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一个周三的午后,斜阳照在竹影婆娑的院墙上,两尊神态安详的女子铜像,一站一坐,安放在竹林中,微风吹过,栩栩如生。空中有张开翅膀的天使,门口有从童话中走出的“海的女儿”……
这是雕塑家魏小明家的花园,一个经过精心打造却又浑然天成的集自然、艺术和生活于一体的户外空间。
第一次看到魏小明的作品,是摆放在国家大剧院的“奥林匹克风”,迎风的少女,衣裙飞舞。
他第一次“大规模”地进入北京人的视野,是北京雕塑公园的建立,但大部分人没有记住他这位策划者的名字。
他第一次“令人震撼”地亮相,是2002年在中央美院举办的那次个展,那是他从欧洲回国默默积累了10年后的一次“爆发”。那次展出的作品涉及绘画、雕塑、版画等多个门类共150多件,范围之宽泛、技艺之精湛都出人意料。当时美院的一位老师说,“魏小明艺术展”在圈内的轰动效应“像一枚炸弹”,把与他共事多年的同事都震撼到了。
艺术的种子就这样生根发芽
上世纪60年代末,广西北海小城,当时只有十二三岁的魏小明每周末都赶到市文化馆,向一对从广州美院下放到这里的画家夫妇学习绘画。风风雨雨3年,为他日后的艺术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本功。那颗艺术的种子,从此深植于他的内心。
“文革”时期,魏小明作为知青下乡到广西十万大山,白天干着繁重的农活,晚上点着油灯还在画画。他笔下的农民、知青,惟妙惟肖。回城后,魏小明当起了码头工人,又将画笔转向街头游弋的城市人群。
1977年恢复高考,他以优异成绩被中央工艺美院选中,次年2月来到了北京。大学期间,他师从吴冠中、庞薰琹、袁运甫等老一辈艺术大师。“学院派的教育让我有了扎实的造型基本功,吴冠中先生又让我接触到西方的当代艺术观念。他画的是很具象的内容,但他的眼光很抽象,不受具体事物的限制,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魏小明说。
大学4年间7个假期,魏小明一次也没有回过家。假期里,他利用攒下来的生活费,去西北做了大量的实地考察和野外写生,收获了对西北自然人文环境的全面了解和对中国传统艺术精髓的领会。
灵感,源自持续的创作状态
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的魏小明选择去奥地利维也纳皇家美术学院继续深造。旅欧6年,成了他艺术生涯的重要转折点。
在奥地利,他的导师一开始就告诉他:灵感不是等来的,一个艺术家要在不停地动手创作中寻觅灵感。从晨起到黄昏,持续的创作状态是获得灵感的最佳方式。“外界对我状态的影响都会无意识地反映在我的作品上,我的喜怒哀乐都在我的作品中。”
“我跟学生讲,进入创作的状态可以很随意,但在创作的过程中,要逐渐把情绪、情感融入作品,然后再完善,把情绪梳理清楚,这样,最后就会是一件好作品。”魏小明说。
去年7月,魏小明赴瑞典参加主题为“从战争弃物至和平之物”的国际雕塑营,利用二战遗留武器进行艺术创作。与其他艺术家先画好草图再塑造作品不同,魏小明先看材料再进行构思。他在一门15米长的加农炮中央建起了一个鸟巢,用废旧的金属在炮管顶端做了一只和平鸽和三只小鸟,“这个含义是:这是一个和平的信使,它把作为武器的大炮当成一棵树,在上面建了一个巢,本来的战争机器,变成了一个回归自然的表达。”
魏小明认为,一个艺术家创作不难,难的是长时间保持一种创作的状态,5年,10年,甚至20年。“当一个艺术家能够进入到这种状态,他会很幸福,所有的干扰、低谷都会很容易过去。”
“悦园”--比“巴比伦空中花园”更现实的美学理想
在魏小明工作室的一角,摆放着数座他为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年度奖设计的奖杯。望着这一尊尊金光闪闪的“女神”,我们不禁暗自感叹:这位为成功者塑造奖杯的人,何尝不是在塑造自己的辉煌呢?
谈及他的终极目标,他的回答有些出人意料。“就是‘悦园’--将我创作的雕塑与我设计的花园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让自然之美与艺术之美融合为一体,让人在这样的环境里感受到生活之美。”
实际上,他的梦想已经在实施中。三年前,他搬到现在的花园别墅。亲自设计并参与施工,将他的雕塑融入其中。他还想据此出一本名为《悦园》的画册,“古代文化曾描述过巴比伦空中花园,但谁也没见过,我希望塑造一个真实的浪漫美丽的花园,让身处其境的人由此感受到生活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