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者在展览现场体验徐冰的《地书》作品。
古人创楷体、魏碑、黑体,今人是否有能力创出超越先贤的新字体?书法无非笔墨艺术,但书法又能否突破纸笔限制,将意念与精髓适用设计和生活的各个维度?12月2日,由香港设计中心联同“进念·二十面体”主办的“书法·设计·海报及创作展览”,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试图对上述问题进行探索性解答。此次展览以中国书法为题,邀请四位来自深圳、香港、台湾及日本的设计师为策展人,重新演绎书法艺术家董阳孜的“无中生有”书法系列,并激发策展人立足自身所属区域,寻找并收集与中国书法设计相关的当代设计、艺术作品,推出一场融入了不同地区文化的全新书法设计展。
内地当代设计对书法运用墨守陈规、进取不足
分享中国书法与当代设计的关系,是此次“书法·设计·海报及创作展览”的立意。四位策展人为内地的韩家英、香港的靳埭强、日本的浅叶克己和台湾的陈俊良。四位策展人既是创作者———分别利用台湾名书法家董阳孜女士“无中生有”书法系列的笔触,不限媒介,从“无”到“有”创作全新作品,表达各自的诠释,还是召集者———各自以所属地区文化属性为纲,遴选与书法有关的平面、三维、多媒体等不同表现形式作品,展示不同人文背景衍生的特色书法创意。
其中,韩家英的策展思路尤其开放,除了邀请设计师,还引入艺术家,以颠覆传统、求新求变为引导,突破笔墨纸的传统演绎形式,无论平面还是立体,装置还是多媒体,只要创意鲜明、视角独特、思考深入,都可看作当代书法求变创新的探索案例。
中国的书法艺术延绵几千年,被誉为“无言的诗,无形的舞”,而现代设计在中国的发展只有二三十年。两种艺术形式,在属性和观念方面,存在较大差异。韩家英这次跨界是否跑题?
“目前世界上运用汉字书法艺术的国家和地区中,日本与香港将书法融于设计的案例较多,手法和技巧也较成熟。但大陆设计师在设计中结合书法时,仍然是一种传统的继承行为,仅仅是一种书写企业名称、商号等的狭隘运用,无法创新、突破,形成自己的特色。”韩家英指出,在内地,书法与设计的结合始终处于保守状态,活力不足。
“实际上,书法与广义的视觉文化存在着诸多的交融可能性。”韩家英以此次展览为例,无论文字转换艺术、水墨艺术,还是纸张、拓本、生活元素,都可在继承传统书法艺术的过程中,经由全新观念,衍生、创作出新艺术形式。而他的策展主题也最终确定为“观念·衍生·创作”。“书法·设计·海报及创作展览”分两站举行,香港会议展览中心的已经结束,第二站将于2010年12月21日-12月31日,移师香港中央图书馆作跨年展览。
创意访谈
商业运用和美学考量双管齐下或成书法创新动力
韩家英著名设计师“书法·设计·海报及创作展览”策展人
南方都市报(以下简称南都):在中国,书法艺术在当代设计和商业文明中的应用情况怎样?
韩家英:相比香港、日本和台湾,内地走得比较晚一些。不管是学生还是大家,“传承”在书法领域是绝对的主流。一提到书法,必定是楷书、草书、隶书、篆书、行书,所谓写得好,就是临摹得像,缺乏改变和创新。在日本有书道,台湾现在都有很多人学习书法,但是在内地,孩子们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少之又少,书法几乎出现了断层。
另一方面,书法本是汉字的一种特有的艺术形式,但是现在离公众生活渐行渐远。打个比方,在西安有很多民间小吃店,会请人来题字写牌匾,从设计的角度来讲,这是发挥了“符号”的作用,但这是一种传统的思维,这种运用太过单一。我们还没能把书法转换成一种有效的商业语言,在商业文明中得以体现。
以台湾为例,你可以看到书法设计出现在茶具上、飞机餐具、首饰上、服装上,还都是有头有脸的牌子,中国有这样的设计没有?有,但是在生活中看不到,它并不在市场上流通,这种设计只存在于小圈子的精英文化里面。
南都:字体在设计中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你刚才也提到了书法缺乏创新,那么字库匮乏给设计造成怎样的桎梏?
