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绘画

杀人恶魔的艺术野心 揭秘希特勒的艺术收藏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02-03 11:37:52 | 文章来源: 艺术国际

 

《第三帝国的艺术博物馆》 [德]哈恩斯-克里斯蒂安·罗尔著

  希特勒最初怀有艺术野心,想做米开朗琪罗那样的画家。惜哉志大才疏,眼高手低,在维也纳街头流浪之时,以画明信片勉强度日。登上第三帝国总理宝座之后,他对绘画痴心未改,对家乡林茨未能忘怀,要在那里建立艺术博物馆,于是便有了所谓的“林茨特别任务”。

  哈恩斯-克里斯蒂安·罗尔(HannsChristianLoehr)毕业于波恩大学,获博士学位,自2002年在柏林自由大学国际文化公共媒体交流史研究室工作。《第三帝国的艺术博物馆:希特勒与“林茨特别任务”》之外,罗尔还著有《铁腕收藏者赫尔曼·戈林:第三帝国的艺术和腐败》。1933年至 1945年间,第三帝国艺术品的流转和交易成千上万件,那些一眼看去无可指责做得很漂亮的交易的背后往往是巧取豪夺,甚至浸透着血泪。《第三帝国的艺术博物馆》一书就是要将这些交易送上检验台、审判台。这里就免不了有繁琐的考证,我有时就一笔带过,而将介绍的重点放在“作为画家和艺术品收藏人的元首”的第二章。

  我们知道,纳粹不光有冲锋队、党卫军、盖世太保,有高精尖的武器,有集中营、焚尸炉、灭绝营,他们还有“文”的一手。戈培尔善于耍嘴皮子、笔杆子;希特勒也曾舞文弄墨,写出《我的奋斗》。在他1933年粉墨登场当上了第三帝国总理之前,一直念念不忘的是他的艺术梦。罗尔的书披露:“他曾向一个朋友坦陈,他的生活目标就是要成为米开朗琪罗那样的艺术家。……如果没有1918年的溃败,他就不会成为一个政治家。”可他学习不专心,成绩一般,缺乏过人的艺术才能,爱在街头游荡。两次投考维也纳艺术学院两次都名落孙山。接下来不得不靠临摹明信片艰难度日。1913年到了慕尼黑,他的“艺术生涯”有了明显的改观。他创作的油画卖得不错,他甚至给妹妹宝拉寄去一百帝国马克,那在当时是一笔不小的款项。一战当兵期间,他还为前线报刊提供画稿。从政之后,他抽空作画。甚至在当了总理之后,他还是铅笔随身带,有空画起来。在其内心深处,他还是觉得自己是个艺术家。他曾对一个应受处罚的破产艺术家网开一面:“这个人是艺术家,我自己也是艺术家,艺术家不懂得金融交易。”希特勒的私人摄影师海因里希·霍夫曼曾这样恭维他的主人:艺术家的气质乃是希特勒最本质的特征。

  希特勒上台不久便要在慕尼黑建造德意志艺术大厦。1933年10月15日,秋高气爽,数以千计的慕尼黑人来到开阔的四方形场地,彩旗飘飘,乐队奏起希特勒最钟爱的音乐家理查德·瓦格纳的“纽伦堡的民歌手”,一派庄重喜庆的气氛。时辰已到,希特勒健步登上主席台,一个身着中世纪服装的泥瓦匠递给他一把银光闪闪的榔头,希特勒要为艺术大厦奠基,他二话不说,拎起榔头便砸向基石。榔头碰石头硬碰硬,榔头哪能碰得赢?只听到“嘎”的一声,榔头崩裂。希特勒面色灰白,全场死寂一片。还是宣传部长戈培尔反应机敏,说“总理这一榔头砸得稳准狠”。可这也消除不了他心头的不快,关在房子里几天不出来。建筑师特鲁斯特也为此病倒,几个月后便一命呜呼。艺术大厦乃是他于1925年亲自画出的设计草图,也是新生纳粹德国的形象工程,希特勒这一砸给弄砸了,不祥之兆笼罩在慕尼黑的上空。

