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问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
记者:您担任故宫掌门人以来,故宫成绩有目共睹,现在回过头来,您觉得这其间最困难的是什么?对于故宫的未来,您最大的希望是什么?
单霁翔:一定是人才,故宫现在要招到一个博士也不是难事,但遇到一个真正的人才却不容易。
关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未来的发展,我们将围绕以下4个目标进行。即通过完成古建筑群整体修缮工程和开展环境整治,实现“把壮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一个600年”;通过实施“平安故宫”工程和世界文化遗产监测,实现故宫古建筑群、文物藏品、故宫游客平安;通过完善学术研究中心和建立科技保护平台,实现学术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和专业人才不断汇聚;通过提升博物馆的专业化功能和发挥博物馆的社会化职能,实现从“故宫”走向“故宫博物院”。
记者:您对故宫的保护和热爱,从自身关注周围环境,到宏观的保护都有,曾有媒体说您捡游客随手扔的杂物“大材小用”,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单霁翔:保护文化遗产人人有责,我们呼吁“爱护文化遗产从我做起”,每一个“故宫人”都会以身作则,为维护文化遗产的尊严、故宫的尊严而不懈努力,这是不分职务高低的。在这里,我们也呼吁社会公众的关注与支持,每一位观众都将自己作为文化遗产的守护者,与我们一起保护好故宫这个世界文化遗产。只有获得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共同保护,文化遗产才能更好地守住尊严。
记者:外媒曾开玩笑似地评价,像御花园这样的地方,没有发生踩踏事件是个奇迹,故宫有没有什么可供分享的经验?
单霁翔:御花园空间很狭小,今年清明一天就来了8.8万游客,我们在今年清明小长假期间,在御花园试行分流疏导和短时限流的措施。采取御花园内东、西分流,观众由南向北单向参观,打开启祥门,分流西六宫区域不准备参观御花园的游客。遇有御花园内特别拥挤的时段,还会对进入御花园的观众采取短时间限流等措施。
记者:近日的芦山地震,造成当地一些文物的损害,请问北京故宫如何保证地震中文物的安全?
单霁翔:以前北京故宫的一些文物在库房里都是一个一个“裸身”放在架上,现在我们对器物进行防震处理,类似成衣制造的“量体裁衣”,给它们都配齐囊匣。同时,盛放易碎文物的柜子将大规模更换成金属柜,彼此之间并不依靠。这样不仅节省空间,遇到地震也不会发生倾倒。
记者:能否介绍新近通过的“平安故宫”方案?
单霁翔:“平安故宫”主要是为保护占地112公顷、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的木结构宫殿古建筑群、180万余件故宫藏品的安全及每年约1500万中外游客的安全,工程重点内容主要包括7项:故宫博物院北院区建设(主要是文物修复保护中心);地下文物库房改造(将1、2期库房连接起来的3期库房);基础设施改造;世界文化遗产监测;故宫安全防范新系统建设;院藏文物防震;院藏文物抢救性科技修复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