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绘画

阿尔贝托•贾科梅蒂的“瘦身”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4-11-05 10:56:03 | 文章来源: 艺术家

二战后欧洲最伟大亦最富于表现力的雕塑家首推同为油画家、素描家和诗人的阿尔贝托·贾科梅蒂(1901-1966)。贾科梅蒂生于瑞士的斯坦帕。早年画过素描和油画,成就最大的是雕塑。作品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普遍存在于人们心理上的恐惧与孤独。

贾科梅蒂是20世纪存在主义艺术大师,也是一位开创写实新视野的人像艺术大师。他的雕塑、绘画及素描,都源于他对人物形象的独特观点,也反映出20世纪人类的软弱与不堪一击。他的雕塑呈现典型的特色:孤瘦、单薄、高贵及颤动的诗意气质。绘画多以亲友为描绘对象,色调偏暗沉。素描则较为自由,但处处可见一位艺术家的苦心与才情。令人动容的是,他那脆弱和保护姿态,以及那原型的即兴。他表示:“人为什么要画,要雕塑呢?那是出于一种驾驭事物的需要,而唯有经由了解才能驾驭。”

贾科梅蒂1930年参加超现实主义运动,成为此派代表性的雕塑家。1934年33岁时,超现实艺术家们将贾科梅蒂创作理念的改变视为一种背弃,并召开了一个会议,指责他对超现实主张的不忠,贾科梅蒂随后走出会议室,从此离开了布鲁东所属的超现实团体。1935年脱离超现实派后回到画室重头开始面对眼前实物写生。普鲁东曾因此讥笑道:“一个头像、一个苹果,谁不知道是什么?”但对于贾科梅蒂,在视觉的直观中,它们是什么会变得非常可疑。他认为传统雕塑塑造一个头像,只是塑造一个与真人原型的等同物,以为这样可以等同真实本身。其实,这并非视觉,只是知性、概念。如果在视觉现象中,一个人永远与周围的环境无法分离。也就是说,这个人的真实只能在其存在的空间中才能显现。

贾科梅蒂为此举例说:我对那个对面街上行走的女人的微小形体感到惊讶,看着她越变越小,而我的视觉范围则大幅度扩大,我看到的是一个四面八方浩瀚的空间……相反,如果她靠得太近,譬如两公尺,那我自然再也看不见她,连实物原型尺寸都不是,她已经侵占了全部视野,只是一团模糊。若停止观看时,她的存在也几乎终止了。任何东西只是一种显现,真实永远隐显于实存与虚无之间;对有限事物的真实、绝对的追寻是无限的。因此,真实的追寻并不在于求得精确,而在于试着理解究竟看到了什么,并把看到的如其所是地描绘下来。他对此有限事物而无尽追寻曾惊叹道:“奇遇,大的奇遇,在于每一天,从同一张面孔(或一个杯子、一个苹果)上看到某种不曾认识的东西出现,这比所有的环球旅行都要伟大”。

20年代末贾科梅蒂开始将人看作透明结构,而不再是成团成块的实体。1929年他加入贾科梅蒂与作品-行走中的人超现实主义者的行列,成为其间一重要雕塑家,创作了《斜倚的妇女》《一个广场的设计》。1940年以后,他以火柴杆式细如豆芽的人物造型,象征被战火烧焦了的人们,以揭示战争的罪恶,成为举世闻名的雕塑家。

贾科梅蒂发现:他越继续遵循缩小形状的规模、细部的体积,就越能使其变得瘦小、细薄;在侧面像中的形象也日益多变。他受到幻觉真实的推动和刺激,雕塑中反映出来的人类形象更接近于从远处观察人类时所见,贾科梅蒂称之为“修剪去空间的脂肪”。

1   2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