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绘画

网络艺术:从编码游戏到视觉奇观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3-07-09 10:36:26 | 文章来源: 东方早报

网络艺术自出现以来已经经历了20年的发展。尽管机构和画廊始终对网络艺术的未来充满信心,但其市场发展始终缓慢。即便如此,新的网络艺术家群体不断涌现,而传统艺术家同样热切地参与其中。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艺术的概念也不断延伸,乃至改变了艺术本身的定义。

2011年连续三个月,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一组学生定时登录Facebook记录自己正在做的事。事情发展迅速,而一切开始变得混乱不堪。学生利用社交媒体安排校内外的聚会和活动。很快,就出现了各种光怪陆离的派对照片——包括一次校园联谊会上的水刑。然后,一位校园顶尖的运动员被发现和一个暴力贩毒集团扯上了关系……

其实,这一切不是真的。《迷乱宿舍》(Dorm Daze)是英国艺术家艾德·弗尼勒斯(Ed Fornieles)的一件表演作品。它包括数十个虚拟人物,还有一些虚拟事件。弗尼勒斯扮演了一位正在和校园联谊会女王约会的激进的兄弟会小伙儿。其他角色——数学狂人、哥特顽童、篮球明星兼冰毒贩子——则由艺术家的朋友和熟人扮演。每当有人更新自己的状态,情节就会向前推进一步。“整出故事就像冰上的裂纹不断发展演进,”弗尼勒斯回忆说,“作为艺术家,这就是我所感兴趣的:事情如何进展、变化、转折,可能远远超出你的预想。”

《迷乱宿舍》代表了正当流行的互联网艺术——运用一个著名的媒体平台,然后颠覆它。这一项目同时包含其他媒介。弗尼勒斯制作了兄弟会宿舍中的争吵场景的雕塑,将之用在网络叙述中。与这些事件相关的物体作为雕塑在画廊中陈列。(弗尼勒斯)的代理画廊是伦敦的卡洛斯/石川(Carlos/Ishikawa),他的作品在画廊中售价为5000美元到1.7万美元不等。7月,他将在洛杉矶米海·尼克丁画廊(Mihai Nicodim Gallery)举办展览。“也许是一块精心制作的‘被血和呕吐物污染的地毯’,将会成为令人难以置信的墙上作品。”艺术家介绍说。

1990年代早期,当网络艺术刚刚出现时,艺术家常常在万维网本身的结构上做文章。当时,出生于德国的沃尔夫冈·施特勒(Wolfgang Staehle)建设了一个电子公告牌系统《事物计划》(The Thing),作为探讨、传播所谓“网络艺术”的网上论坛。1998年,英国艺术家希思·邦廷(Heath Bunting)制作了名为《读我.html》(_readme.html)的网络文本。在这个网页上,每一个单词都可以链接到同名的地址。名为“JODI”的荷兰-比利时组合的代表作品是一个网站:wwwwwwwww.jodi.org。整个网站只有一些混乱的数字符号,游客一路点击进去,最后出现的是编程代码——代码的形状就像一枚原子弹。(神奇的是,这一诞生于1995年的网站至今依然存在。)

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艺术的概念也在不断变化。“我觉得现在(网络艺术的概念)比1990年代中期更加难以定义,”惠特尼美术馆新媒体方向的兼职策展人克里斯蒂安妮·保罗(Christiane Paul)从网络艺术发展之初便始终关注其发展。“我们所见的一切正变得更加混杂。一件作品通常具有多种表现方式:既是应用程序,又是数字化作品,同时也是装置。” 弗尼勒斯工作并生活于洛杉矶和伦敦,他的作品穿梭于虚拟和现实间,“我学习的是雕塑,但我喜欢在不同媒介间转换。”

甚至那些在传统领域的艺术家也开始在互联网上掺一脚。三年前,洛杉矶概念艺术家约翰·巴尔代萨里与名为“致你艺术”(ForYourArt)的机构合作创作了《在静物中2001-2010》。这个App允许使用者根据艺术家亚伯拉罕·凡·贝叶林1667年的绘画《宴会静物》(Banquet Still Life)创作自己的版本。“我喜欢这类委托,” 巴尔代萨里说道,“因为它让我有机会做一些平时不会做的事情。”这个App允许使用者重新调配一件古代荷兰绘画中的水果、贝壳等元素。

现在还有大量数字化的平台,既是虚拟的也是现实的。美国洛杉矶的光线画廊(Light & Wire Gallery)和法国的超级艺术现代博物馆(Super Art Modern Museum)都策划网络展览。3月,一个名为“传送”(Transfer)的画廊在纽约布鲁克林开了一家实体空间,而该画廊代理的艺术家均是深深扎根虚拟世界的艺术家。今年春天,纽约移动影像艺术博览会有一个名为“史上成交的最短视频艺术”项目,由玛丽娜·盖普丽娜(Marina Galperina)和凯尔·恰卡(Kyle Chayka)策展。包括22个不同艺术家的6秒作品,全部来自Twitter旗下的应用程序Vine,用户可以通过这一应用程序分享短小的视频。其中一件由安吉拉·瓦施蔻(Angela Washko)创作的作品以200美元出售给了一位荷兰策展人。收益可能很小,但这一作品引起了媒体关注,它被称为“在商业市场上成交的首部以Vine制作的艺术”。

此外,机构层面也有显著变化趋势。惠特尼美术馆从10年前就开始委托艺术家为其网站创作网络作品。今年春天,JODI为美术馆网站创作了一个30秒动画,每天日出及日落时分,该动画会在弹出窗口播放。此外,“EYEBEAM艺术及科技中心”(Eyebeam Art+Technology Center)和纽约新博物馆下属的网站Rhizome也都是重要的艺术-科技孵化器。

Rhizome每年一度的“七对七”会议请来7位艺术家和7位科技专家汇聚一堂展开头脑风暴会议,通常会诞生出人意料的作品。在去年的会议上,摄影家泰伦·西蒙和身故不久的互联网活动家艾伦·施瓦茨创造了Atlas,这是一个按照国籍分类的图片工具。“它如此优雅精致,” Rhizome执行主席希瑟·科科伦说道,“它让你可以比较类似于‘自由’这样的词语在不同国家的视觉形象分别是怎样的。”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