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绘画

《张仃学术研讨会》在中国国家画院举办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03-17 16:16:43 | 文章来源: 新华网

《张仃学术研讨会》现场 (从左到右依次为:邵大箴、杨晓阳、理召、龙瑞、吴长江、薛永年)

《张仃学术研讨会》于3月16日下午2点在北京中国国家画院举行。此次研讨会是由中国国家画院主办的一次中国美术界追忆张仃先生的盛大活动。在将近4个小时的研讨会中全面研究、总结了张仃的艺术成就和美术教育成果。与会的美术界人士有: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卢禹舜、中国美协副主席吴长江、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解永全、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张晓凌、中国国家画院原院长龙瑞、著名艺术评论家邵大箴、著名艺术评论家薛永年、著名艺术评论家水天中、中国美术馆副馆长梁江、《美术》杂志主编尚辉、《美术观察》主编李一等,张仃夫人理召女士也出席了研讨会。

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首先做了发言,高度评价了张仃先生丰富的艺术人生,他认为:“张仃先生是一座山脉,不只是一座高山,他多方面的成就与民族、时代都息息相关。他以非凡的艺术才能和创新的探索,不但为中国美术开一代新风留下丰厚的艺术遗产,他的传奇人生和不息奋斗的精神将永远鼓舞我们,成为中国文化事业的不朽财富。”

中国美协副主席吴长江对张仃先生的艺术人生做了详细的回顾。在他眼中,张仃是中国现代美术教育体系的一位重要开拓者、艺术设计事业的奠基人,也是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的标志性人物。张仃的去世时中国美术界的重大损失,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张仃先生对中国美术事业的发展所做的推动、贡献。

中国国家画院原院长龙瑞先生谈到张仃先生很悲痛。他说:“先生是我的恩师,对我的艺术成长有重大的影响。先生心里始终有一个大的中国美术观,把对他的国家、民族、艺术的热爱融入到他的事业中来。先生还是一个健行者,有饱满的生命热情,对艺术的追求和热爱上升到对民族的关怀这样的高度和层次。对我们学生最大的影响是他永远是艺术的实践家,手里总在翻看《辞海》。先生是我们的榜样,是我们人生追求的里程碑》”

艺术家袁运生回忆了张仃先生的信条“写生就是艺术创作的根本基础”,他认为张仃先生在写生上下的功夫在当今美术界少有。最后他讲:“张仃先生是一个对中国艺术和外国艺术都有正确判断的大师,他善于把全人类的文明都吸收过来为我所用,而不是孤军奋战。”我们的艺术发展还有很多问题要解决。

张仃和毕加索在一起

著名艺术评论家邵大箴对张仃先生的艺术做了高度概括。他认为张仃是中国艺术家中最有学术见解的一位,而且他的学术态度非常鲜明、非常开放。50年代张仃先生在法国会见了毕加索,当时,中国美协副主席华君武曾评价张仃是“毕加索+城隍庙”,盛赞张仃的艺术具有中西合璧的妙趣和韵味。

著名艺术评论家水天中认为张仃先生对新中国美术的贡献功不可没。在原中央工艺美院(现清华美院的前身)的建设中更是发挥了巨大作用,将中国传统的民间美术与西方现代艺术的结合做了很多创新。在张仃先生的中国画创作方面,水天中认为他把高雅的文人情怀引入了中国画,把现实的生活情趣引入了中国画。这点也是难能可贵的。

著名艺术评论家薛永年认为张仃在艺术追求上有大智大勇。他对焦墨山水的执着追求就是自我挑战的写照。焦墨作画用笔用墨难度都很大,要达到很干但能润、很苍还要有劲,张仃先生把握得恰到好处。

张仃先生在他近80载艺术生涯里,跨越漫画、实用美术、艺术设计、展示设计、舞台美术、动画电影、装饰绘画、壁画、中国画、书法、艺术批评、美术教育等诸多门类,并在诸多领域均有卓越建树,几乎映照了中国近现代史的每一个重要时段和事件。被称为20世纪中国的“大美术家”和20世纪中国美术的“立交桥”。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