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绘画

杨志和作品赏析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03-19 16:07:33 | 文章来源: 艺术中国


八骏图

 

杨志和,艺名天一,1967年11月生于甘肃会宁,中文专科和美术本科毕业。甘肃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敦煌画院画家,酒泉画院院士。

自幼酷爱书法、绘画,三十年来,广泛涉足文学、书法、绘画、摄影等诸多领域,主攻写意花鸟画和山水画,尤精于画驴、马、骆驼和西部山水画。其作品多表现大西北的风物地貌,努力追求雄强、厚重和博大气势。近三百幅作品先后在《人民日报》、《文汇报》、《中国书画报》、《美术报》、《中国文化报》、日本国《水墨之友》、《甘肃日报》等众多报刊上发表或介绍。人民网、新华网、中华网、中国网、凤凰网等中央权威媒体专题介绍。数幅作品先后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文化部等单位举办的大型画展。(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文化部等单位主办的“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美术作品展”;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等单位主办的“世纪-中国风情”中国画大展;入选文化部主办的“龙脉杯”全国书画大展并获优秀奖;入选第五回日中水墨画交流展等)有作品先后在美国、日本、韩国、台湾、巴西、香港等地展出并流传到世界二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先后在甘肃瓜州、酒泉等地成功举办画展五次。有部分作品被人民大会堂、美国盖蒂保护研究所、日本琦玉县美术馆、民族文化宫、烟台黄海美术馆,甘肃美术馆、解放军总政治部、北京大学等海内外有关机构和重要人士收藏,是近年来崛起于西部的实力派画家之一,是画驼的代表人之一。

 

名家评论

何怀硕(台湾师范大学教授) 志和先生刻苦自学很可佩。志和的画很成熟,只要不断努力一定会有更佳的作品出来。

程大利(人民美术出版社总编辑) 志和先生用笔有较好基础,作品格调颇高。他酷爱绘画,且潜心研究,矢志不移,如此状态,定有大成。

蒋志鑫(著名画家) 志和画友来自西域敦煌安西骆驼之乡,教学之余,苦研绘画,以骆驼为主题创作出了一批栩栩如生的生灵图卷,大有美意。

陈天铀 (甘肃画院副院长) 磅礴落笔,毫端心机。志和弟久居安西戈壁风尘中知骆驼之性,大笔挥洒中见真情。

 

画马琐记

20年前我就学画骆驼了,在河西走廊的许多地方经常可以看到成群结队的骆驼,唯独马少见,我的家乡却能见到不少马。每次到山里去写生,总能见到一些马悠哉乐哉的在草滩上吃草,总会被她优美的身姿所吸引。我敢说马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动物之一,于是画马的冲动使我难以按捺。俗话说“画鬼容易画马难”,又云“难画莫如马”,要画马,特别是要画好马谈何容易啊!另外,画马的人何其多,历代不乏画马的名家大师,这些人把画马的艺术推上一个又一个的高峰,要想画出点新意和特色又何其难啊!这些都令后来的许多欲画马者望而却步。近年来,我在极其强烈的不可遏制的创作冲动下,画起马来,而且一画不可收拾,画得如痴如醉,满屋子都是活蹦乱跳的马儿。我能知难而上,也是对我的一种自我挑战。

以马为师,向马学习,是我做的最重要的功课。在学画的过程中,我始终坚持一条,只画自己熟悉的题材。马是我熟悉的家畜,我觉得生活中的马才是我最好的老师。为此我拍了许多马的照片,并画了大量的马的速写,通过悉心观察和深入研究,使我基本上把握了马的形体结构和运动规律。较好的解决了造型的问题。

向历代画马名家和大师学习也是我经常做的功课之一。我尽可能的利用现有的条件和资料,饱览历代马画名作,反复揣摩,取其精华,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技术和修养。

从“骏骨折西风”,“锋棱瘦骨成”等先贤的诗句中可以看出自古以来人们欣赏马的“骨感美”,注重表现马的骨气。我在画马时很注意这一点,有意拉长了马头,画窄了鼻梁,拉长拉细了马腿,强调了骨点,使马更加秀颀、挺拔、雄健和俊美。

马是一种很善于奔跑的家畜,“来若奔电去若风”。虽然静态的马易于表现出马绅士般高贵的气质,而我更喜欢画剧烈运动中的马,特别是狂放不羁的马、天马行空的马,这种马龙性十足,和我热爱自由的心性完全吻合,颇能抒发己怀。我着力表现马的形体美、力量美和韵律美,表现其奔电惊雷般的气势,以气势夺人,以气势感人,这种东西不就是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时代主旋律吗?

同时我注重对马的灵性和神韵的表现。马是一种鲜活生动,充满灵性的动物,马的表情因运动和情绪而变化很多:有时含情脉脉、柔顺可人,有时目光炯炯、气势逼人;有时长鸣萧风、充满刚毅,有时娇嘶低吟,哀怨柔婉…….通过对马的不断研究,使我更多的体味到马内在的精神和气韵。

画马数载,朝夕研摩,不敢懈怠,恐有负于青春年华和时代。今捧出拙作数幅,就教于各位方家同仁,望不啬赐教! 杨志和

庚寅之春于牧驼阁

 

 
奔腾图


 

 
风尘三侠


 

1   2   3   4   5   下一页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