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绘画

“女梵高”塞拉菲娜传奇的人生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03-25 18:49:12 | 文章来源: 艺术导报

 

塞拉菲娜,法国“素朴艺术”(也叫“原始艺术”)代表画家。

塞拉菲娜,也有译作萨贺芬的。一个没有任何美感的肥硕躯体、一个没有任何美感的呆滞神态的女佣,她麻木地在清理着污秽,整个生命似乎就是在不断蠕动。但是,当她鬼使神差般偷偷从人家那里弄些动物的血,拖动着自己臃肿的身躯和裙装,掏些污泥和花瓣儿并快速用灯油混合而成为颜料,躲进自己的阴暗的屋子里的时候,上天仿佛擒住了她的手,她在上天的指令下亢奋地描绘着一幅一幅的画儿……

根据塞拉菲娜平淡而又传奇的一生改编的影片《花开花落》,曾荣获了第34届法国恺撒奖的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最佳原创剧本、最佳摄影、最佳服装设计、最佳美术指导及最佳原创音乐7项大奖。

当我们真正面对一个作品的时候,最好不要奢望着与作者的对话,因为这种对话是完全徒劳的和一厢情愿的。创作者的内心世界往往是封闭的或者是瞬间的一种概念,与之内心的对话如同挖掘着一个深不可测的隧道,甚至是永无尽头的陷阱。作者的艺术情绪的爆发,也许是积蓄,也许是哀怨,也许是释放,也许是神来之笔……怎样的状态都不是能够一丝不差地扑捉的,理性的扑捉是件极其无聊的事情。

但是,我们可以阐释,阐释的过程应该是与作者的隔离,无论其背景的多么具有代表性和具有独特性,我们都先尝试着别自行披上那件背景的外衣,因为在巨大的外衣的笼罩下,所谓的阐释又会变成了对作者的所谓解读,又是新的一轮的低级的揣摩。阐释不是揣摩,阐释不一定是解读,阐释是直接的自己内心与作品的沟通。有时候,我们也许会惊异地发现,阐释之后的答案与作者的本意可能大相径庭,但是大相径庭之后的大空间才是艺术作品存在的真正意义。

无论绘画、音乐、舞蹈、文学作品……都是如此。

面对塞拉菲娜的画儿的时候,我会产生一种非常强烈的挣扎感,里面繁杂的色彩和精细的描述往往让我迷离地呕吐,不是恶心的那种呕吐,而是承受不住冲击的刺激之后的躲避和紧张。众多的无所适从,众多的光怪陆离,众多的身边丑陋,众多的妥协献媚……它们会积攒着在同一个时间冲你汹涌过来,你在无法躲藏无法规避无法抵御无法面对的时候,它们却是最狰狞和最肆无忌惮的时候。

人间最可怕的其实是禁锢,肉体的禁锢是一种,精神的禁锢却是万恶之源。

当我们对任何一件绘画、音乐、舞蹈、文学作品……都有着最统一的最标准的答案的时候,这样的禁锢让我们没有了翅膀,我们只能听凭指挥走着一字十字的方队,所有的生活的魅力和情感的驱动都成为了一块顽固的板砖。阳光每天洒下,头顶的阳光对于他人是上帝的奇迹,对于我们则是取暖的安逸。

思维形式是落地之后的不断练习的一种习惯。任何孩子都有这样的感受力和受知力,和权利。我们的教育,肯定的,就是在扼杀着,看他人扼杀生命的时候,我们会扼腕顿足,看自己扼杀自己孩子的想象力时候,我们或许都在嬉笑。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