韩家英:我们可以打开视野来看,书法、写字,在古代本来就是一种沟通的工具,以前都随身带着小砚台放在口袋里,它也可以是一种具有表达能力的艺术形式。现在很多人开个博客,都会选皮肤、设定字体,希望自己的空间更有个性,但是我们可以选择的余地很小,对于字体的变异甚至往往是退化,还不如就用回宋体。
设计师就好比一个房子的建筑师,不需要去设计房子的玻璃和瓦,更不用自己做,只要直接买来用就行。字库就是这玻璃和瓦,尴尬的现状是,我找不到一个合用的。就像你写一个文章,根本找不到一种字体能够最恰如其分地反映出你写作时的特定情绪。
在日本有很多专门做字库的公司,每年都会设计出很多款新的字体,还有专业的比赛。这一点我们差很远。大家都推崇谁模仿得好、继承得多,“知道分子”就是伟大的人了,却没有人去创作字体,去想想自己能为这个时代留下些什么。
南都:在这次展览中,你希望呈现出将书法作为一种艺术载体,去创作出来一些新的审美陈述,可以举例说明吗,那是怎样的一种解构和重组?
韩家英:我挺喜欢徐冰的作品,常常能有新的艺术方法和新的感受。他最负盛名的是九十年代初的“天书”,他把文字进行了重组和再造,把文字还原到笔划本身,变成一种纯粹的横、竖、撇、捺的自由组合。这种创造性的改变,让人们忘记了文字本身的意义,而引发了极大的兴趣,去对字体、字形本身进行美学考量,这就是书法观念的变更。“天书”是让字体具备多种视觉意义的杰出案例。
创意推荐
←徐冰《地书》
《地书》由徐冰用自创的“标识语言”写成,不管是哪种文化背景、何种语言,只要具有当代生活经验都可以读懂这本书。比如,项目的中英文字库软件,只要将英文或中文句子输入键盘,就可自动转译成“标识文字”。在徐冰看来,传媒、广告、标识、网络,这些时代前沿部分的核心能量,不过是“将一块刻板不断翻印”罢了。
柴小华作品《图腾》
创作灵感源于五千年前红山文化的C形玉龙。龙是华夏图腾,即原始崇拜物。此线型图象浸透了至简、至朴、至大的中华书法神韵。在中华文化的价值体系里,简朴正大、气韵生动、人神通会,是一切制图造物活动所希望达到的最高境界。
韩家英作品《他山之石》
“无中生有”含义是透过董阳孜的字看到另外的东西。以董阳孜龙飞凤舞的字组合成太湖石,呈现出字的另外一面,从而产生新的美感。同时用传统画轴的样式排列格式,重新构成了一种新的构图,展示出了书法水墨新的理解与表达。
←王杨作品《惊》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生活里的标签性物品热水瓶经过新材料的重新演绎,闪烁着新“惊喜”。
■创意资讯
“设计之都”标志正式亮相
在12月7日开幕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2010年深圳国际大会”上,“设计之都”标志正式亮相。据悉,深圳市创意文化中心自2009年1月起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设计之都”标识,要求作品形象鲜明,具有时代气息和民族特色,能充分展示深圳开放、包容、多元的城市元素与设计特点。最终选定深圳设计师柴俊峰设计的作品为“设计之都”深圳标志。
F518办“劳动音乐狂欢节”
12月1日,作为2010年深圳·宝安创意文化节的开幕大戏,聚集了新疆、内蒙古、云南、北京、广州、深圳等地创意音乐人的“劳动音乐狂欢节”在F518时尚创意园上演。据悉,此次音乐狂欢节首次增加“劳动街唱”,让乐迷和音乐人自由交流,旨在更广泛深入地向大众推介少数民族音乐人和音乐,呼吁社会关注和保护濒临灭亡的民族音乐文化,同时也为深圳本土乐队活跃创作氛围,最终服务于深圳音乐生态的发展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