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山水画首先要清楚什么是好的山水画,我们所画的山水画追求什么,拿什么标准去评价山水画的高下。这在传统绘画的研究中已经是非常明确的。
将环境、情境、意境以笔墨的形式表现
山水画审美的最高标准就是看境界、看内美,它区别于一般的风景画。风景画要看像与不像,是什么地方的风景——黄山还是桂林,属于外美。内美才是评价山水画境界高低的标准。境界分的层次也很多,高的境是我们追求的最高点,浅的境是环境。当然,情境是从环境中来的,所以我们对环境要有所研究和了解。比如写生就要对写生地点的山、水、树、民居、民情要有所了解,这个环境是一个媒介,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不是为单纯模拟刻画它而刻画它。一定要把环境上升到情境中来。
情境并不是中国山水画的最高境界,还要从情境上升到意境中来。意境就是在物境、情境的基础上,有了认识,有了感情,再加上自己的思想与追求。这个意念并不以个人为主因,因为中国山水画建构在民族文化整体标识的平台上,是中国几千年来优秀传统文化沿袭传承下来的共同的价值观基础。所以意境就不完全是以个人意念为主导,要在大的文化背景上加上自己的感悟、理解与认识。
要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绘画当中的作用,这是由中国画的画种特性所决定的。山水画是中国画最主要的一个门类,中国山水画有它独特的学理性。山水画所体现的民族文化精神、审美趋向、具体的画法及品评的标准都离不开传统文化背景。虽然说在新的时期,艺术上应该与时俱进,但在与时俱进的过程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和深入挖掘是我们与时俱进、进行创新的一个重要基础,没有这个基础,要在这个领域里有所作为是不可能的。
所以,中国山水画要将环境、情境、意境以笔墨的形式表现出来,最后营造一个总体的境界,我们评价一幅作品的好坏其实就是评价这幅作品境界的高低。黄宾虹的画就是总体营造了一个浑厚华滋的意境。浑厚华滋就是一种境界,甚至黄宾虹把浑厚华滋列为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
临摹、写生、修为,通往境界之途
画家通过自己笔墨上的功夫、学养上的积累、自我的心胸气度等综合修养才能营造出这种境界来。当然,一幅好的山水画除了营造境界之外还有很多元素在里面,比如整张画气象的大和小、阔和厚、清和虚、灵动和圆融等等,这些都是构成好的境界所具备的元素。
同学们在学习当中首先要多临摹传统优秀的绘画作品,临摹不是阶段性的临摹,画家画一辈子画就要临摹一辈子。临摹可以对临也可以背临,还可以局部临摹,甚至是不动手的临摹。姜宝林说过一句话,这也是陆俨少、潘天寿先生曾经说过的,晚上睡觉前抱着一本画册看,就像读画,读画的过程就是临摹,这是意临,是从意念上去临摹。从传统方法上关注临摹是非常重要的,早晚会受益的。
另外,有机会要多写生,写生不一定要画,多看也是写生。传统文化有一种很重要的精神叫“格物致知”,格物的本质就是品评事物标准的能力。过去古人很能玩味,一块石头他能把玩很久,是灵秀的,还是朴厚的,经过格物的过程能看出一些人格的东西。同样是一座山,我们通过认识它,从没有灵性到看出灵性,这就要求画家要有格物的能力。要想有格物的能力,就要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的了解,对传统文化审美的品评要有足够的认识。写生不是简单的模拟对象,是要通过格物的过程把绘画对象的品格表现出来,写生不仅要格物,还要格己,通过格物致知还要格自己的心性。我觉得当前有一些画家不是自己画不好,是自己的心性不好,不能踏踏实实坐下来研究传统文化,研究中国山水画本质的东西。
学中国山水画是培养个人修为的一个过程,是把人生旅程转化为艺术人生,这是中国文化很重要的一点。画画是为个人画,是建构人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有格物、格己的双向能力,那就会在营造境界上取法乎上,提升绘画的境界,甚至对一些事情会有温柔敦厚的处理方式,这才是我们画好山水画的根本。(本文为龙瑞在荣宝斋画院的教学实录,文字由樊怡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