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艺术 主流声音 您的位置: 首页>绘画
 关键词推荐
 浏览中国网栏目

美术界的多面手——记学者型画家阮荣春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9-07-09 15:07:40 | 文章来源: 中国文化报 美术周刊 高素娜

 

7月8日,“传统与创造——阮荣春中国画巡回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展出其近百幅山水、花鸟佳作,既有百平方尺以上的巨幛,也有盈尺小品,充分展示了阮荣春绘画所具有的恢宏气势和幽远诗意。

画艺高超学问深

阮荣春,江苏溧阳人。早年求学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专攻传统绘画,在杨建侯、谭勇等众多名家的指点下,画艺精进。大学毕业后,他没有从事专门的绘画创作,而投师于著名美术史论家林树中教授门下,研究美术史和理论。研究生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留校任教,很快崭露头角。

研究生期间,阮荣春发表了一篇题为《孔望山佛教造像研究》的文章,被日本两家刊物全文翻译刊发,在日本引起关注。之后,受日本京都国立博物馆和京都大学联合邀请,阮荣春作为访问学者负笈日本,并获得早稻田大学文学博士学位。在日期间,他阅读了大量佛教资料,并在上世纪80年代提出了佛教造像的“南传之路”理论,即“中国的佛像制作兴于南方,盛于北方”,深受海内外美术界和宗教界的关注。回国后,阮荣春先后在南京艺术学院和上海大学任教,并任上海大学艺术学院院长之职,对中国近现代美术史进行了深入研究,出版了《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丝绸之路与石窟艺术》、《沈周研究》等20余部学术专著。

阮荣春兼有美术史论家、山水画家、考古学者等多重身份,这在美术界十分罕见。

画作以墨造韵为特色

阮荣春从美术史论家到山水画家的身份转换,更确切地说以画家身份在美术界的亮相,让许多不甚了解他的同道大为惊讶。因为阮荣春的绝大多数画作不是那种趣味雅致的小品,而是气势恢宏的巨制。可以说,他的山水作品是以一种风格、品质、境界来加以呈现的。这样的转换和亮相的确让人诧异不已。

阮荣春的恩师林树中教授认为,从传统的视角看,阮荣春的中国画作品特别注重对传统格法与气韵表现的追求,深知传统的精华是什么,且善于提取传统笔墨中造型性与独立审美性的双重功能,运笔构形自如而准确,线条独立畅行,反映出用笔的质量。而在用墨方面,阮荣春特别重视墨与水的“合作”。“墨在他的画中虽然是与笔复合来为造型服务,但更多的是为了造韵。”

在很多人看来,阮荣春作品最显著的特色之一就是“诗情画意”。评论家潘鲁生认为,阮荣春既秉承了中国传统的绘画方式,也吸收和借鉴了国外的一些绘画手法,画面有一种典雅淳朴与幽静清纯之美。他在绘画过程中采用了多种用墨方式,如泼墨、破墨、积墨等,使画面富于变化,将景物的姿态和气韵表达得淋漓尽致,如远处连绵的群山、峭壁上奇特的树木、缭绕的云烟、飞流直下的瀑布等。

“阮荣春的创作是建立在研究之上的绘画体验,其作品绘画技法规范,运笔严谨,吸收了‘院体画派’的传统,又有所突破。”潘鲁生说,“他不是简单地把景物照搬到纸上,而是将自己的心中之境跃然于画面,将自己心里对奇峰怪石、浩渺云烟、川流瀑布的独特感受通过画笔描绘出来,与欣赏者共分享,共会意。”

“炮轰”画坛惹争议

阮荣春不仅在学术研究方面著作颇丰,他的一些观点也曾因为“大胆”而引起人们的争论和探讨。2006年,阮荣春发表了题为《20世纪中国山水画的历史定位及画风趋向》的文章,矛头直指黄宾虹、傅抱石等前辈画家的创作。他在文章中尖锐地指出:“20世纪中国山水画是一个低潮时期,这一时期的山水画大师……或缺乏造景能力、千篇一律,或粗率简略、一法益全;或有墨无笔,线条羸弱,是矮子里的将军。”此语一出,无疑像在中国美术界扔下一颗重磅炸弹,被认为是“炮轰”那些已盖棺定论的山水画大师。

在这篇文章中,阮荣春认为,20世纪中国山水画之所以处于低潮,是因为在新文化运动中批判清初“四王”绘画传统之时,把石涛的“浓重粗野”奉之为新的传统而继承发扬,而这也成为20世纪中国山水画的主流画风,其主要代表就是黄宾虹、傅抱石、李可染、张大千等人。他说:“从历代山水画大家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之所以成为山水画大师,均具备3种能力,即造景造型能力、用笔用墨能力、营造作品气韵能力。”而上述4位大师,则没有一人兼具此3种能力。言下之意,他们没有一个能望古代大师的项背。

阮荣春的观点被部分学者批为以偏概全,甚至被责之为“历史罪人”;但同时也被一些理论家称为“勇敢的人”“有力量的人”。

其实,阮荣春对中国画坛“浓重粗野”风气、名家“名过其实”现象的批判由来已久,他曾在《国画家》杂志开设“为名画家卸妆”栏目,组织学者、画家对那些名家的得失进行评价分析。而在《我的审美取向》一文中,他更把矛头公开指向当前画坛:“画面绽露出浅薄的功底,急躁的情绪;一些作品墨色浓重,用笔粗率,锋芒烁烁,大有气势压人的感觉。这类作品,无异于‘大喊大叫’。”阮荣春强调:“可以断定,中国画朝着这一方向走下去是没有出路的!”“中国画的发展必须纠偏!”而对于中国画应如何纠偏,阮荣春的药方是力倡“三气”:提倡“正气”,以针治招摇撞骗、拉帮结派,以及马虎草率之风;提倡“文气”,以针治不学无术、传统素养贫乏之病;提倡“静气”,以针治功利心切的急躁心理。

平心而论,阮荣春的上述观点有其可取之处,对当前中国画的发展仍有积极的意义,值得人们借鉴和思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

 

相关文章
· 阮荣春中国画巡回展《传统与创造》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 中美学者关于中国当代水墨的学术交流
· 深思远瞩的学者画诉求——在潘公凯作品前沉思
· [评论] 学者型画家的水彩画理论
· 著名文化学者、作家余秋雨:用爱消除文化隔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