  一战后的十年,希特勒的艺术热情一方面转向建筑设计,另一方面就是热衷艺术品的收藏。当时著名的建筑设计师特鲁斯特是他的密友,并深受其影响。后来他又结识了天才的建筑师阿尔贝特·施佩尔(AlbertSpeer,1905-1981),并将其任命为军备部长。施佩尔善于将希特勒的建筑草图加工成真正的设计图。1945年他临危受命,要他将德国所有的基础设施彻底干净地加以破坏,可他没有执行希特勒的这一命令,所以在1946年纽伦堡国际法庭对他审判时,免他一死,但判他二十年徒刑。2008年他的儿子曾来同济中德学院作报告,子承父业,讲的也是建筑艺术。这都是笔者的题外之话,就此打住。

  希特勒从上世纪二十年代初就开始收集艺术品,他特别喜欢施皮茨韦格(CarlSpitzweg,1808-1888),曾托画商代购他的作品。当上总理,意味着权和钱的大幅度增加,其收藏欲也是水涨船高。只要是他认定了的作品,便会不惜代价地买来。柏林画商卡尔·哈伯施托克是希特勒购画的委托者。可他用人有疑,有时为买一幅画同时委托两个人,两个委托人在拍卖行里竞相抬价的情况也不鲜见。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对绘画收藏渐渐发展成一种痴迷。他在贝尔格霍夫别墅里亲自带人挂画,他经常谈论那些属于他本人的画儿。建筑和艺术是电池,给他的心灵提供能量。他曾说:“没有艺术使我放松,我会变成什么样啊!?”

  他收藏的兴趣中心是德国浪漫派的画家,前面提到的施皮茨韦格就是其中之一;另外还有吕茨纳、德弗雷格尔、马卡特等。荷兰的伦勃朗也曾唤起他的兴趣,因为他认为伦勃朗是“真正的雅利安人”。希特勒还偏爱色彩明朗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的画作,这是因为一战中他中了煤气,眼睛对色彩失去敏锐的感受力,只有色彩明朗的画品才会使他赏心悦目。

  希特勒是大独裁者,是罕见的政治动物,他的艺术偏好总归脱离不了政治和意识形态。他最容忍不得现代派艺术,骂现代派艺术家是“疯子和颓废派”,他们的作品是“畸形的胡涂乱抹”。所谓退化颓废(Entartung)一词原先来自犹太批评家马克斯·诺尔,早在1893年他就开始批评现代派艺术。希特勒强调形式上的现实主义,要求忠于自然的复制。在维也纳时期,他就已要求细节的精确,后来他又将这种美学原则提升到意识形态的高度。

  希特勒的核心价值乃是他的人种学。妄称世界诸人种中雅利安人血统最高贵,而日耳曼人,主要是德意志人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北欧人,则是最纯粹的雅利安人。雅利安人是“文化的创造者”,其他民族则是“文化的承受者”,犹太民族更是被贬为“文化的毁灭者”。他认定,艺术是“大众真实心灵的最深刻的表达”,所以他偏爱民间题材的艺术品;他要求文学艺术题材贴近民众,易于为民众理解和接受。他曾提出,“德意志的就是明快的”,这句语录在当时不胫而走,成为艺术创作的指导原则。他推崇浪漫派画家,认为他们是“真正美好艺术的代表”。他对浪漫主义的迷恋导致他的种族主义极权主义政治最后的破产。德国著名作家吕迪格·萨弗兰斯基(RudigerSafranski)曾在其《论浪漫派》一书的前言中说:“纳粹难道是浪漫吗?与其说它是狂野的浪漫主义还不如说它是反常怪异的反理性主义。”他还说:“浪漫有益于诗,却有害于政治,一旦它误入政治歧途的话,就会开始出现种种问题。”

  希特勒将政治和艺术置于相互联系之中。因为在他看来,政治在艺术中表达自己,艺术反过来促进加强国家政权。他将政治和艺术简单并列、认为两者相互影响的信念,表明他要以意识形态和艺术去推行政治。在他的提倡下,第三帝国曾出现“一个德意志前所未有的艺术繁荣的盛况”。然而虚假的繁荣并没有与他的中世纪式的暴虐统治相得益彰。

