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绘画

两岸四地艺术交流计划于何香凝美术馆开幕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3-06-07 12:09:47 | 文章来源: cafa.com.cn

 

由何香凝美术馆、澳门艺术博物馆、高雄市立美术馆、艺术推广办事处共同主办,乐正维、陈浩星、谢佩霓、刘凤霞担任展览总监,冯博一(主策展人)、王东(大陆)、吴方洲(澳门)、谢佩霓(高雄)、连美娇(香港)共同策划的“交叉口•异空间——两岸四地艺术交流计划(2013年)”于6月1日下午5时在何香凝美术馆顺利开幕。开幕式上的嘉宾云集,市领导及各地策展人、艺术家代表纷纷致辞祝贺展览的成功举办,在最后,乐正维馆长在致辞中则表达了对各方支持的感谢。

本届展览主题为“交叉口• 异空间”,指的是随着全球化及两岸四地的现实处境,出现了艺术家在生存、创作空间上的不断流动与位移的现象。这种新的带有差异性、流动性和不确定性的存在,不仅是物理空间位移的概念,更是一种生活、创作观念及表述语言的生成。展览的参展艺术家包括来自大陆的徐冰、尹秀珍、徐跋骋、厉槟源;澳门的君士坦丁、李少莊、彭韫、唐重;台湾的陈伯义、崔广宇、林介文、李明则;以及香港:黄国才、梁志和、伍韶劲、杨嘉辉。从这次参展的16位艺术家的参展作品来看,既是一种新的多样性表达,也是一种叙事话语的交流。而在两岸四地巡展的不同反映,与其说是艺术家个人的,不如说是群体的,或许也是一种我们此时此地、身临其境的现实感受。

在开幕前夕,记者采访到大陆参展艺术家厉槟源。采访中他提到有机会参与本次两岸四地艺术交流计划展览非常荣幸,也表达了对在巡展中与其他艺术家更加深入交流的愿望。当被问及参展作品情况时,厉槟源表示他个人最喜欢的作品是《臭水沟的春天》,原因是它看上去很美,但背后又具有象征:一塘肮脏的死水中也能生长出绚丽的烟火,又或者说绚烂的背后是糜烂不堪的。

作为本届两岸四地艺术交流计划巡回展的第一站,深圳展场在开幕式第二天举行了由何香凝美术馆、广州美术学院港台文化艺术研究联合主办,李公明教授策划、主持的“时代•介入•转型:两岸四地的艺术实践与社会转型”学术研讨会。该研讨会于2013年6月2日至3日上午在何香凝美术馆咨询厅召开。来自两岸四地的十余位专家学者,以四地的艺术实践与社会转型的关系为核心议题,共同探索和建立带有前瞻性和学术性的多地艺术创作与交流机制。研讨会的热烈讨论也引发出对下一届的两岸四地展览及研讨会机制的建立、升级的思考。该学术研讨会的第二场将在香港站的展览期间由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陈育强主持。据悉,研讨会的论文集预计将于2014年出版。

除此以外,何香凝美术馆还设置了艺术家与观众的互动环节,将举办一系列的分别针对成人和儿童观众的公共教育活动,以期两岸四地的艺术交流能与公众有更多的互动。

此次展览的巡回日期及地点如下: 深圳站:何香凝美术馆- 2013.6.1---2013.6.30 澳门站:澳门艺术博物馆- 2013.7.17---2013.8.18 台湾站:高雄市立美术馆- 2013.9.7---2013.11.3 香港站:香港大会堂- 2014.1.18---2014.2.13

两岸四地艺术交流计划,作为何香凝美术馆自2008年推出学术项目,如今已成功举办至第五届,先后与港澳台6间美术馆及艺术机构合作,共计82位艺术家、26位策展人及策展助理参与,具有一定的号召力和品牌力。它以深圳的地理位置为依托,试图建立一个地缘文化意义上的当代艺术交流的有效机制。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