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路•曾健勇个展开幕式现场
4月12日至5月7日,由田畑幸人策划“迷路•曾健勇个展”,在北京798艺术区东京画廊+BTAP举行,共展出曾健勇新近创作的水墨画作16件。
迷路•曾健勇个展开幕式现场
曾健勇2012年应邀在东京画廊+BTAP举办“寓言•异象”个展,延续其“大队长”、“黑领巾”、“主角”系列创作的同时,一些更为灵动的形象正在自由生长:对图像性视觉语义结构的解读,从而转向为描述一种更具感性意味的绘画经验,曾健勇愈发将绘画视为一种“内观”的通道而非“外化”的诉求。抑或者说,曾健勇在这个过程之中深刻体识到绘画作为一种生命感知的方式而存在,与此同时最为传统的绘画观念被重新激活,追寻传统画学理论中超越尘俗的禀赋和气质,成为其一个时期着重思考和探究的课题。新近完成的“迷路”系列,即是对传统山水画图式和空间的重置、转换和新的演绎,前期的绘画语言风格成为一种新的修辞格式,云山、松石、溪岸、坡草,在一种松动而空灵的擦写和晕染中,有倪云林的清旷、米友仁的濛鸿。
观众观看曾建勇山水画作
相较于当代绘画理论的繁缛与矫饰,曾健勇似乎更愿意使用传统虚淡的词句来形容细腻的观感。应该说,“迷路”系列是曾健勇对传统水墨绘画精神的一种回望,眼睛在心的观照中映现出对自然万物的新体验:恬静养神,弗役于物。毫无疑问,曾健勇不再依赖沉重的身体表达,而是起身离开走向室外去发现阳光、空气和水,传统文人生活的超然意象在此时极富有感召力。之所以如此,在于曾健勇对传统笔墨语言与绘画理论趣旨有着日渐自觉的悟醒,更在于其知识结构的更新以及如何看待自我价值的真实性。宏大叙事的思维逻辑完全让位于微观情绪的敏锐把控,曾健勇的水墨探索,开始趋向于对传统质感空间的图像重构。
曾建勇 迷路 No.2 95x128cm 2014
艺术中国现场问答:
问:是怎样开始产生画山水的想法的呢?
曾建勇:有一次去千岛湖,回来之后就产生了一些画山水的想法。后来遇到田畑幸人先生(东京画廊总监),他问我最近在做什么,我说在画山水,他听了就很激动,立刻就去看我的作品,他很支持我尝试一些陌生的题材,于是就开始发生了转变。同时,生活在北京,也会很自然地关注周边的自然环境,关注多了就会产生画的想法,自己以前也想过把人物挤出画面,别人这些评价我作品的话,如“好看的”、“可爱的”……我自己是不认可的,我就在想把画面中的主角去掉靠什么来支撑,比如阳光、空气、水、氛围等等。
曾建勇 漂流 128x95cmx2 2013
但在实践中,也会发现其实古人也是先在自然中观察,用宣纸和毛笔来表现自己的观察,找到适合笔墨表现的内容。在自然中,你会发现自然有很多细节是没有被表现过的,我们因为掌握新的观察方法以及中西结合的技法,我们可以找到现代人需要去表现的细节。比如传统中的斧头皴、披麻皴,当第一个人发现这很好用,后面的人就学,等到后来别人都不需要再观察,这些东西就可以用来组合,来抒发自己。回头来看,我们也可以建立像这样的一套东西,我们把这套东西转化成一套更个人化的、更当下的符号,当去完成它的时候,会觉得这是一个很有趣的过程。
曾建勇 故园标本 No.1 144x72cmx3 2013
问:从表现故事情节到表现山水,应该不仅是一个“去人物化”的过程?
曾建勇:对,这跟在画面上讲个故事,编个情节完全是另外一套思维方式。人生活在自然里面,会发现自己真的很渺小。这可能跟自己的年龄,或对生活、对艺术的认识发生改变有关系,后来发现好像这个社会的氛围也在发生改变,一开始是自发的,后来发现环境也在发生改变,就不知道自己是受环境影响的,还是与时代同步的在发生变化。从对图像的重视,转变为对绘画语言、绘画本体的重视。
曾建勇 天空不老 144x72cmx3 2013
问:在画山水的过程中,有没有主动地去借鉴一些古代前人的经验?
曾建勇:当一开始画的时候没有,后来又回头找出来翻,翻着突然发现受影响太大了,就又保持一定距离,这是一个反反复复的过程。(采访/许柏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