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绘画

2013年全国美术馆年会在山东美术馆召开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3-12-16 14:10:10 | 文章来源: 雅昌艺术网

由全国美术馆专业委员会、山东美术馆承办的“2013年全国美术馆年会”今日在山东美术馆新馆召开,本届年会的主题是“美术馆的社会角色与公共文化服务”。全国美术馆专业委员会主任范迪安首先做了一个2013年的工作报告,随后回答记者提问。

提问:您提到经典的作品在馆藏中起到一个很重要的作用,美术馆收藏方面的经费相对博物馆还是差一点,关于美术馆馆藏这方面您有什么建议?美术馆应该收藏一些什么样的作品?

范迪安:藏品是美术馆的立馆之本,没有好的藏品,美术馆只能沦为展览空间。而今天我们的社会发展,严格来说不缺展览空间,画廊啊、艺术区啊,还有很多商业大楼,里面都有展示艺术品的地方。美术馆的意义在哪里呢?就是保存经典,就是保存我们民族文化的遗存。今天的优秀美术对于未来来说,就是重要的文化遗产。怎么拥有所谓中华文化的自豪感?美术作品是以实物的形式来流传后世的。试想今天看到历朝历代的名家字画。所以我们今天美术馆的收藏就是公共收藏。现在民间的收藏仍然是方兴未艾,山东更是一个民间收藏的大省,但民间收藏虽然保存了作品,但最大的问题是没有为公众共享,只是一个小众范围、私密范围的一个欣赏,不是一个大众的欣赏。只有美术馆的收藏才能变成公共资源,能够为大家来欣赏,尤其对一些重要、经典、代表作品的收藏,更是美术馆要做的事情。

这是另外一个话题,老百姓今天有看画的去处了,但是还希望看到好画名画,看到名人佳作,看到经典作品,因为经典代表着一个时代文化的精华,他散发的信息的力量是更加强盛的。我们中国人都知道,千辛万苦跑到巴黎不就是想看看卢浮宫的三杰吗,就是想看看《蒙娜丽莎》怎么样代表了文艺复兴时代的一种思想进步和精神追求,一种冲破宗教束缚的新的现代的人民的情怀,还有他艺术创造上的新的水平。所以这些作品应该放在美术馆。

所以我急切的呼吁,各级政府应加大力度支持美术馆收藏,这是为社会、为公众积累财富的最有效的途径。美术馆收藏的价格总体来说是不以市场价格为依据的,更多的是靠美术家、创作者或者作品的拥有者对美术馆公共文化价值的认同,把作品支持给美术馆,而美术馆也有责任使这些作品能够流芳百代,为他做好保管,甚至修复,为他每一次的出场进行装裱。这些投入都不是一次性买卖的价格投入能够维持的。我经常对艺术家和收藏家说,你把最好的画给美术馆,美术馆给你的画最好的待遇,经常拿出来展,让你的作品发挥作用,艺术家的知名度也提高了,还送到国际上去展出。

现在总体来说,政府在美术馆收藏上的投入太少,所以我呼吁要改变观念,要看到这才是一本万利的事情。《父亲》这件作品当时被美术馆收藏过来只支付了四百块钱的材料费,今天他值多少钱,这是我们国家一个永恒的文化财富。所以今天的收藏,尤其是美术馆的公益机构的收藏,都是文化的积累,文化的增值,不仅是保值。

提问:《父亲》被誉为中国美术馆的“镇馆之宝”,此次是作品首次到省级美术馆展出。展出这幅作品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如何看待《父亲》这幅作品的意义?

范迪安:通过山东美术馆这个崭新的窗口,向观众汇报这些年来全国美术馆界在策划、学术研究、藏品积累方面的进展,全国各美术馆在山东美术馆能够有更好的彰显学术特色的机会。中国美术馆考虑到这个项目的重要性,从今年的获奖作品中选择了一批重要的作品,《父亲》就是其中重要的一件,还有孙濨溪的《天安门前》,这些都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重要代表。

罗中立的《父亲》是改革开放初期的一件重要的美术代表作,也是罗中立的成名作,当时他作为川美的研究生,在毕业创作的时候创作的。这件作品很好的反应了农民的生活和命运,父亲的形象既有中国农民扎根土地、勤奋耕耘的人生写照,同时也有80年代农村刚开始变化的现实,更重要的是这件作品的艺术性非常强,它采用写实主义来描绘的。

80年代初,中国刚从文革美术中走出来,人们对真实的情感特别有强烈的呼吁,《父亲》这件作品是80年代在艺术上反映真诚、呼唤真诚的一种精神的象征。在美术上,通常把这种作品称作乡土写实主义,但《父亲》的意义既是乡土的又是超越乡土的,它成了一个时代人们精神的一种写照和寄托。罗中立当时还十分年轻,他很大胆的在艺术上探索,在油画的造型上采取类似照相的手法,非常深入的刻画了人物的形象,许多细节,包括质感,为我们留下了中国农民的一个永恒性的形象。他把这样一个农民的形象命名为父亲,我想也是对我们父老乡亲的一种精神的致敬。

提问:十艺节期间,山东邀请到一些画家来担当志愿者,您对美术馆志愿者的现象有什么看法?

范迪安:非常好。艺术家不仅要在工作室进行创作,还要走进公共空间,行使艺术家的一种公众文化的职责。国际上有许多大家名家经常走近公众,比如文学奖通过举办沙龙、签约活动等跟公众见面,美术家在美术馆的空间里向观众讲解自己的作品,和观众进行交流。很多观众说了,现在到美术馆是见物不见人,观众现在希望既能见物又见人,如果艺术家能够亲临现场跟观众都有交流,会极大的提升艺术家在公众中的完美形象。而且,由艺术家自己来讲述自己的艺术,是一种最好的让人理解艺术的形式,所以我们特别提倡,在美术馆的志愿者的队伍中,有艺术家的身影。

提问:山东美术馆是十艺节时期正式开门纳客的,这是第二次举办全国性的展出,您对山东美术馆的评价如何?

范迪安:山东美术馆的建成,既是十艺节的成果,更是全国美术馆界特别欣喜的一件大事。这个美术馆的建设水平上实现了现代性、国际性的高标准,使得中国美术馆的硬件建设提高到一个时代的高度。山东美术馆不仅为山东人民带来一个欣赏美术的新的家园,而且能够更多的展示交流全国的优秀美术创作,包括开展国际交流,提供了新的平台。

山东美术馆开馆以来,一方面趁着十艺节的东风举办了全国优秀美术作品的大展,一方面开展了许多公共教育和推广的活动来吸引公众走进美术馆,走近优秀的美术作品。我几次来都看到观众络绎不绝,各个阶层,不同群体的观众都纷至沓来。我想,我们的经济生活现在越来越丰富、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已经越来越突出的表现为对审美文化的需求,也就是要更多的提升自己的审美趣味、审美水平,更多的了解不同的美术的风格和样式来丰富自己的知识构成。特别是从美术创作的创造性里面来感受创新的价值,来唤起我们创新的追求,所以美术馆在营造审美文化的家园这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山东美术馆一方面通过举办全国性的的重要展览来为自己热身,另一方面开展许多活动来吸引观众,这是一片可喜的现象。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