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澎:策展切忌纸上谈兵

时间:2013-02-27 16:23:47 | 来源:京华时报

资讯>展评>

吕澎

从1992年的广州双年展、2009年策划威尼斯双年展特别机构邀请展、“改造历史”等。二十多年间,吕澎策划过不同形式和性质的展览,积累了不少经验。吕澎认为,在今天的中国,做一个称职的策展人不是仅仅限于“主题”或者“观念”的设置,而应该注重程序的执行。 2009年6月,威尼斯给“马可波罗的礼物”展览中的吕澎、张晓刚、周春芽、王广义(从左到右)。

春节大假刚刚过完,著名策展人、批评家吕澎又踏上了旅途。这次是去巴塞罗那和比利时,为今年“溪山清远”的系列展联系场地,顺路又去巴黎和蓬皮杜美术馆以及凡尔赛宫谈合作。吕澎在旅途中用微信的方式接受了记者采访。他表示他的所有展览几乎都是为艺术史的写作或推进而举办。书写美术史需要内心有一个严肃的立场,书写永远是主观的,但是严肃的立场能够保证这个主观是负责任的。

计划与奥利瓦合作威尼斯大展

今年5月将在威尼斯举行的“历史之路”大型展览,是由吕澎与第45届“威尼斯双年展”的首席策展人阿基莱•伯尼托•奥利瓦共同策划。吕澎介绍,展览将回顾并总结从1993年以来中国当代艺术家参加威尼斯双年展这20年来的变化,实际上也是对中国当代艺术在全球背景下发展20年的一次回顾。据吕澎介绍,此次展览将邀请20位艺术家参加,他们中间绝大多数参加过威尼斯双年展,其中包括方力钧、岳敏君、王广义、刘炜、展望、隋建国等。

展览的准备工作已超过一年了,吕澎最有信心的是,展览为当代艺术的研究者提供了充分的历史文献,其中,他还让中国美院的一个硕士毕业生写了一本《历史之路:威尼斯双年展与中国当代艺术20年》。整个展览对于吕澎而言,最大的难点是选择的标准。过去做一个展览,对空间、展览方式、展览细节、信息传递等等,都没有太大讲究。可是,今天吕澎发现展览现场必须对观众有真正的影响,简单地将作品挂起来和放在地上的展览方式不能重复。与此同时,吕澎也在成都当代美术馆安排了一个分展场,通过特定的技术,吕澎希望让成都与威尼斯的展场可以相互交流。

吕澎回忆,与奥利瓦的合作是在2012年4月在威尼斯商量时决定的。当吕澎问奥利瓦:“当年有中国批评家针对你当年把中国艺术家第一次带到了威尼斯,写了一篇文章叫作《奥利瓦不是中国美术的救星》,你如何看?”奥利瓦回答说:“当然不是,我只是一个热爱艺术的意大利人。”

策展

切忌纸上谈兵应注重执行

从1992年的广州双年展、2009年策划威尼斯双年展特别机构邀请展、“给马可波罗的礼物”、“改造历史”等。二十多年间,吕澎策划过不同形式和性质的展览,积累了不少经验。对于成功策展人的标准,吕澎说,中国人有一个谦虚的习惯,不能够自己说自己好,如果一定要回答,他给自己定义为一个有经验的策展人。吕澎认为,知识总是从书本和经验中来的。过去读书多,现在干活多,这样可以将书本和实践结合起来。吕澎说:“那些纸上谈兵‘应该如何如何’的人,主要是没有太多的实践体会,所以很多都是空话。”

吕澎认为,在今天的中国,做一个称职的策展人不是仅仅限于“主题”或者“观念”的设置,而应该注重程序的执行。可是,如果仅仅只有一个所谓的好的“主题”或者“观念”,却没有一个专业的程序执行,连及格的可能性都没有。在吕澎看来,中国今天的策展人还没有太多地去注意操作层面上的东西,爱玩弄概念,其实这是很落后的表现。

如何看待自己的展览,吕澎说:“我认为我的‘溪山清远’系列展、本届威尼斯双年展上的‘历史之路’以及艺术家个展系列展有不同的定位,各有其长。但有一个共性:它们几乎都是为艺术史的写作或推进而举办的展览。” 评论独立性取决把握与守持

对于有人质疑称现在的评论多数沦落为“红包评论”了,吕澎认为这个问题的复杂性不在于批评家是否收钱,而在于批评家的写作思想是否受到付款的影响。实际情况经常是,作为一个现实的人,批评家需要收入养活自己。但是作为一个批评家,他需要有严肃的学术态度和立场。如何处理好学术与金钱的关系,这个问题完全在于批评家本人的把握与守持,在于批评家的学术判断和道德立场,尤其是在于批评家的智慧。至于收钱与收多少钱、红包有多大,不是问题的关键。

从1989年的《欧洲现代绘画美学》,1992年与易丹合写的《中国现代艺术史:1979-1989》,2006年出版《20世纪中国艺术史》,以及2010年出版《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进程与市场化趋势》。吕澎说,历史写作主要有两件事,收集资料与判断资料。这两件事情说起来轻松,做起来复杂。收集多少?收集什么?何时算收集完成?判断立场?判断的知识背景?判断的语境条件?如何判断?这些都是问题。但归根结底,书写美术史需要内心有一个严肃的立场,书写永远是主观的,但是严肃的立场能够保证这个主观是负责任的。

生活

工作要紧张人生需轻松

北京、上海、巴黎、布鲁塞尔、纽约、东京,吕澎的行踪永远让人捉摸不透。年过五旬的吕澎永远像是打了鸡血一样出现在众多艺术活动上。无论是自己的展览,还是参加别的研讨会,吕澎从来就没有感到累。吕澎自叹:“我经常在路上,这决定了这样的生活是变化无常的,因为‘路上’的事情是不能够预测的。”

对于自己的作息安排,吕澎说他有时候会列一个时间表,可是,又必须不断调整时间表。“约好的人改变了计划,你自己就要改变计划;说好的资金没有按时到位,你就必须去寻找资金;头一个星期出版社说稿子要下厂了,后一个星期出版社说稿子没有被通过;约好的1号到巴黎,而比利时的事情被人为拖延如此等等。”“无敌金刚”吕澎也感叹,这个时代就是一个没有规律的时代,所以生活也就难以有规律。

在没有规律的生活状态下,吕澎依然保持着年轻人的活力,问起他如何保养,他笑言:“没有保养哈!真的没有,也老了!唯一的秘诀可能就是,具体工作要紧张,宏观人生需轻松。”吕澎说他的人生观其实也就八个字:无所畏惧、顺其自然。

微信采访工作狂

吕澎的工作特别忙,最近又飞去了巴塞罗那,为了不耽误采访进程,我只好选择电邮采访。采访提纲发给吕老师后不到五个小时,我就收到了满满的回信,不禁感叹吕老师惊人的效率。收到邮件的同时立即又收到吕老师的微信,说他马上赶去机场准备飞巴黎,如有问题请及时微信联系。吕老师就是利用上午赶飞机前的几个小时完成了我的采访,我甚至开始怀疑吕老师需要睡觉吗?

认识吕老师早在五年前,在成都的几年包括来到北京工作,吕老师都时不时发短信关心我的现状,问我有没有困难需要帮忙。这位看起来严肃的学者,其实也是一位慈爱的父亲。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