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艺术 主流声音 您的位置: 首页>绘画
 关键词推荐
 浏览中国网栏目

让古旧字画恢复“记忆”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9-04-25 11:36:23 | 文章来源: 美术报

本报杭州讯 乔中石 为展示西泠印社古旧字画修复成果,西泠印社“西泠印社古旧书画修复展”于2009年4月15日-5月20日在中国印学博物馆举行,共展出从明代至近代书画作品45件。

西泠印社藏品经数十年的积累已达万余件,这其中有数百件或霉病、或虫蛀、或残损、或起皮脆裂、或反贴的古旧字画亟待抢救性修复。有些作品由于破损严重,只能终年原封不动地躺在库房,即使这样,也是稍有疏忽,这些珍贵文物就会永远消失。根据“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保护方针,自2005年始,在国家财政的扶持下,西泠印社便有计划地逐年安排部分亟待抢救的古旧字画,聘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修复,重新装裱,让它重见天日。

这次展出的明代张路《天仙送子图》、清代杨雍建草书是两件反贴于油纸上,没有装裱完工的作品,这两件作品已经在库房沉睡了半个世纪;清代江宗的《山水图》已经破损的面目全非,冷枚的“孔雀图”、周璕的《墨龙图》已经断裂成几截,杨岘书法 《九言隶书联》几乎成了一堆碎纸,等等。许多作品由于年代久远,入藏前就已经带着“病体”进来。

古旧字画的修复是一项细之又细、慎之又慎的工作,如果修复操作稍不当,就会造成再度损伤,甚至毁于一旦。因此,从技术整理到再次装裱,始终要有心静如水的心态,来不得半点粗糙或差错。在自然环境下,一幅作品的修复一般需要数月甚至要经历一年,或者更长的时间。修复技术人员用高超的技术使这些将要消亡的文物重新恢复“记忆”,“活”了过来,让我们能够重新欣赏它曾经有过的美。透过这些画面,去领略它流淌的书画艺术之美,去审视它依然跳动的灵性,去体验这份文化艺术遗产的珍贵。

下一页张海下江南
上一页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