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绘画

80后艺术展《一个人的剧场》在何香凝美术馆展出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1-08-10 14:26:41 | 文章来源: 艺术中国

为配合2011年8月12—23日第二十六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在深圳举办,由何香凝美术馆主办,冯博一、王晓松、谢安宇、王娟策划的“一个人的剧场——80后艺术家作品展览”于2011年8月10日在何香凝美术馆开幕。这次展览是一次中国80后一代年轻艺术家的主题性作品展览,邀请并展出了13位具有80后典型艺术创作特征的58件的多媒介、代表性作品,呈现出中国80后一代年轻艺术家在创作观念、风格、语言等方面别样的视觉样本。

80后一代是在中国社会转型期间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中长大成人,在不稳定的市场经济与社会生活中体验并选择人生;而前几代,则是在中国文革时期稳定的计划经济与社会压抑中生存,在不稳定的政治运动中被规定性地接受时代命运的摆布。因此,作为80后一代来说生存不是一个问题,他们的问题是选择的方向和方式。

作为80后的艺术家,他们已经摆脱了艺术干预现实的一厢情愿的理想,而倾向于营造自己的话语空间,搭建独属于“一个人的剧场”;其诉求已经不存在于上世纪80、90年代常见的与现实与自身的高度紧张关系,或者说,现实已经不再是严重干扰或需要加以排除和与之对立的力量。他们首先是接受现实,并处之泰然,然后再看看这种环境之下自己能够做些什么。他们多媒介的作品看似纷繁庞杂,却彼此有着共性特征。观者或许能够感受到一种致力于创作本身的沉静,还可以看到一种此前很少见过的气闲神定、举重若轻的态度。再也没有以往家长式的“教导”可以抑制住80后独往独来的游侠精神,他们更多的只是在“一个人的剧场”中,一种比较纯粹的心态与表达,演绎着个体生存实在经验的叙述——个性与良知,忧伤而明媚,也包含着自觉的文化批判意识。面向未来而不是营造怨恨的可能,似乎更加值得我们所有关心中国当代艺术和中国本身发展人们的关切。

从而,在这次对应的展示中,抽离、梳理和规范出80后艺术在消费文化时代一条承上与延下的脉络线索与星星点点的存在。从中看到的不仅是历史、现状,也是某种可能的未来,观者或许还可以了解到80后艺术的“现状是如何发生的”端倪。也正是这种现状的表层后面隐藏着深层的文化因素,才使当下来自这些80后艺术家的后知、后觉的原初状态,以及转化为视觉形象的一种真实而有自我意识地提示与呈现。

这次展览得到了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的大力支持。

展览将于2011年9月4日结束。

杨心广 装置作品《无题》 材料:树脂、铁、丙烯

迟鹏 摄影作品《心情总好不过记忆-6月》

迟鹏 摄影作品《心情总好不过记忆-12月》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