、旧居宜居改造、现代卫生功能引入,以及自然资源再生发展等方面,对生土窑洞改造提出设计解决办法,并在当地民众的支持下付诸实施。《重构消逝的家园》项目不但积极回应了西部农村日益增长的对现代方式的需求,同时提出了当代设计新的思想,在设计技术上也有所突破,其对乡村改造设计的系统性做法,极大拓宽了乡土设计的传统理念,对美丽中国的乡村建设有重要样本价值。
(整理/贾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