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绘画

行为艺术在雾霾中迂回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4-03-21 15:56:48 | 文章来源: 艺术国际

 

流行歌曲被改写成《万雾生》、《卷珠帘》,重庆洋人街里结合了时尚元素的行为艺术、北大先贤们的雕像被戴上口罩,天坛祈年殿前艺术家们集体戴口罩和仰卧朝天……这些以艺术方式进行的表达,都指向了雾霾。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和电视选秀节目的增多,让这些艺术表达能够在电视和网络上传播出来,被大量使用移动互联网的用户们消费。

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屌丝和官二代富二代们从起跑线上就远远拉开的差距……如果幸福感在很大程度上是和别人比较后产生的,如果大多数中国人的不幸福是因为生活水平、竞争机会等的不平等,终于,在雾霾面前,几乎所有人都悲催的被平等了。空气质量恶化后,雾霾成了多数中国人日常生活中必须面对的共同问题——活着就要呼吸,人不能活在真空中,被雾霾笼罩的身体只能吸进来、呼出去、吸进来……。 肉身的感觉是衡量万物的尺度,老百姓的生活,冷暖自知。宏伟壮丽的话语如果没法落实到具体的人的具体利益,就是空洞虚妄的。呼吸这个最基本的求生动作一刻都不能停,肉眼能看得见的pm10和看不见的pm2.5,在随时考验着呼吸者的生命意志。从具体行动才能看出一个人的真实动机,面对雾霾时人们的不同反应,也清楚的显现出当下中国的文化实况。很多人选择了隐忍和淡忘,传统文化对生命意志的压抑和打击,它在塑造人心方面的真实力量清楚的显现出来;但也有人选择了去表达、去行动,虽然是很少数人,这与重视个体权利的现代文明被传播有关。

人活着要遭遇各种各样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时,能直接面对、马上解决问题,当然是最理想的。但如果问题复杂、自己的能力又有限时,各种各样的其它表达方式和行动方式就产生了。艺术,是其中的一种。 当一个人直接面对问题时很无奈,但又不愿意彻底放弃时,会想出一些迂回(从另一个角度看,是巧妙)的方式,这往往就很接近艺术创造的状态了。唱首歌、画张画、做行为艺术……它们显然不能直接解决问题。但也不是完全没用。当有魅力的方式能吸引人注意这些问题,并能打动人心时,它推动这些问题在人心中继续发酵。当然,从另一个角度看,不管是作者还是观众,这时都没有去直接面对问题,在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到艺术时,他们的情绪也通过艺术发泄了。因为这个原因,艺术家们往往在两个极端之间摇摆,有时强调直接去面对问题,忘掉艺术;有时又觉得面对问题时艺术没用,索性与世隔绝,在想象中超凡脱俗。

古老的玄学思维(唯心的冥想、推导)至今依然在中国盛行,对中国艺术的影响尤其深重。很多艺术家习惯于在玄学思维中自娱自乐、逃避现实,而且越是压抑的环境中越会这样,例如:魏晋南北朝正是文人骚客们最热衷玄学的时代。但当少数艺术家用艺术的方式对现实问题积极表态时,他们是珍爱生命的敏感者。当代艺术强调“生活就是艺术”、“人人都是艺术家”、“一切都可能成为艺术”,大大降低了技术门槛,同时提高了对智慧的要求。这些开放的观念和方式,让更多的人能用艺术的方式去表达、行动。雾霾中给雕塑戴上口罩的人、重庆洋人街做行为艺术的人,都不是职业艺术家,但这些艺术的方式,让难以直接讨论的雾霾问题被曲折的裹挟到舆论前台,已经是勇敢而巧妙的。

当然,面对严重的雾霾,和直接的表态和行动相比,艺术的方式毕竟是曲折的、含蓄的、遮遮掩掩的,它一方面是巧妙另一方面是无奈,是沉默和呐喊之间的暧昧地带。这当然是因为害怕。比起沉默的人,他们已经很勇敢;比起直接的表态者、行动者们,他们还不够彻底,问题依然没有解决。至于从艺术的水准方面进行挑剔,艺术家们2月25日在天坛祈年殿戴口罩和仰卧后,新浪微博有位网友 @谢天卓的评论很有意思:“留言里有些逼人不高兴了,管他艺术不艺术,人敢去公众场合表达自己的意见就是牛逼,有本事你往那躺躺。”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