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绘画

西安美术馆的“困”与“解”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2-09-18 11:13:28 | 文章来源: 中国文化传媒网

西安作为多个朝代的古都,留给西安丰富的历史文物,成为中国最丰富的地方,所以西安,甚至陕西基本上都是专门收藏历史遗迹的博物馆,专门针对美术的博物馆不多。2000年4月,陕西省美术博物馆建成,2001年正式成立并投入使用,这是目前我国西部地区规模最大的一座美术博物馆。

到目前为止,陕西省美术博物馆已经成立十几年了,据馆长罗宁介绍,建立之初陕西的经济状况相对比较差,当时政府拿出4700万元来建馆,在这种情况下对收藏的考虑都不是很周全的,如果馆建起来没有相对的措施,功能发挥就有限了,目前为止有4000多件藏品,但是这些藏品的性质有待提高。

美术馆对于大众文化的教育功能无疑很重要,罗宁说:“美术馆就是美术馆,美术馆具有收藏、研究、展示、交流、服务等六大功能,就是你把作品把它收藏到美术馆要发挥作用,虽然我们的作品不多,但是我们有一个长安画派常年展览。”

其实,跟国内很多美术馆一样,陕西省美术博物馆在成立之初就面临着运营资金和收藏资金短缺的问题。“政府遗存在美术馆是没有的,本来陕西美术博物馆就可以整合资源,把社会各个方面的藏品整合起来,因为这些藏品属于国家,为国家保存文化,而不是你个人的。”

而收藏资金也非常有限,陕西省美术博物馆作为国家重点美术馆,收费经费最低是300万,“但是这个经费还没有到账,那你怎么收藏。”

甚至陕西美术的重要代表长安画派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纪念馆,这是长安画坛一直遗留的问题。“所谓中国美术馆的时代,特要说藏品时代和建设时代还是有区别的,所以陕西美术博物馆馆长的收藏方向就建立在长安画派中体现出来,博物馆的生存主线一是以长安画派为主题,还有就是方向性、地域性,陕西美术博物馆现在长安画派创始人的作品还都有几件。博物馆的收藏一个是保存文化样本,再就是积累文化的财富。”

虽然没有长安画派纪念馆,那现有博物馆、美术馆能够专门建立长安画派的收藏单元呢?罗宁馆长表示,作为公立的美术馆机构,并没有充足的资金去收购,尤其是在收藏兴盛的现在,一幅作品的价格已经成为天价了,这就给这些公立美术馆的收藏带来了问题。

相对于沿海美术馆收藏资金相对充盈的状况,西安的美术馆在这方面显得捉襟见肘,但这并不代表他们不作为。罗宁表示,美术馆的收藏你就必须立足于实际,不能只靠国家拿钱或政府遗存;第二个,要给政府做工作,激励藏家把他的东西捐献给国家,然后博物馆也有一些制度来保证,你这个藏品是谁赠送,展览的时候永远有你的标签,通过这几方面努力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目前国内很多美术馆都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展览经费不足的问题,陕西省美术博物馆也不例外。很多人说中国进入了美术馆时代,各地美术馆扩建、新建非常多,与之带来的是展览的增多,陕西美术博物馆的展览已经排到了明年五月份。但是如此众多的展览也就意味着需要更多的投入,各美术馆在资金方面都面临着缺口,于是就有了各自的应对措施。“我们美术馆对好的画家的作品展,会动员他们来捐作品,捐也是有偿捐赠,但和他们拍卖价是不一样的。”罗宁介绍道。

通过展览动员艺术家捐赠作品也是一种方式。美术馆的藏品不断增加,各种展览如雨后春笋而来,罗宁介绍说:“我们的藏品不断增加,就会举办各种展览,比如说去年我们策划的高原西部美术展,这是我们展策划的常设展,去年我们作品展出以后引起反响,我们从中动员一些获奖作者,你们给美术馆我们来收藏,我们要发给你费用,当然这个费不多了,而且很多中青年画家,我想从这点着手,比如说拿一百万或者拿一百五十万能够买到八幅作品,这六幅作品我们给他做了一个巡展,我们给他有承诺,你们的作品你永远可以自己有借展权,比如说我给你保存,你来借,服务都非常周道,就是你的作品放在你家你不想卖你就放到美术馆,通过这个方式我们就收藏作品79幅。”

而对于一些有收藏价值的展览,可能就是美术馆要考虑收取他们的展厅费用,用这些费用来增加我们的收藏和运营费用。”与陕西美术博物馆大同小异,这也是目前国内大部分美术馆所采取的措施。

另外,西安美术馆也在进行自身建设,美术馆不断策划展览,吸引当代艺术家参与,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发现美术馆的诚信,艺术家会渐渐发现美术馆的组织比较健全,例如储藏、运输、专业性等方面,这就会吸引更多的艺术家、机构参与进来,而且可以拿出去给外面搞交流展。

美术馆已经成为大势所趋,而如此在这股潮流中完善、加强美术馆的各方面建设,可能是摆在每个美术馆面前的课题。我估计西安将来的美术馆和私人的美术馆、博物馆将会极大地丰富、完善西安的文化布局。”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