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卖场”式展览捧杀艺术家伤害收藏者

时间:2012-12-24 13:43:44 | 来源:广州日报

资讯>展评>

首届大学生(广州)艺术博览会成交率过半但遭质疑——

“‘大艺博’又要赚钱,又要立牌坊,打着扶持艺术家的旗号,其实只是展销会。”“良莠不齐的作品摆卖,缺乏评判标准、失去良好的引导功能。”“好的东西无人问津,‘行货’却卖得好,对年轻艺术家的创作是一种误导。”

日前,首届大学生(广州)艺术博览会(简称“大艺博”)超过50%的成交率令主办方喜不胜收,但行内却对此次“大艺博”提出了诸多质疑。

争议1 “大卖场”式展览误导市场审美

艺术市场评论人士金戈这样评价这次“大艺博”的作品:“作品千篇一律,脱离生活,没有看到学生们对于生活的感受,看到的是应付为多。我想一个是因为大多数艺术家比较浮躁,急于成名,而艺术最重要是个性,这种个性来自于对生活的体会。一个是年青一代艺术家中大多数功底不扎实,造型基础不过关,美感也不足,导致他们无法把想表达的东西表现得淋漓尽致。”他认为,艺术必须有自己的感受、生活阅历、个性,但他们中呈现更多的还是一窝蜂跟潮流的东西,这是年轻艺术家们的通病:“在他们的作品里无法感觉到年轻人的活力,看到更多的是丑陋的颓废的,这就是因为跟从了当代艺术的流行,也许他们认为这样才可能在市场上卖得好。我认为艺术家们当然可以表现这种情绪,但不应该是年青一代的主流。”另一方面,虽然认同学艺术很苦,应该得到一定的回报,但他还是认为本次定价偏高:“毕竟是年青一代的艺术家,先要让市场接受,再提升价格。高开未必能高走。”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市场人士陆小姐(化名)也毫不客气地进行批评:“这些良莠不齐的作品摆在一起,缺乏统一的评判标准,引导社会审美的功能确失,对艺术的推广来说有可能事倍功半。”她表示,国外一流的艺博会对参展作品的把关都非常严格,起到了引导大众审美和消费趋势的作用,而这场“大艺博”却是打着扶持年轻艺术家的旗号开“展销会”。

“‘大艺博’就是展销会,我们从未回避这一点。”华艺国际副总裁、艺术总监王野夫回应称,“大艺博”并没有标榜要承担引导社会审美的责任,只是一种纯市场的行为,“我们只是尝试寻找真正的市场并对市场进行引导,这个过程中,我们只对两方负责,一方是艺术家,一方是买家。我们的目的,一是不希望客户花本来可以少花的钱购买艺术品,让他们不花冤枉钱,另一方面,艺术家不能漫天要价,但他们要拿到他们应该拿到的钱。我们举办这样的展销会,就是为了寻找一个平衡点。”

“市场需要更加细分。”王野夫说,每个人都可以享受艺术,但他们对艺术的态度并不一样,有的人买画是为了投资,所以他们到拍卖会上去竞拍几百万元、上千万的拍品,有的人是为了让自己高兴,“因此,不同的艺术机构也应该有不同的定位,有的专业推广中青年艺术家、经典艺术作品,有的做基础市场的推广。而在中国的拍卖业和画廊业,还没有时间去认真做基础的培养。”在金戈看来,整个艺术品市场出现画家多、乱的现状,艺术品市场需要认真梳理:“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位置,艺术也都有自己的价值,只是属于哪个层次而已。”

赖先生在展会上购买了接近20件作品,而且每件售价均在5000元以下,对于“大艺博”的看法与其他行家不同:“卖画就是卖画,明码标价,一点也不遮掩,我觉得这种形式让买家觉得很自由。不像画廊,也许几天都没来几个客人,却不敢标价,或者我们也搞不清到底他们可以打几折,还是不同买家折扣不一样。”王野夫也说:“我看中了几件作品,全按标价买下来了,一分钱也没得折。这就是我们要体现的公平公开原则。”

事实上,这一场“大艺博”的成交情况令人意外,据王野夫透露,成交率略高于50%,已经基本达到“收支平衡”:“我们和艺术家在税后五五分成,艺术家的作品贴了红点的,就一定能拿到钱,而没有贴红点的就是卖不出去,我们也没必要掩饰。”。而在此之前,不少行内人士私下并不看好本次展会的举办,认为肯定只赔不赚。


争议2 捧杀艺术家

除了对展会现场的作品不甚满意外,陆小姐对“大艺博”的甄选制度也颇有微词:“我私下了解到,这些展品是大艺网一班80后、90后的孩子们选出来的,没有任何学术委员会参与,中间最重要的环节缺失了,这样的甄选制度让人无法信服。”而她担忧的是,这些还未定型的年轻人很容易被一时的市场风向所误导:“比如这一次他们的作品卖得不错,会让他们误以为自己的方向就是正确的,继续画下去,反而南辕北辙。要知道购买并不一定代表着作品被学术和市场认可。另一方面,照我看来,这其中至少有70%的人并没做艺术家的潜质,他们中谁未来还会坚持艺术家这条路,并且能有所成就呢?说不定过两年,就都不再画画了,对于收藏者来说,如果收藏了这种稚嫩的、没有未来的艺术品,不也是一种伤害吗?”

