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肖像绘画的奥斯卡”

时间:2014-08-04 11:30:39 | 来源:艺术国际

资讯>展评>

一等奖: 《盖着格子呢线毯的男人》 160cmX60cm Thomas Ganter 作(生于1974年)

2014 BP肖像奖入选作品展,6月26日在伦敦国家肖像馆开幕,英国《星期日邮报》在报道中评论说:“国家肖像画廊的BP肖像奖是肖像画的奥斯卡”。一年一度的BP肖像大奖赛,是由英国石油公司(BP)提供赞助,伦敦国家肖像画廊主办,已经举办了25届。对此大奖展,我已关注多年。去年,也曾以《今天让你当评委》为题,在博客上作过介绍。

肖像绘画在人类历史上业已存活了上千年。就其画种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必须建立在“写实”的基础上,必须要有真实的“对象”和要求画得“像”对象。在文艺复兴后的几百年中,它是西方绘画中为官方体制肯许支持的重要门类之一。

二等奖:《Jean Woods 像》 90cmX60cm Richard Twose 作

随着现代艺术革命兴起,尤其在某些“当代艺术”理论的指引下,传统以写实手法为基础的绘画,成了这场“革命”讨伐鞭鞑的对象,被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他们认为“写实”只是对现实的“拙劣模仿”,不属于以“创造性”为前提的“艺术”范畴。可想而知,以“像”某个具体人物作为创作前提的肖像绘画,当然就更被某些理论家嗤之以鼻了。。

想想百年前,照相技术刚刚发明,“绘画已经死亡”的理论便开始不绝于耳。到如今,世界进入人手一机、数码图像高科技空前发达的图像时代;在“当代艺术”成为统治体制、写实绘画被“主流艺术”全面边缘化的当今西方;当各大艺术院校写实绘画技巧教学已全面萎缩的情况下;肖像绘画这一绘画门类还会有其生存的价值和发展的可能吗?

这便是我之所以去关注BP肖像展的主要动机,我希望从中能找到答案。很巧,今年的6、7月,我正好在伦敦帮着带孙女,故有幸得以抽空一睹“庐山真面目”。

三等奖:《给我母亲的信》 125cmX81cm David Jon Kassan(1977年)

展览给了我几点突出的感受:

首先,是展览的“群众性”。

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参赛作者之众:今年送交作品的人数超过2300人,是历届之最,也就是说,关注大奖赛的肖像画作者队伍在不断壮大;二是观众之众:据肖像馆长的前言说,25年来肖像展累计观众人数已超过500万。我去参观的时间是周三上午11点左右,观众还确实不少,看得出他们兴趣盎然。

《演Meadham Kirchhoff 的Julia公主》 208cmX118cm Ben Ashton 作 (生于1983年)

第二,是入选展品的“多样性”。

也包括两方面。一是展品风格手法的多样性,(在下面选附的展品中可略见一二);二是肖像画对象的多样性。也就是说,肖像画已并非只为达官贵人,明星美人所专属,而是为社会各阶层各类人广泛共享的一个艺术领域。

BP奖的参赛表格上有这么一项:要求艺术家填写你和你画的对象是什么关系、是如何认识的,认识的时间有多长。馆长前言特别强调,竞赛完全是基于匿名评审,评委对作品的作者是谁一无所知。“BP奖把评审的重点放在艺术家和被画对象的关系,以及对一幅出色肖像画中所见到的核心价值的理解上”

这次荣获一等奖的作品,它的表现对象是一位曾在街头露宿的流浪汉。评委主席-肖像馆馆长对此画作了这样的介绍:“这次获奖的肖像属于独特风格的类型,大奖最后的获得者Thomas Ganter创作了一幅怀有巨大同情心的画。他让我们结识了他的主人翁:Karel,尽管还是在德国的街头,然而已是完全改观、端庄尊严地出现在画面上。”

大千世界,各色人物性格风采的各异和艺术家个人不同的理解,带来了艺术表现的多样性,为肖像艺术的丰富多彩,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源泉和广阔的表现天地。

《斜眼的吉普赛人》33cmX23cm (小尺寸)Boris Dobre (1987年)

第三,是BP展的“国际性”。

从54幅展品标签上介绍的作者情况来,一等奖(30000英镑)获得者是40岁的德国画家,二等奖(10000英镑)是英国画家,三等奖(8000英镑)是美国,青年艺术家奖(7000英镑)给了29岁的西班牙画家,其他参展的画家中有俄国、意大利、波兰、中国、瑞典、塞尔维亚、格鲁吉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加拿大。可能就是因为参赛作者来自这么多不同的国家,所以《星期日邮报》要将他来和电影界的奥斯卡奖相比。

另外一点使我深感兴趣的是,入选的作品中中青年画家占了绝大部分,我无法统计两千多位送画者中,70后、80后甚至90后究竟有多大比例,但就入选作品中的几位80、90后画家的水准,让我刮目相看。青年人代表着未来,肖像绘画后继有人,对它的发展前程就可以有了一个乐观和肯定的回答。

《David 像》 80cmX90cm Parmen Daushvili (1970年) 格鲁吉亚

所以,最重要的还不在究竟奖发给了谁,重要的是BP奖的25年,在国际范围内,将肖像这一悠久传统的艺术样式,通过传承、普及、竞赛,推动其发展、提高和创新:也通过这一平台,发掘、提携、介绍、推荐了一批优秀的肖像画艺术家。这一点,功不可没。

最后,我还想说点题外话:前些年听国内有一种说法,认为“写实艺术在西方已经衰落,现在要看中国的了”。如果你看了这肖像展,你还会这么信誓旦旦吗?中国写实艺术的同行们,可切勿懈怠!

(文/张颂南)

青年奖:《妈妈》 165cmX142cm Ignacio Estudillo Perez(1985年)

《 Tony 像》 270cmX200cm (大尺寸) Jelena Bulajic 塞尔维亚

《坐着的妇女》 146cmX114cm Jorge Abbad-Jaime de Aragon 西班牙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文章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