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具备推行艺术银行的条件吗?

时间:2013-04-10 10:32:34 |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展评>

过一段时间,中国台湾的机场、火车站、医院和酒店大堂可能出现一批台湾本土艺术家的作品,并且不断流转、变化。并非这些公共空间的负责人忽然将预算倒向了艺术品投资——这些作品很可能是租来的,而且,租金并不太高。是台湾的“艺术银行”计划让这一切有了可能。

日前,台湾当局文化部门负责人龙应台向公众透露这项计划,引起各方关注。据新华社报道:文化部门将斥资7000万元新台币(折合人民币约1200万元)启动计划。此项计划将面向本土艺术家征集作品,经专家委员会遴选后出资购买。第一批可供租借的艺术品将向公共部门开放,于行政机关办公楼、火车站、候机楼、医院和酒店大堂等公共场所展示,今后租赁范围将逐步扩展。租金费率为作品购入价格的0.4%,租期为3个月至1年,租金所得将再用于支付“艺术银行”的运作成本。另据悉,目前台湾美术馆已经受龙应台委托执行艺术银行的证件工作,于3月25日到5月25日开放受理。

龙应台向媒体声称,此举意在鼓励本土艺术创作,连接艺术家与市场,使具有潜力的艺术家为更多人所认识。同时,也提高公众的艺术素养,让“公共空间都变成美学呼吸的空间”。

其实,台湾“艺术银行”计划并非首创,之前,加拿大、澳大利亚以及美国也有类似做法。这个计划在台湾的前景会是怎样?对艺术品市场将起到怎样的作用?目前在大陆虽然尚无此类做法,但在将来又是否具有可操作性?

北京大学公众考古与艺术中心副主任、鸣鹤雅集主人蔡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台湾的这个计划值得赞赏,对扶植艺术家、推广艺术都有非常好的效果。”记者采访的几位业内人士都有与蔡炜相似的看法。一位资深书画经纪人对本报说:“这是官方扶植艺术家、重视艺术的表现。我想不管是拍卖行、经纪人还是艺术家对这样的事情都是喜闻乐见的。”但他们同时也提到,就大陆的情况来看,操作这样的计划尚缺乏条件。

“现在,大陆还没有尝试过这样的事情。如果政府愿意尝试,对于整个艺术品市场是一个好的风向。”中国收藏家俱乐部理事长孔达达联想到前段时间,国家文物局正式下文对吴冠中、关山月、傅抱石等画家的作品做了出境限制的措施,“文物局的这个条文对一些艺术家的作品来说其实是一个提振,从另一个角度认可了这些画作的价值。从市场信心角度,被纳入艺术银行计划的艺术家也有相似之处。”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文章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