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绘画

《中国梦》2013威尼斯当代艺术展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3-12-11 14:02:21 | 文章来源: 艺术中国


艺术展现场

 

文/陈晨

11月的威尼斯已经进入初冬,周边地中海气候的影响使这里丝毫没有冬季的感觉,游客依然推推嚷嚷,世界各地的声音连续不断。21日下午17:00左右我顺着人群来到位于Giardini船站附近,一座有近百年历史的威尼斯原居民楼下-卡斯特罗925号的艺术空间,它与著名的绿园城堡威尼斯双年展的主展场、诸多国家馆比邻相肩。这里正在举办的是来自中国北京贰壹零贰艺术空间主办,张玮先生、Luca先生共同策划,三位年轻艺术家崔诚、刘伟、崔乐根参展的《中国梦》—2013威尼斯当代艺术展。展厅门口的海报设计给人的感觉既熟悉又陌生——让人眼睛一亮,某一种亲切感油然而生。

此刻展厅内、外已经到处是来自不同国籍的观众,展厅外部空间四周的墙壁挂着艺术家崔诚与刘伟合作的摄影作品《城市梦》,摄影作品虽然大小不一,可是布局相当讲究、错落有致,充满变化与灵气。每一件作品都是椭圆型构图,内容呈现清一色朦胧感的城市景观,很显然不是简单的现实记录,因为艺术家的每件作品中都会有一条或几条绘画出来鱼儿,以超现实的方式溶于城市风景之中,有几件作品非常精致并且还有几分幽默感。带着几分疑惑采访了两位90后的艺术家。“我们的作品中表现的是我们对现实中空气污染现象严重、空气质量下降以及我们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的关注。每个时代都有它无法逃脱的厄运,现在我们遇到了雾霾,控诉、愤怒、不满都没有用,我们只能是靠自身去净化它,这次我们付出的代价等于是慢性自杀。画面中的鱼也是代表了我们自身,90后的我们面临着一种迷茫,游离在看不清摸不透的环境中,这种环境让我们之间就像是隔了一层纱 隔了一层雾霾”。

同时他俩解释道“画面的鱼儿是他们借用八大山人作品中鱼的形象,直接移植到现实的城市雾霾环境中。为了这个展览我们下了很大功夫到处拍照,去了不少城市,在作品语言推敲上精益求精。当然也知道我们自己作品不够成熟,可我们非常想出来与他人交流,尤其像威尼斯这种世界城市”。我只能感叹今日中国90后年轻人的强烈心里冲动和与世界接轨的急迫愿望。

展厅里间正面墙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件极具东方神韵感的漆艺绘画作品,整个画面呈现出一种高级海洋绿的色调,画面机理由多种大小不一、变化莫测的又充满激情涌动的螺旋纹组成,不自觉的会让人联想到从高空中俯瞰激浪迭起、视野开阔、多情浪漫的地中海。我不知道北京景山公园著名九龙壁琉璃浮雕是否对这位年轻艺术家有影响。

此刻,几位西班牙的年轻人在好奇的指着右侧的一组葫芦装置作品,在议论着什么。在眼睛平视位置,从墙体分别伸出三只不同肤色的手,他们的肤色分别是白、黄、黑色三种色。白皮肤的手里托着一个晶亮的蓝绿色葫芦漆艺,漆的表面机理处理的非常利落、干净。最右侧黑色的手里托着一个黄色机理的葫芦,最奇怪的是中间那只黄皮肤的手,它的手掌表情是张开的,没有任何物体。这是让很多观众疑惑不解的,不明白艺术家如何构思的?带着疑惑,我采访了80后艺术家崔乐根。“我来自中国的天津,毕业於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在大学期间我开始接触“漆媒介综合材料”,它的丰富性和某种说不清的魔力,让我进入到这个领域,一晃已经过去了5、6年。在这期间我进行了大量的艺术实验,把各种可能的材料几乎都试了一遍,过程中非常专注,甚至忽略了外边世界还存在,家里人也很不理解我,这和现实生存有何关系。

展览的这件漆画作品,我反复实验用了两三个月的时间才完成,过程中非常复杂,漆的特点很强既很粘稠、流动性很大,但它可以附着在多种材料上,可能性也变得很大,这件作品中使用了大理石粉、石膏粉、滑石粉等材料。我的创作思路从材料本身出发,先连接我的精神世界,再去对话外边的世界。葫芦装置作品是给这个展览空间量身定制的,因为我的雕塑专业对于空间感的要求很高,如何有效使用空间,这成为我首先要考虑的因素,而且威尼斯这个城市是个国际化很强去的城市,我的作品要与周围有对话性。用不同肤色的手作为基座是希望与这里不同的人群对话,让他们了解我的作品。葫芦在中国是吉祥如意、体现生命传承的符号,电视剧《葫芦娃》七兄弟的故事、神话传说《八仙过海》吕洞宾的大葫芦可以帮助他漂洋过海等,中国的葫芦文化太多了.

三位年轻艺术家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梦想,看到他们几个面带喜悦、充满朝气、非常兴奋的在为观众讲解自己的作品,打心眼里为他们高兴。


艺术展现场


 


艺术展现场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