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民书画研究会宣布建立 “中国农民画麦盖提基地”
新疆麦盖提县位于塔里木盆地西部,叶尔羌河下游和提孜那甫河下游,隶属喀什地区,是刀郎文化的发祥地。一群世代在大漠绿洲上挥铲舞镰、躬耕不止的刀郎人,用色彩表现自己的生活、感情和审美理想,形成了具有维吾尔族民间艺术特色的绘画——刀郎农民画。
8月18日,“新疆•麦盖提刀郎农民画晋京汇报展”在北京开幕,百幅刀郎农民画在民族文化宫集中展出,人们在画作中“看见”麦盖提,“看见”新疆。开幕式上,中国农民书画研究会宣布建立 “中国农民画麦盖提基地”,这也是继吉林省东丰县之后,中国农民书画研究会在全国建立的第二个农民画基地。全国政协常委、国家民族画院院长、中国农民书画研究会会长王林旭,文化部原副部长、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王文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文联党组书记黄永军,以及麦盖提县县委、县政府有关领导出席开幕式。
“新疆•麦盖提刀郎农民画晋京汇报展”由中国农民书画研究会主办,麦盖提县委、县政府承办,展览将持续至8月20日。
麦盖提农民画家吾斯曼·依明现场介绍刀郎农民画
千言万语无从寄,画个画儿替
“刀郎之乡”麦盖提是全国四大农民画乡中唯一以少数民族农牧民为创作主体的民间绘画之乡。
画乡世界的最初几笔不知源于何时。十九世纪末,瑞典大探险家斯文•赫定来到喀什,计划横穿塔克拉玛干沙漠,起点选在麦盖提县库木库萨尔乡的一个小村落旁。在那里,他找到了熟知沙漠道路的维吾尔族向导艾买尔•司迪克。路途中,看到斯文•赫定不断拿着笔记录,艾买尔•司迪克也产生了创作的欲望,但他不识字,只能在羊皮上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画下来。于是,“千言万语无从寄,画个画儿替”的形式就这么延伸下来,成为最初的农民画。
刀郎农民画里的世界是神奇的:丰收了,棉花一朵,下面可藏身数人;西瓜太大,只一个便压翻了毛驴车……任何一个观赏者可能都会想:是呀,羊为什么不能是红色的呢?既然可以是红色的,那为什么不能是蓝色的呢?农民画家可没考虑过这个问题,他们自然地随手涂抹,牧归的羊群,就如彩虹般绚丽。 此番麦盖提刀郎农民画北京展出,100幅农民画集中亮相,将这神奇的绘画世界又一次铺陈开来。
画作多是表现日常生活场景,吾斯曼•依明《葡萄架下的麦西来甫》、《赶巴扎》,米吉提•吐拉《叼羊》,艾尔肯•司衣提《出嫁》,热合曼•阿皮孜《生财有道》,亚森•艾麦尔和米娜瓦尔•木太力甫的同题作品《家庭麦西来甫》,从耕作、放牧、捕鱼、打猎、收获,到歌舞、婚礼、赶巴扎等,画面中的刀郎羊、刀郎木卡姆、刀郎麦西来甫更是当地所特有的。
也有描绘情感生活的。艾尼瓦尔•尼亚孜《相伴一生》,昏黄油灯下的老夫妻,妻子在做针线活,丈夫陪伴在旁边,整个画面透出浓浓的温馨;木卡热普•艾海提《回家》,几名刀郎汉子走在回家的路上,想着马上就要见到亲人了,他们忍不住心中的喜悦,边走边唱。
还有描绘农村新面貌的。依明•艾沙《新旧貌对比》,一边是破旧的土坯房,一边是高楼大厦、宽阔的马路,刀郎人民在以前想都不敢想的美好生活如今正在一步步地实现;阿迪力•艾尔肯《春风送政策》,画作主角是阿凡提大叔,他改行做乡村投递员,为村民们送起了报纸。
新疆·麦盖提刀郎农民画晋京汇报展展示刀郎农民画的精美画卷
刀郎农民画家是本色作画,作品却是特色鲜明:一是创作灵感源于生活,画中有话;二是构思奇特、风格随意;三是用色大胆、色彩艳丽;四是介质多样、不拘于物。除了画布,农民还在墙上、葫芦上作画,用针绣画,用烙铁在木板上烙画;五是颂扬党的富民政策,讴歌新时代,描绘新生活。
这些刚刚放下坎土曼的手,拿起了如椽画笔。于是,泥土的气息和颜料的芬芳,便成了画乡不可少的味道。 农民画连环画,画出民生与民情
刀郎农民画是农民对生活最直接的讴歌和诠释,常画常新、与时俱进,极富生命力。画展上设专区展出的《“民生新疆”双语画丛》就是最好的例子。
2011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生建设年”,学前双语教育工程、城乡社会保障提升工程、扶贫开发和兴边富民工程、安居富民工程、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工程等22项民生工程全面展开。这是“民生新疆”的长幅画卷,该如何表现出来?新疆人民出版经过调研,决定突破常规,把《“民生新疆”双语画丛》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农民画形式创作出版。《画丛》的素材是新闻记者实地采访得来的真实故事,记者把这些故事用简洁清新的语言写成脚本,再由50位农民画家绘成农民画和农民连环画。
新疆农牧民的幸福生活,促使艾尔肯等几十位农民画家拿起画笔,采用刀郎农民画与连环画有机结合的创新形式加以描绘。“画农牧民,说农家事,画起来最高兴!”农民画家艾尔肯这样说。 用农民画画连环画,是一件史无前例的事情。从连环画诞生以来,都是由专业的画家来作画,而农民画也一直是以单幅作品面世。这一次将农民画和连环画以前所未有的艺术形式结合,也使得麦盖提农民画这种带有显著刀郎文化特征的传统艺术,得到了更深层次的开发和利用,迎来了一次历史性的飞跃。
展览现场,参观者翻阅《“民生新疆”双语画丛》,透过农民画家的图像叙事,了解新疆民生工程建设的成果与新疆的发展变化。观展专家表示, 老一辈农民画家的文化程度不高,他们完全靠自己对生活的感悟,由内心深处产生了画画的渴望,才能画出如此鲜活生动、妙趣横生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