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国造型:中央美院再为上海世博作贡献
文章来源: 艺术中国 | 片长: 00:01:47 | 上传: 2010-04-28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介绍中央美院与上海世博会

2009年1月,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接过了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颁给他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国家馆展示设计深化联合团队总设计师”的聘书,这也意味着,刚刚出色完成 “为奥运设计”,奉献了北京2008奥运会奖牌“金镶玉”、以象形文字为原型的单项体育图标“篆书之美”、火炬传递核心景观图形(“火凤凰”)和奥运地铁和机场快轨站设计等几十项重大设计任务,为中国在新世纪的国际活动中塑造了崭新的形象的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团队,再一次站在了“为世博设计”的新起跑线上。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团队领衔国家馆内部展陈总体设计任务的时候,距离中国馆设计方案公布日仅有两个多月。可以说,当中央美术学院作为中国国家馆展示设计总负责单位站在这个新起点的同时,也是站在了一条冲刺线上。如何续写中央美术学院自创建以来延续至今的“为中国造型”的使命,如何运用中央美术学院在“为奥运设计”过程积累的宝贵经验,在短时间内,拿出一套完整的设计方案,助力上海世博会办成一场“成功、精彩、难忘的全球盛会”,成为中国国家馆内部展陈设计者们迫切要回答的问题。

在随后的时间里,在潘公凯院长的领导下,中央美术学院成立了由黄建成教授(同时也受聘担任中国国家馆展示设计总监)为项目负责人的世博会设计研究专项课题组,参与了这一重大设计活动。

在共同努力下,中国国家馆展示设计以“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为主题,以东方为角度,以寻觅为主线,上承天人合一的中华哲学,下启和谐共生的美好理想,立足当代改革开放30年中国城市的发展历程,追溯古代,展望未来,在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的同时,传达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以及欢乐、和谐、幸福的生活理念。

展示内容分为49米层核心展区——《东方足迹》,将集中展示中国城市发展的智慧,“发展”和“时空转换”为其关键词。49米层的展示面积最大,中间将设立多媒体剧院,展示中国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巨大规模和宏伟气派,展示在这个史无前例的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中国人的建设热情和对未来的信念。从电影院出来,展示将回溯历史,以一幅放大数百倍的《清明上河图》再现千年前中国古代城市的繁华景象,展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41米层体验展区《智慧之旅》,观众将坐着轨道车游览、享受一段轻松明快的体验,沿途可以看到中国城市选址以及城市营建的智慧,包括木结构建筑、拱桥、庭院等。33米层功能展区《绽放的城市》,以白色基调为主,设计简洁、高雅充满现代感,主要展示如何通过生活的智慧面向未来城市化的挑战。从核心展示、动感体验、未来畅想三个层次演绎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表现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宏大主题。整个展示空间包含了五个核心展项:一个影院、一幅画卷、一片绿色、一次旅程、一个广场,简称“五个一”。

中国国家馆展示设计植根于中华智慧,紧贴中国国家馆展示主题,依托中国国家馆恢宏大气的建筑空间,采用艺术装置的手法来营造空间与造型,追求视觉上的总体和单纯,利用多媒体影像手段和多维的艺术综合手法表现设计理念,形成中国国家馆震撼的视觉冲击力,气势宏大、广博瑰丽、层次丰富,艺术语言生动饱满,形象体现了中华智慧的丰厚底蕴和深刻内涵,成为了世界了解中国的绝佳平台和窗口。

除了中国国家馆的展陈设计工作以外,中央美术学院还举全院之力,以自己高水平的专业能力承担了上海世博会的其他部分设计工作。中国国家馆服装设计、英国零碳馆服装秀均由设计学院时装设计工作室承担;英国零碳馆的主题家具设计及制作由设计学院第九工作室完成。同时,设计学院的刘波老师继北京2008残奥会标识后,为上海世博会生命阳光馆设计了标志;雕塑系隋建国主任的雕塑《梦石》、展望老师的作品空中园林》也将亮相世博轴重要位置。根据最新的消息,副院长徐冰教授的装置作品“凤凰”亦将为世博展翅,栖落浦江边。

作为国家最高的美术教育学府,中央美术学院承担着代表中国最高标准的美术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术成果的重任,肩负着为中国造型并在世界文化中展现和平崛起的中华民族文化形象的使命。随着世博会开幕的临近,中央美术学院将以她此次为世博贡献出的优秀智慧和杰出作品,再一次亮相在世人面前。

相关链接:

中央美术学院师生创作将要陈列于世博会的作品

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徐冰的《凤凰》是世博园中最大的一件艺术品。总长约45米、宽12米、高10米,重12吨。展出于世博园浦东中心区的“宝钢大舞台”。该作品的制作材料取自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建筑废料,包括建材、建筑工程设备、劳动工具、建筑工人的生活用品等材料。《凤凰》可以作为世博会“城市主题”另一个维度的阐释:世博关注的是城市的光彩和城市化進程的結果,而《凤凰》关注的是这个过程背后的实质。

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隋建国的雕塑《梦石》

不知道我是怎样来到这里。我只知道我来自遥远的大山,与黄浦江边上无数的沙石一样,在这里沉睡了几十、上百年。

在这里我们目睹了上海的沧桑巨变。

2010年将要在上海举办的世博会,使得原来河滩上的工厂变为了现代展览场馆的大工地。我被巨大的挖掘机从地下翻了上来,等待着被运往 另外的地方。

这时候,我被一位艺术家选中,从工地上的沙石堆里把我带到了艺术家的工作室。

经过一系列扫描和电脑处理后,我的身体被放大了好多倍,并且变成了钢铁的结构。

放大后的我,被放回了原来我被发现的地方。

这里已经完全变了样,从原来的乱土堆变成了漂亮的世博轴中心。

来自中国和世界各地的人们围着我看来看去,好奇我是怎样从一块小小的乱石渣,变身成了一个巨大而又漂亮的户外雕塑。

我用沉默讲述上海的沧桑巨变。

——隋建国作品阐释 

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展望的作品《空中园林》,将安放在世博轴阳光谷。这是一个适合往下观看的低谷,但是由于假山石作品的地面被设计成与不锈钢石头同样的镜面效果,可以反射空中的蓝天白云,因此这个时候的阳光谷不是底而是反射的空中,在这里的园林不是低处的园林而成为空中的“园林”。作者希望提供一种脱胎于传统受惠于西方的现代中国的文化价值观,真正走向世界 。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第九工作室受上海世博会零碳馆的邀请,为世博会零碳馆设计和制作了170多件形态各异的以“零碳”为主题的家具。这些椅子可以连续半年承受每日6000人的使用。在制作阶段,设计者本人亲力亲为,以手工加工为主的制作方式,减少了工业加工带来的污染和碳排放。不仅以设计的魅力使“零碳”的观念真正进入人们的生活,而且还将成为零碳馆的一大亮点。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