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粟
8月4日至12日,“留真——中国画名家像传·蔡斯民摄影展”将在浙江美术馆举办。上世纪90年代,蔡斯民拍摄朱屺瞻、刘海粟、黄君璧、赵少昂、陈文希、王己千、李可染、叶浅予、吴作人、陆俨少、谢稚柳、黎雄才、唐云、关山月14位中国画大师生活,并用自己的特殊视角,记录下当时14位中国当代国画大家的风姿,为中国美术史留下重要的影像纪录,成为一批珍贵的历史图像文献。
蔡斯民,1932年生于新加坡,祖籍福建厦门。新加坡著名摄影艺术家,艺术策展人,新加坡国家文化奖章得主,1955年曾获英国皇家摄影学会硕士及国际影艺联盟最高荣誉头衔。他所经营的斯民艺苑,是最早积极推动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先驱。
蔡斯民力求在他的镜头中记录下悠久的传统和大师独特个性的结合点。在正式拍照前,蔡斯民总是先通过众多收藏家及本身的藏画去认识拍摄的对象,不但深入研究其作品,还阅读有关的资料。他相信“图画是画家内心世界的写照”,因此深入分析与研究图画,以便更了解画家的真性情。为进一步认识大师,蔡斯民也同大师的朋友及学生交谈,向他们多方打听大师的性格与兴趣,或特别癖好。他从关山月的一名学生口中得知,关老喜欢一手拿着书看,一手磨墨石。他知道唐云爱吃螃蟹,就特意安排肥蟹、啤酒,拍下了唐云大快朵颐的生动画面。蔡斯民的特点是处事细腻,力求完美,即使是吴作人画中的金鱼种类、鱼缸形状、海草与石块等细节,他也全都清楚。拍摄陆俨少时,把他和7颗卵石一同入镜,原因是这7颗卵石伴随陆俨少度过了那段颠沛流离的烽火岁月。李可染的太太在他的要求下,翻箱倒箧找出一把胡琴,才终于完成了拍摄李可染拉胡琴的照片,再现了李可染早年想当音乐家的心愿。蔡斯民为营造最切合人物身份的完美情境,总是铆足全力,费尽大量时间和精力去构思布局,以细微事物突显人物特质。
蔡斯民拍摄的这14位出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书画家,是传统文化系统滋润着的一代人。用蔡斯民的话说,“要设法留住这一代国画大师的艺术、才情、学养和他们超凡的真性情。”
关山月
【背后的故事】
蔡斯民与刘海粟先生的友谊是在新加坡建立的。当年刘老访问新加坡,蔡斯民亲自布置现场,拍摄了刘老画人体模特的照片。刘老93岁高龄,十上黄山写生。蔡斯民闻讯赶赴黄山,攀登在崎岖的山路上,在新闻记者的层层包围中抢拍了一些珍贵的镜头。
1987年冬天,蔡斯民得知关山月、黎雄才两位岭南大师作画于北京民族饭店,立刻从新加坡飞来北京。带来《留真》的初次样本,请两位先生指教。两位岭南大师见后大为赞赏。关先生次日清晨已买好机票离京赴穗。虽时间紧迫,蔡斯民拍下的这张作品却非常传神。
朱屺瞻先生在这些国画大师中年事最高,他准备在百岁时展出四幅巨构——梅兰竹菊。每幅都在十米以上。朱先生性格内向,极其谦逊,酷爱菖蒲。于是蔡斯民租用了汽车运载一盆盆菖蒲到朱先生所住宾馆,并拍下了照片。
在拍摄叶浅予时,蔡斯民特别通过戴爱莲,请了4位东方歌舞团的演员,全作飞天装扮,上门去见他,他又惊又喜,现场画舞蹈素描,让蔡斯民捕捉了他真情流露的许多好镜头。后来有一次到北京,他住的四合院要被拆,他灰心得宣布要封笔,蔡斯民透过笔架拍他灰心时的神情,那种眼神,令人难忘。
朱屺瞻
叶浅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