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绘画

当代艺术家张国龙上海美术馆“观天悟道”(图)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1-08-02 13:40:03 | 文章来源: 宝藏网

展厅内展示作品

由北京铸造美术馆、台湾现代画廊主办,巴威尔艺术基金赞助的“观天悟道——张国龙艺术巡展”,于2011年7月30日—— 8月9日在上海美术馆一层、二层,1-6号厅展出。作品约100馀件,美术批评家刘骁纯先生为本次展览的学术主持,铸造艺术馆馆长施力仁先生担任策展人。

展厅内展示作品

“观天悟道”名稱取自张国龙新作,张国龙从去年在铸造艺术馆举办“观象”大型装置绘画展之后,一直毫无间歇地沉浸于创作,他仿佛完全抑制不住工作的激情和自我突破的动力,与世隔绝般在宋庄工作室里挥毫泼采,驰骋想象,对话天地时空、日月星辰、季景轮回,像在以此方式找寻他离开多年的故土家园,也由此构建起他生活在此时的生命状态和艺术渴求。他在原有《观象》系列上发展出一批《悟道》系列,闪烁着不同以往的新亮点。在材料层面,他把曾经在“德国学派”中领略的“材料语言”发挥得更加具备本土色彩、更具生命有机性和绘制手感,尤其是在对黄土、石粉及漆料等综合材料的运用上显得更为成熟和灵动。在其新作《温度》中,大漆、石粉、泥土以及其稀释剂的相互溶解调和,呈现出丰富的肌理变化及其对细腻色彩的直觉体验,他试图在光影明灭的肌理与色彩幻象中映照出天玄地黄、水木映照的勃勃生机和厚德载道的宇宙生命的运作轨迹。一些原先未曾出现的绚丽色泽:绿、紫、赤红、橘红被喷溅到起伏的石粉肌底之上,仿佛使人看到自然中河流腾跃、火山喷发、冰川融化、繁星满天等视觉奇观,而这些自然奇观却在其画面中被如此规矩地限定于“方”“圆”之间,构筑着一种宇宙博大和人之微小的矛盾,一种精神空间与物质存在的永恒纠结。

张国龙接受媒体采访

在这批新作中,“倒三角”成为其画面构成一个显象符号。在展览中,几件大型装置作品使“三角”这一符号得到放大化的凸显,在装置作品《观天悟道》中,高高悬挂起以几个等腰、等边巨大倒三角焊接而成的硕大“灯器”,而下方是钢筋圆形蟠龙地球仪坐落在黄土之上。一方面张国龙在此作品中把“三角形”结构的犀利、空间的分割能力发挥到恰到好处;另一方面,透明而锋利的“三角器”在整体氛围上形成巨大的压迫感,犹如钢针铁銊般由云霄直冲而下,与下方地球仪形成体量以及视觉强度的对照,以无声胜有声的视觉语汇建构起他对“宇宙——生命”关系的终极询问,以及对中国古代哲学中所包含的人生智慧与信仰的通悟与追索。他那种哲学似的艺术探寻、以尼采般的热情追问“为艺为何,艺为何物”的行为方式本身就是对“观天悟道”一词的有力诠释。

展厅现场

张国龙这次材质语言升格显然与引入大漆有关。他以往的材质语言偏于“土”性,不仅作品有“黄土系列”、“出土文物系列”,展览有“问土”,不仅因为他喜欢使用土黄和土红色,还因为材料的质感朴素无光。引入大漆以后,画面出现了黑、红、黄等强烈的高反光,笔触和肌理的结构出现了高音、强音,出现了“金”性,因此大大丰富了交响的音色和音域,与简约大气的几何结构,以及原有的朴素浑厚的音色结合在一起,构成了微观结构十分复杂而宏观结构单纯整一的辉煌气势。

观众在观看作品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