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绘画

新朦胧主义访谈系列 叶剑青:描绘的是心中的山水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4-03-02 20:54:42 | 文章来源: 艺术中国 作者:许柏成

“叶剑青个展”展览现场

2014年3月2日,作为东京画廊将着力打造的“新朦胧主义”系列的首次个展,“叶剑青个展:视觉维度的主体修辞”在798艺术区东京画廊展出。这次展览展出了艺术家叶剑青最近的新作以及近十年来的作品30余件,是其2010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心灵的镜像”个展之后的又一次学术展示。

观众观看叶剑青作品《观雨》(2012年,局部)

这些作品大多数“摹绘”了中国文人山水画中的图像,或描绘了具有中国美学特征的景观,但是作品不是简单一味的描摹或写生,而更多的是用来营造中国的意境与韵味,并且重要的是——与今天的现实发生关联。同时在本次展览中,“水”成为贯穿所有作品的重要线索,所有的作品似乎都让眼睛与物象之间隔了一层水帘,朦朦胧胧,一种发自心底的感动油然而生,叶剑青说这可能与自己出生在宁波,是南方人有关。同时,他说在中国文化中,水也是有象征意义的,如上善若水等等。水是最能中国文化特点的一个意象。

观众观看作品《观影》(2008年)

谈到为何要推出“新朦胧主义”,东京画廊负责人田畑幸人说:“我们的画廊已经具有60年历史,60年来经营画廊的两代人一直在想“亚洲的艺术出路在哪里”这个问题。中、日、韩是亚洲的核心国家,如今三个国家的当代艺术各有千秋,要寻找亚洲的共性只能回到以前,那就是——水墨。正是水墨给人带来的那种朦朦胧胧的感觉,墨在纸上晕染时产生的不确定性,我认为是整个亚洲艺术的共性。19、20世纪欧美拥有着文明的话语权,而它们已经走到尽头,亚洲已经在抬头,那亚洲的方向在哪里?我觉得就是我提出的新朦胧主义。同时21世纪艺术应该再回到大众,即便是不懂艺术的人看到之后也能有共鸣、被感动,这才是二十一世纪引导潮流、具有话语权的艺术。而且我认为二十一世纪不应该是再谈创新的时代,我们应该多从过去、从历史中学到什么,这一点很重要。”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4月9日。

现场作品《观影》(2007年)

对话艺术家叶剑青:描绘的是心中的山水

问:叶老师,您认为传统的山水画与您所呈现的图像的不同在哪里?

叶剑青:首先是绘画方式的不同。近一百年来,中国最大的问题是以油画为代表的西方文化的进入,我们的知识系统一半可能是西方的影响,另一半是中国影响。我可能跟其他艺术不一样,比如说赵无极先生是用西方来观照中国的方式,我更多地是想用一种中国的山水来观照西方文化对风景的感受。在透视上它不同于西方的单点透视,而是以一种散点透视的方式来表现。

其次,在意境的营造上有跟古人有所不同。我们今天面对的山水与古人不同,我们面对的是城市化的过程中的山水,我们更多的是心理上的一种山水,不像古人直接就生活在山水中间。我们更多地是在心灵和精神上与自然、与古人保持一种关系,但在现实中山水已经离我们非常远。这好像是一种悖论:想进入山水之中,却已在山水之外。

问:在您的一些画作里面,会突然有一些现代社会形象巧妙地出现,为何这样安排?

叶剑青:在绘画的时候会考虑他们结构、造型的衔接,而从情景营造的角度说它们代表着现代的生活方式,而山水则是表示我们心理中古代的山水精神,它们之间是若即若离的。它特别像我们今天某些类型人的生活状况:既生活在中国一个非常长时间的山水人文环境中,而在现实生活中又不断的面临被改造的感受,这是一种非常错构的矛盾感。

问:画面中有很多印章和题跋,这是在形式上对中国画的一种借鉴吗?

叶剑青:我更多是以中国的形式来表现的。中国画有它独特的散点透视,以及卷轴的表现方式。它可以是想外看,也可以是向内看的,是以一种中和的方式在看。

部分展览作品(图片由东京画廊提供):

《雪》 (2011年)

《观影》 (2009年)

《观气》 2005年

《雨》 2008年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