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绘画

中国当代陶瓷艺术绽放巴黎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11-18 18:32:45 | 文章来源: 雅昌艺术网

开幕式上,一件件造型别致、制作精美的展品牢牢“锁”住观众的目光,许多人不禁感叹,朱乐耕的作品是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体现了中国当代陶艺的继承性与革新性。

据新华网报道: 16日晚,“新历史语境——朱乐耕陶艺展”在位于塞纳河畔的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举行,在未来的两个月时间里,参观者将近距离感受中国陶艺及中国文化的发展。

此次展览共展出中国著名陶瓷艺术家朱乐耕近年来创作的百余件精美作品,意在向法国观众介绍中国当代陶艺的发展水平。

中国自古以陶瓷文明世界,在中国历史上,劳动人民以自己的智慧创造了无数陶瓷精品,令世界瞩目。世界各大博物馆、美术馆都藏有代表中国文化的瓷器精品。然而到了近代,随着西方艺术的发展,传统的陶瓷在西方社会并不仅仅作为日用品来使用。自1954年美国彼得.沃克思倡导“奥蒂斯陶泥革命”和同期日本八木一夫现代陶艺的实践探索,现代陶瓷艺术突破成型制作限制,转变了容器构造,并不断接受现代艺术的渗透,流派不断涌现,1960年代的“怪怖主义”,1970年代的超写实主义、装置艺术和新浪漫抒情风格,1980年代的多元化和自由主义,1990年代的综合风格。而中国现代陶艺起步于1970年代末1980年代初,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仍未取得应有的国际地位。

中国制瓷的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它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窗口,也是一个缩影。历史上,法国人对于中国的陶瓷艺术并不陌生,法国民众热爱中国瓷器,喜欢收藏中国瓷器,不仅是因为它们的绚丽多彩和巧夺天工,通过它们,可以体味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很多博物馆都藏有来自于中国明清时期的精美瓷器。但是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经济和城市的发展延伸了中国当代陶艺的发展空间,中国的陶艺家更是以中国本土文化与现代社会观念相融合,创作属于自己的陶艺作品,对此,法国人却并不十分了解。

中国的现代陶艺诞生于改革开放以后的景德镇陶瓷学院,朱乐耕作为景德镇陶瓷学院老一辈陶瓷艺术家,对中国现当代陶艺的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朱乐耕陶瓷工艺基础扎实,对传统陶瓷艺术精心研习,他擅长五彩、新彩,以研究传统工艺和民间艺术为起点,吸收现代外来艺术的视觉方式和造型手法,致力于创作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陶艺作品。

朱乐耕作品“天马”是一件富有韵味的作品,也是一件有故事的作品。这件作品是以玉一般的青瓷材料构成的,一匹瘦劲而晶莹如玉的“天马”停立在一片如碧透的云海,如清澈的湖泊。朱乐耕采用剔透温润的影青釉,并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强调材料的透明性和流动性,同时保持泥土的天然肌埋特征,在积釉深厚的地方,色泽青如翠玉,釉质稍薄的地方,清淡如白云。整个作品浑然一体,,体现了东方人所追求的意境和审美趣味。朱乐耕喜爱影青釉,但朱乐耕并没有完全使用传统的釉质,而是突出了其特点,任其流动性更大,更透明,更温润,更厚重如凝脂。

这次展览是朱乐耕个人的,但在个人身上也折射了一个国家文化的当代发展。近三十年来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中国陶瓷艺术也有了大踏步的发展,有其实现当代陶艺在老一辈与青年陶艺家的努力下,正逐步走进全球视野,恢复中国陶瓷在世界上的地位及竞争优势。

朱乐耕,1952年生于景德镇,1988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曾任景德镇陶瓷学院教授、陶瓷艺术设计学科学术带头人、江西省学位评审委员会委员,并获国务院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2003年调入中国艺术院研究院工作,并担任该院的陶艺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

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陶艺展,先后共有四十多件作品获奖。1995年、2000年两次在新加坡举办个人陶艺展,新加坡报纸“新民晚报”、“新民日报”做了专题报道;1997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陶艺展及“朱乐耕陶艺研讨会”,“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中国艺术报”、“中华英才”、“今日中国”、“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装饰”杂志、“美术”杂志等媒体对展览会和作者及作品都作了长篇的专题报道,在京城引起较大反响。1998年、1999年、2000年三年连续在香港举办个人陶艺展,香港“新报”、“大公报”做了专题报道;2002年在韩国汉城麦粒美术馆举办个人陶艺展,2003年其为韩国汉城麦粒美术馆和麦粒音乐厅所创作的系列大型环境陶艺——“时间与空间的畅想”、“生命之光”、“岁月的记忆”、“欢乐时光”、“黑与白的对话”、“山峦、月色、苍穹”等作品落成,同时举行落成典礼招待会。两次活动均引起韩国各媒体的密切关注,韩国的“朝鲜日报”、“中央日报”、“国民日报”、“京乡新闻”、“陶艺”杂志、“建筑”杂志、“理想建筑”杂志、“人与环境”杂志、“工艺”杂志、“音乐”杂志、KBS电视台、江南电视台等韩国的各大媒体都对其做了专题的报道,中央电视台美术星空专程到韩国汉城追踪拍,并做了专题报道。在韩国的陶艺界、建筑界以及音乐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朱乐耕的“夏日的风”、“蓝色的晚宴”、“荒原”、“冬日之黑夜”、“冬日之白昼”、“夕烟、炊烟、人家”、“空间的思考”、“洪荒时代”、“宇宙之初”、“天地之始”、“生命之孕育”、“佛性”等系列陶艺作品被韩国麦粒美术馆和亚洲美术馆收藏,还有“风筝”、“京剧人物”、“唐人诗意”等系列作品被日本“中国美术馆”收藏。另外作品“梅”被国务院紫光阁收藏。作品“乡土”参加由文化部主办的“中国当代陶艺”欧洲巡回展,作品被文化部收藏。作品“牧歌”被历史博物馆作为“世纪收藏作品”收藏。

相关文章
注: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尚无评论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