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魂•画魂
在济源人看来,张静无论如何也算得上功成名就的人。早已是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的她,又担任王屋山书画研究院副院长,在济源,她要房有房,要车有车,且地熟人更熟。加上周边的焦作、洛阳、三门峡等,上上下下都看好她的书画,几呼天天都有人找上门来求她的字画。
但谁也没有想到,去年初,已近“知天命”之年的她,却又毅然从王屋山书画研究院副院长的位置上走来,又只身一人来到北京,加入到“北漂”的航列。虽然不到两年的时间。在京城,她接触到更多的书画界同行和大书画家,取他山之石,博众家之长,眼界一下子开阔了更多更多。她别夫离子,住在北京租来的一间小房子里,条件虽然远远不如家里舒适,但越是艰苦的环境,越能激发她的创作欲望,越能让她与梅花的魂魄进行心灵的沟通,一幅幅梅花图从她的画笔下奔涌而出,跃然纸上。
正如齐白石不仅仅画吓,徐悲鸿不仅仅画马一样,除了梅花,张静的山水画、人物画和其丨它花鸟画都深受藏家的喜爱。她的菊花品种多达数千,花形、风姿各不相同。她的系列菊花图多达五十余个品种,且各有品名。菊花在她的笔下花枝舒展,花蕊百态,色泽艳丽,叶脉清晰,更有鱼虫鸟雀、竹、兰、篱笆点缀其间,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她的《不与牡丹争富贵》集五种菊花与一图,各展风姿,婀娜摇曳,色彩斑斓,姹紫嫣红,花间伴衬着山石、翠竹,石巅又有一对小鸟栖息,喁喁私语,相亲相爱。全图形象逼真,寓意深刻,构图新颖,形神兼备,有笔情墨趣,充满诗情画意。看张静的菊花,你便禁不住会想起《红楼梦》里《画菊》的诗句:“诗余戏笔不知狂,岂是丹青费较量。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然出几痕霜。淡浓神会风前影,跳脱秋生腕底香。莫认东篱闲采掇,沾屏聊以慰重阳。”她水墨中见精微严谨而清雅淡逸,显示出文人情趣的风格,意境空灵,余味无穷。可见是画家平时观察入微,案牍上信手拈来,妙趣自成。
张静的人物画多以历史名人为题材,然后通过画笔去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的文化内涵。她创作的《陶渊明采菊图》,有两幅不同的构图,都是在菊圃旁,或提菊篮拈须,或采菊闻香,都凝神眺望,远方南山淡淡隐现。诗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表现得安宁、飘逸,显露出画家的美学情趣和追求。
她创作的《达摩一苇渡江图》雄浑大气,涛涛江波上,达摩赤脚踏在细细的芦苇上,一手托钵,一手举着禅杖,目光炯炯直视前方,禅意在胸,神情坚毅。画面把人们带进了佛教的历史,细腻传神地表现了人物的神态和坚定的信仰。
她的山水画追求大气磅礴,雄浑天成的气概,使人很难想象到这出自女画家笔下。她创作的《太行秋色》以遥遥相对的两山构图,山壁陡峭,刀削斧剁;山头层林尽染,秋色斑驳陆离;两山之间的峡谷深不见底,云雾苍茫,数只雄鹰在峡谷间振翅翱翔,姿态矫健而渺远。她的笔墨通过对景物特征的强调,及自然物象的神韵把握,虚实对比、色泽变幻等,来体现山河的壮美、壮观、唤醒人们的山水情怀,抒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伟大抱负。
京城给张静提供了施展才华的更大舞台。《国画研究》、《翰墨典藏》、《投资家》、《文化河南》、《大众阅读报》和《人民书画艺术网》等媒体都报道了她的事迹、刊登她的作品。今年2月,“中国书画第一经纪人”李爱阳先生更是慧眼识珠,特聘她为深圳长乐书画院特聘画家,并在《读者》杂志上发表了她的作品和简介。今年5月,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曾经受到过周恩来总理单独接见的日本友人秋冈家荣先生特邀她参观上海世博会日本产业馆。在日本产业馆举行的招待晚宴上,秋冈家荣先生特意把张静送给他的铁骨红梅图带来展示给大家。与此同时,她还担任中国书画评估图录年鉴社美术主编、北京清源阁画院副院长、深圳长乐书画院特聘画家等。
中国传统文化给梅花注入了厚重的内涵。而喜梅、爱梅、画梅的张静,则用自己手中的画笔,大气派、大思维、大境界,也最大限度地诠释了她的梅品和人品,她的人生之路则更是对梅品、梅韵、梅魂的最好诠释!
苏清杰: 资深记者、教授、中国老子文化公益发展基金管委会常务副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