王野夫对此回应,本次展览前的甄选是从30000件作品中挑选出2000多件,而作品由各大院校学生自己上传到大艺网,大艺网的年轻工作人员将其整理后,由“大艺博”的组委会成员,即多个院校的老师和市场专家甄选的:“当然,如果每个组委会的成员负责一两个主要院校,亲自动员学生、挑选作品,可能会令展品的整体水平更高一些,但是我们要解决长期的甄选问题,必须通过大艺网来解决。”他解释,陆小姐提到的80后、90后的年轻人只是参与了与作者沟通的工作,没有甄选权。

如果作品受到错误的追捧,是否会将一颗有望升起的明日之星捧杀在萌芽状态呢?赖先生觉得现在搞艺术不可能彻底规避商业化:“市场无所不在,避无可避。不参加这个‘大艺博’,学生们也会接触其他形式的市场,他们不可能不跟市场发生关系,关键是他们自己如何调整和适应。”王野夫说:“打个比方,父母老是训打孩子,可能孩子确实不敢走歪路,但也可能连走路都不会了。”

金戈认为展会的积极作用不可完全抹杀:“年青一代需要跟市场接触,让社会看见他们,确实应该支持。另一方面,这种展会的举办,可以暴露年轻艺术家中存在的问题,让社会去思考和面对。”但是他也看到,作者的未来走向不明朗,收藏者购买往往凭个人的喜好,而不是凭专业的眼光:“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收藏的理念应该是‘我喜欢’,而不是有投资价值、增值空间。”对于画家来说,即使作品能卖出,不代表那是自己未来可以选择的走向;没有卖出去,也不代表未来就无法成事。王野夫认为,“买家既然愿意掏钱买这些稚嫩的作品,一定是画面打动了他们,也许这些作品未必保值,但是给他们带来了快乐。”他强调:“我们选择这些艺术家,并不意味着认为他们未来能成为大师,我们不需要也不可能有那么多大师。”

争议3 对画廊业有“摧毁性”的冲击

“‘大艺博’对画廊业进行了‘摧毁性打击’。”王野夫抛出这个观点后解释称,“‘大艺博’是一个任君选择的广阔平台,我们选择作品的范围和数量,以及定价,对画廊业是一次巨大的打击,但是我认为这对行业来说是一件好事。画廊业不是重新洗牌,是被逼着转型升级。因为收藏者买画,并不由专家决定,也不能由画廊决定艺术审美和市场走向。”他在博览会上看中了4件作品,都是观众并没有多加关注的,因此在没有任何“竞争”的情况下得手,而行内人士们都认同这3件的价值。另外一件他并未向任何人透露是哪件,目的是为了做一个实验:“我想证明这个展览会上,买家跟行家是不同的群体,关注的作品不同。所以我相信到‘大艺博’结束后,这件作品还会没人看中,我最后还是能买到。”事实上,他最后确实买到了。

“艺术商品确实需要重新建立市场的机制,而不是凭某一个人的爱好定价,不是谁认为值100万元,它就是100万元。”他认为,画廊的画价高高在上,决定了买家的审美,而在“大艺博”这样的平台上,不是所有作品都好,但是作品的价格就可以知道作品的水平,譬如大艺博上有作品的价格仅为500 元,“500元就代表了这件作品的水平。”

“如果纯粹从商业利益出发推广艺术家,画廊可能会误导收藏者;但如果画廊不单纯做生意,而致力于推动文化艺术,也会形成良性循环。我们不排除一些画廊各自为政,只关心自己的利益,但是收藏者之间不也是如此?他们有什么画在手就说谁的好话,这是整个艺术市场的问题。”不过,金戈并不认为大艺博会给画廊业带来多大的冲击:“大家的定位不同,一个是艺术投资,一个是艺术消费。画廊知道哪些艺术品是收藏级别,也会分析艺术家的前景,考虑作品未来一步步上升的空间,收藏者购买相对稳健。到‘大艺博’上买画的人多是因为喜欢,并不考虑市场走向。”不过,他认为画廊业可以借力大艺博挖掘新的艺术家资源:“其实我抱着这样的心态前去观看展览,想找到可以培养的潜力股,只不过很可惜没有发现这样的艺术家罢了。”他将“大艺博”称为画廊和艺术家的见面会。

王野夫也承认“大艺博”有这样的平台功能:“我们这次挑选了800个艺术家的2000多件作品,但是只展此一次,‘大艺博’束后,我们就不再关注他们了,也不会做后续的推广。因为‘大艺博’推广的就是每年的美术院校毕业生的作品,明年我们展出的就是明年的毕业生了。所以我们跟画廊不冲突,并没有把艺术家控制在手中。画廊如果看上某个艺术家,‘大艺博’可以完全免费提供资讯给画廊,帮他们‘保媒拉纤’。”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