  希特勒在积极推行艺术为政治服务的同时,对那些异议艺术家展开了严酷的迫害。他在一次集会上发誓要对那些反人种观念的艺术家进行一场“扫荡战”,清洗“空谈家、半吊子艺术家和艺术骗子”。为了配合元首的讲话,帝国宣传部长戈培尔组织了一次“堕落颓废艺术展”。自印象派以来的各种现代流派,特别是德国所特有的表现主义流派,都被说成是“颓废派”。1937年夏天,他所建立起来的一个委员会审查了三十二批官方收藏的画品,其中有六百幅被定性为“堕落颓废艺术品”。上面所说的德意志艺术大厦还是建成了,就在这个艺术大厦展览开幕的当天,在仅隔几条街的地方“堕落颓废艺术展”也开幕了。戈培尔想通过“黑白对照,奖惩分明”对“颓废艺术家”来个下马威。被戴上“颓废”帽子的有恩斯特·巴拉赫(ErnstBarlach)、马克斯·贝克曼(MaxBeckmann)、保罗·克莱(PaulKlee)、马克斯·利伯曼 (MaxLiebermann)和埃米尔·诺尔德(EmilNolde)的油画。这个画展在慕尼黑一直办到1937年的10月,后来又到其他城市巡展。笔者在德期间曾参观一个画展,有幅画就叫《参观颓废派画展》。只见等候参观的人群排成弯弯曲曲又粗又长的队伍,显得遥不可及的展厅就是他们的目标。真正的艺术不怕你当权者贴上什么标签,你批你的,我看我的,而且这又是名正言顺。

  被戴上“堕落艺术品”帽子而遭致没收的油画和版画越来越多,纳粹并没有将其付之一炬,而是通过画商的运作卖到了国外。希特勒谈及此事时说是“巨额交易”,看来是赚取了大量外汇。拿出一部分补偿交出“颓废艺术品”的博物馆,剩下的钱来完成希特勒的其他艺术项目。

  希特勒是奥地利人,林茨乃是他的故乡。后来他认为只有德意志帝国才能担当统治世界的“天降大任”,于是改换门庭,摇身一变,成了德国人。1938年3月他更是吞并了故国奥地利,宣布奥地利为“德国地区”。应该说当时奥国民众大多是敲锣打鼓高声欢呼来迎接德国军队的,但还是有人奋起反抗,从电影《音乐之声》可看出其中的情景。盖世太保就抓捕反对派,并对其财产收藏加以没收;犹太人的艺术品也成了纳粹党人的囊中之物。最后将没收充公的都送进维也纳的一座大楼里。这时风传,奥地利的国宝要被运到德国,德奥虽说同文同种,可也引起奥国民众的议论汹汹。根据纳粹制定的“元首优先”的原则,此事交由希特勒亲自处理。他指示,将这一万件的收藏品分散到奥地利的小城市,要挑选最好的艺术品留给他的故乡林茨的博物馆。希特勒早在其青年时代就想把这个多瑙河畔的林茨建成一个新的文化中心。1941年3月希特勒在戈培尔的陪同下荣归故里,考察那里的建设情况。希特勒宣称,要把林茨建成“多瑙河畔最美的城市”;戈培尔帮腔,这将成为“德国的布达佩斯”。甚至要和维也纳双峰并峙,两水分流,并驾齐驱。按照计划,要建带有廊柱门厅的平顶大楼,还要建造电影制片厂、话剧院、尼伯龙根大桥;他们调来了全德最出色的设计师建筑师。希特勒要在1950年完成改造林茨的计划。然而人算不如天算,1945年5月他便举枪自裁,“林茨的特别任务”也化成了一场春梦。

  希特勒是个大独裁者,是个反人类的杀人魔王。可他对建筑和绘画艺术相当热衷,也相当内行。为了弥补自己在这方面的不足,他还聘任问计于有关的专家。路德维希·特鲁斯特和阿尔伯特·施佩尔都是在建筑方面的一时之选;汉斯·波色和赫尔曼·福斯也都是鉴赏艺术品方面的专才,他们也都是希特勒在建筑和绘画方面的顾问和参谋。画商哈伯施托克和其私人摄影师霍夫曼也都成了希特勒的经纪人。他背后有强大的国家机器,他又善于“立法”,在“元首优先”的幌子下使得他的巧取豪夺都变成了“合法所得”。在众神行列中,赫尔曼·戈林也是攫取艺术品的行家,有时甚至成了希特勒的竞争对手,然而在元首面前他总得要退避三舍。

  战后要物归原主,可巧取豪夺来的成千上万的艺术品怎能找到其旧时的主人?这牵涉到整个欧洲,甚至全世界。大家都把它们当作唐僧肉,谁能得手谁都想咬它一口。连解放者美国大兵在解放哈尔茨的过程中,竟也偷走了德国皇帝海因里希四世的遗骨。一百九十一件藏品失踪,现在还在追索中。这是一部有趣的书,披露了许多的秘辛,使人们看到人的多维性。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