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绘画

浮世绘美人画大师——喜多川歌麿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06-21 09:06:09 | 文章来源: 艺术国际

 

  《歌撰恋之部——物思恋》

  18世纪末期是浮世绘版画史上的黄金时代,原稿画师大显身手,雕印师们精工细作,套色精美的浮世绘版画风靡江户地区乃至全日本。喜多川歌麿(生年不详—1806)堪称大器晚成且后来居上,将美人画推向空前绝后的顶峰。

  美人画的顶峰——歌麿“大首绘”

  1792年至1793年左右,喜多川歌麿先后发表了他的成名作《妇人相学十体》系列和《妇女人相十品》系列,这也是他一个时期的代表作。意在借题表现不同女性的表情与性格。人物均以半身像形式出现,与此前的全身像形成鲜明对比。1793年前后是喜多川歌麿画业的黄金时期,推出了迎合当时世风的浮世绘美人画新样式,被称为“大首绘”。喜多川歌麿将通常的全身美人像构图拉近至半身乃至头像特写,体态的描绘与技法的运用合乎社会时尚理想,源远流长的浮世绘美人画被推向登峰造极的境地,这也是喜多川歌麿对浮世绘版画的最伟大贡献。

  喜多川歌麿于1793年发表的《歌撰恋之部》系列是浮世绘美人画的划时代之作。人物半身像在布局上被极度扩大,头像占据画面绝大部分空间。通过表情与动态的极细微差别表现不同女性的恋爱感觉,将大首绘的魅力发挥得淋漓尽致。喜多川歌麿以袒露的细嫩肌肤,极力表现肉体的柔软弹性和人物的细腻情感,色彩结构极为简练,省略了间色繁复的线条与背景,以单纯平坦的套色手法渲染理想美人的表情、姿态与时代感。在行云流水般的线条和色彩间将理想化的性感女性形象表现得尽善尽美。

  概而言之,《歌撰恋之部》将以往浮世绘侧重于女性的风俗介绍以及姿态与服装的描写转向对女性自身美的理想化表现,通过有意夸大被描绘美女的面部表情和身姿动态,将微妙的心理与感情差异作为表现主体,生动表现了人物的不同的性格和气质类型。其中《物思恋》一幅可谓经典,从发型和剃眉等细节可见画面人物为已婚者,略带迷茫的目光和纤柔的手势准确传达了人物的复杂心理状态,“思物之恋”成为微妙恋情的最好注脚。正如日本学者中井宗太郎指出的那样,喜多川歌麿的美人画“并非单纯表现形态的均衡与轮廓美,而是进一步追求人性的真实和内在的心灵”。

  面目一新的“歌麿美人”一经推出就获得空前成功,由此确立了喜多川歌麿在浮世绘界的领先地位,明眸皓齿的妖冶美人成为有力推动浮世绘画业进程的典型形象,体现了江户新兴市民阶层追求享乐的内在文化性格。

  

《歌撰恋之部》

  “青楼画家”

  几乎所有的浮世绘画师都将吉原妓女作为表现对象,但喜多川歌麿笔下的吉原妓女不仅是一道社会风景,他更善于敏锐捕捉和细腻刻画日常生活细节和丰富的喜怒哀乐表情,将视线投向游女们的心理深处。最早开始研究浮世绘的19世纪法国文学家龚古尔在其所著《歌麿》一书中,将喜多川歌麿定义为“青楼画家”,尽管略有以一概全之嫌,但还是相对准确地把握住了他画业的主要成就。

  《青楼十二时》系列是喜多川歌麿表现吉原游女生活细节的代表作。在当时的江户,没有严格的时间概念,按照习俗,一个“时刻”即两小时。全系列共12幅,随时间推移选择了游女生活有代表性的内容。通过特定的服装样式及其纹饰表现特定的人物,体现出喜多川歌麿对吉原风俗的了如指掌以及对游女生活的细致观察。

  除了系列形式之外,喜多川歌麿还在许多单幅版画中以镜子为道具,表现吉原游女的日常生活情景,成为他作品的一大特点。如《发结》、《姿见七人化装》、《高岛久》等,栩栩如生地描绘了游女们梳妆打扮的姿态,生动体现了喜多川歌麿对吉原生活的熟悉和观察入微。

  从表面上看,喜多川歌麿的美人画似乎“千人一面”,在他理想化的手笔下美人形象没有明显的差异,但仔细分析依然能区别出不同人物的不同特征。正如龚古尔在《歌麿》一书中所指出的那样:“歌麿是在描绘人物形象时既遵循日本的传统、又在这些似乎欠缺人性的冷漠表情中注入了爽快利落的优雅、具有深刻精神洞察力的最初画家。……真正的肖像所具有的鲜活生命感使线描显得更加精致。因此他笔下的人物看上去不再是千人一面的传统造型,而是奇迹般地拥有各自不同的个性,令人感到正是歌麿所要塑造的形象的结晶”。

  萧萧晚境

  进入19世纪之后,喜多川歌麿为了生计不得不同时替多家出版商绘制画稿,质量难免参差不齐,他除了“大首绘”之外,重新开始全身美人像的制作,但较之宽政前期的表现丰富内心世界的美人画,在动态造型上则开始出现样式化、类型化的倾向,喜多川歌麿的画业无可奈何地呈现出颓势。

 
 
 

  1804年(文化元年)5月,喜多川歌麿遭到了一生中最致命的打击,当时他取材于畅销书《绘本太阁记》内容制作的《真柴久吉》和三幅续绘《太阁五妻洛东游观图》等锦绘受到幕府的查处,因自从德川幕府开府以来,一般民众对德川家族的创业以及丰臣家族的颂扬抑或批评的记述、绘画等表现形式都是被禁止的,而喜多川歌麿此作则有毁谤将军之嫌,画面表现了丰臣秀吉与武士和女性在一起的场面,据日本学者考证,此图当是喜多川歌麿招致麻烦的直接原因。喜多川歌麿因此被捕入狱并处以枷手50天的刑罚。对于自视甚高的他来说,遭此屈辱,身心无疑蒙受重大创伤。虽然被释放回家后继续从事浮世绘制作,但题材多是脱离现实的古典风格美人像,以往的潇洒气度不再。

  得知喜多川歌麿遭遇的许多出版商似乎预感到一代大师已经来日无多,争先恐后地纷纷向他发出订单,企图尽可能多地获取他的画稿。在心力憔悴和劳作疲惫的双重压力之下,美人画大师喜多川歌麿终于在1806年6月20日黯然离开了人世。

  参阅[日]日本浮世絵協会編:『原色浮世絵大百科事典』,第7巻,大修館,1982年版,第92页。

  [日]中井曾太郎:『浮世絵』,岩波書店,1954年版,第84页。

  转引自[法]小山ブリジット:『夢見た日本』,高頭麻子、三宅京子訳,平凡社,2006年版,第131页。

  参阅[日]菊地貞夫:『浮世絵』,保育社,2000年版,第60—61页。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