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备受关注的2010年(第三届)厦门国际动漫节在厦门软件园落下帷幕。本届动漫节举行了“金海豚”动画作品大赛、动画论坛、动画放映、动漫产品与技术展示会、cosplay表演、电子竞技比赛等一系列与产业发展直接相关的活动,吸引了国内外近百家企业参展,不少动漫游戏企业还在自己的展位上进行人才招聘。
作为中国首个世界动画协会推介的示范性动漫节,厦门国际动漫节的影响力正在不断增长。在引导产业前进、营造产业氛围的同时,也以其突出的参与性和互动性,成为充满激情与欢乐的城市节日。
福建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丰富的自然和文化资源,近年来文化产业风生水起。在这样的背景下,文化会展业作为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引擎”,发展势头蓬勃,呈现出专业化、品牌化、市场化、国际化的趋势。会展业在品牌展示、技术交流、深入合作及人才培养等诸多方面对文化产业起到的助推功能也日益凸显。
从会展业的基础设施看,目前9个设区市都拥有较完善的专业会展场馆,总建筑面积达136万平方米,可供展示面积达45万平方米。至今为止,全省共举办各类文化会展活动近100场次,展览面积达31.6万平方米,参展参会总人数达80万人,培育了34个在省内有影响力的文化会展品牌。
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厦门国际动漫节、中国(莆田)海峡工艺品博览会、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中国·福州海峡版权(创意)产业精品博览交易会、鼓浪屿钢琴节、厦门中秋博饼节等会展活动正逐步打造成国内文化会展业的“知名品牌”。
注重打好“海峡牌”,是福建文化会展业发展的一个成功做法。海峡两岸文博会已成功举办三届,这是全国唯一以“海峡两岸”命名并由海峡两岸共同主办的综合性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第三届文博会的展览面积从第一届的不足1万平方米发展到3.2万平方米,签约总额近200亿元,参展企业达2000家,台湾地区参展企业逾三分之一。每年的文化产业投资总额和现场交易额都以两位数增长,吸引了两岸近100万观众前往参观。
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由两岸联合在厦门和台湾轮换举办,2005年起已连续举办六届。第六届图交会在台北举行,4天展会期间图书零售与征订码洋达1840万元人民币,其中台版图书订单593万码洋,两岸版权签约共30项,还达成多项合作意向。海峡两岸文博会和图交会正在成为两岸业界加强交流合作、两岸民众增加文化认同的重要平台。
会展业是现代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的结合,而文化会展业是以文化产品作为主要展示对象的会展业,被誉为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在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上的作用不可限量。会展业对经济的强势拉动,国际上有1∶9的说法,即会展业的直接收入是1的话,其带动交通、旅游、餐饮、住宿、通信、广告等国民经济相关产业的收入将达到9。另一方面,会展业所带来的潜移默化的社会效益则难以估计,一个有创造性的会展活动可以提高主办城市知名度,从而吸引更多投资,带动地方发展。
例如,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自2007年举办以来,带动了闽南、闽东、闽北的茶产业飞速发展,每届都有近500家茶叶生产、销售企业参展,上百个项目签约,投资总额达50多亿元,利用外资上亿美元。安溪铁观音、武夷岩茶(大红袍)、福鼎白茶被评为“中国世博十大名茶”。
今年9月份,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贸促会制定的《福建省文化会展业2010~2012年发展规划》,对福建省文化会展业发展的目标任务、扶持类型和产业布局、扶持措施作出了详细规划。福建省力争到2012年,将现有的主要文化会展项目,培育成面向海峡两岸、国家重点扶持、在海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全国性重要文化会展项目,力争使福建省主(承)办的全国性重要文化会展项目占全省文化会展项目总数的10%以上,文化会展业年增加值增长速度达到15%以上,厦门市力争进入全国一线会展城市,福州、泉州、莆田、漳州等市力争进入全国二线会展城市,三明、南平、龙岩、宁德等市要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会展产业发展优势,推动全省文化会展产业进入全国前列。
根据规划,福建省将重点扶持和发展包括民间民俗文化类、历史文化遗产类、生态旅游休闲类、两岸文化交流类、产业文化类、宗教文化类、品牌文化类等七个类别的文化会展业,在产业布局上,将着力形成沿海率先、山区跟进的产业发展布局。
文化产业的发展,面临着一个从资源优势到产业优势的转化过程。不论资源怎样丰富,如果缺乏优秀的创意策划和优秀的展示平台将其激活,资源将因缺乏生机而 “枯萎”,难以转化为产业的 “亮点”和 “卖点”。对于福建这样的文化资源大省来说,发展文化会展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会展业属于第三产业的服务业,“人才”、“客户”和“服务”,是与会展业息息相关的三个关键词。如何尽快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展览人才和高水平的展览公司,则是福建文化会展业眼下必须突破的瓶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