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明拍摄的《合家欢》
吴兆华拍摄的《两个小朋友》
200幅左右带着历史印记的珍贵旧照,明天起在上海美术馆举办的《海风:1949-1999上海照相馆人像摄影艺术展》上露面,展览将延续到2月16日。
上海是中国照相馆最发达的城市,早在19世纪中叶,就出现了第一家商业照相馆,上海的照相馆人像摄影理念和技术贯穿及影响了中国照相馆的历史。照相馆也曾经是社会大众接触和享用摄影艺术的唯一途径。然而在展览策展人、上海美术馆学术部主任肖小兰看来,照相馆人像摄影艺术在中国的艺术史上犹如一个匆匆过客。它始终像是一个被正统艺术不屑一顾的弃儿,甚至在很长的时期里,照相馆摄影师不属于所谓的“文艺战线”,学术层面的研究成了中国摄影史上的一片空白。有感于此,举办这个展览,试图追回人们关于照相馆的记忆,开展抢救、整理和研究的工作。
展览分为4个部分,除了具有代表性的照片,还有精辟的文字引导,说明1949年至1999年的50年间上海照相馆人像摄影的演变和成就。第一部分“摄影师们”介绍上海照相馆摄影师的社会身份和知识结构及其技艺传承的方式;第二部分“新的拍摄主体”介绍新中国成立后照相馆拍摄对象发生的巨变及其与时代变迁的关系;第三部分“镜头中的追求”介绍照相馆摄影师的美学信念及朱天民、朱光明、吴兆华等主要的代表人物;第四部分“民间的影像价值”强调,照相馆留下的浩繁照片是文字之外、正史之外的极其丰盛的图像编年史。展出的相关照片,均为上海照相馆老摄影师们的珍藏和《良友画报》《老照片》杂志等提供。
策展人肖小兰说,影像比我们大家都活得长久。无数张各地城乡照相馆拍摄的照片形成了一个庞大、直观的社会和历史信息系统,具有非凡的记录与认知价值。她呼吁大家珍惜旧照片。 (刘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