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醉(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初中海的这幅《华夏风骨图》气势很大,尽管没有具体地指出是描绘某个地方,但是,通过笔墨的表达,显示出一种民族精神。我们说描绘自然风光,中国称山水,西洋称风景,两个概念不一样,内涵也不一样。西洋风景比较强调某个局部的真实性,也就是具体的物象描绘,而中国山水是一种精神上的逍遥游,所以更形而上。这幅画是以中国山水画的表达形式来感受祖国大地,在表达方式方法上,它与传统手法不完全相同,相比传统有一种新的尝试,我们不仅看到笔墨及其相关技法表达,更感受到画家纵横的胸臆和难以遏制的情感。
卢禹舜(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
中国的山水与西方的风景最主要的差别,就在于中国山水表现的自然物象是以“山水”这两个字呈现在观众面前。“山”和“水”,如果分开来说,是自然物象中的一山一水,但是,“山”与“水”两个字加在一起,它就远远地超出了自然物象的本身,这里面有很多精神层面的东西。中海先生这幅画,我觉得是山水,不是一般的风景,作品体现更多超出对自然一般性的描述,达到一种人与自然的契合。如果将这幅画与中海本人的艺术实践结合起来谈,我想有三个方面:一是他比较注重传统。因为在他整个学习和创作过程中,始终是把认真研究传统,包括学习过程中的临摹、研读十分深入,而这种深入不仅是在技法上,更是在精神层面上;二是他热爱生活,对自然的理解与认识上把握得较好。如这幅《华夏风骨图》,虽然不是画名山大川,但是却包含着对中华大地的壮丽河山的一种整体感受与认识,把大自然视为自己永恒的“大宗师”(庄子语),艺术家永远是自然之子,大自然会赐给艺术家创作上不竭的源泉,天无私覆,地无私载,和谐、冲融、健气、豪迈;三是从《华夏风骨图》这幅画的视觉效果来看,水墨气息比较浓厚,尽管颜色用得不是很多,还是体现出当代一种内在的东西,是属于创造或者创新这样一类的画家,作品打上时代精神印迹,体现出他对生活、自然、艺术的理解与认识。
刘龙庭(中国美术出版集团编审、美术理论家):
第一次见到中海先生的画,我感觉《华夏风骨图》这幅作品笔墨气息不错。古代王维在山水论中称:“画道之中,水墨最为上。”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不一样,西方风景运用焦点透视方法,固定的画面,中国山水画叫“卧游”,也就是可观、可居、可游。这幅《华夏风骨图》,在气韵和格调上,相比那些大红大绿的山水画要高雅得多,也充分显示出中国水墨的独特魅力。这幅作品与传统“三远”、“斧劈”、“披麻”等表现方法上有些距离,有独特的现代意识,墨气很好,画面松弛、透气,有空间感,所描绘山峦丘岭,树木林阴,充满生气勃勃。
赵力忠(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美术理论家):
中海先生这幅《华夏风骨图》,从艺术语言上来讲,墨气很浓,有动感,很活泼。从气象上来说,有流动,不呆、不滞、不死。作品山石造型基本上用横笔,树用竖笔,形成一种十字感,既有传统水墨味,又有强烈的现代气息,这应该是他可贵的艺术探索。
汪为胜(中国美协会员、《中国画坛》主编):
古人宗炳在他的《画山水序》中曾文:“以形写形,以色貌色。”其实强调的是一种自然写生。《华夏风骨图》这幅作品是把各个地方写生的山川地貌浓缩在一起,寻找最有典型特征,最有代表性的东西概括、提炼、加工而成的,你看不出这幅作品具体在描绘什么地方,既不是华山、黄山,也不是武夷、雁荡。其次,画面上的气韵比较生动,画面有一种动感,墨色比较鲜活,用笔藏在点画之中。再者,作品的表达形式很有现代感,画家在得力于自然、取之于自然基础上,进行了创造。
王玉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中海先生这幅《华夏风骨图》,我看有三个特点:一是有一种风起云涌、气势雄强的感觉;二是构成关系不错;三是用笔比较灵活,充满跳跃活力,墨气较足,墨味较浓。应该说,这是与他多年书法研习有关,正因为他对笔墨的把握自如,才使得这幅作品有“气韵俱盛”之妙。
崔庆忠(中国美协会员、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品鉴定中心主任):
中海先生是一位比较注重传统的画家,他的绘画很少用颜色,主要是以水墨为主,他研习传统,却不囿于传统。《华夏风骨图》这幅作品,很有气势,充满现代意味。在艺术语言表述上,注重传统勾、染、点、皴方式方法,但也有些离传统稍远一些的语言转述。我看这幅作品创作是十分成功的。
张葆桂(中国美协会员、鲁迅美术学院教授):
《华夏风骨图》这幅巨作,从形式到内容上基本区别于他人,通常画这样的大画多数是画名山大川,然中海先生却画的是一坡半岭,无人知晓的地方。然而,我们已经深深感受到了“风”与“骨”。应该说,巨幅创作是成功的。
刘兴国(秦皇岛市文联主席):
中海早年对书法的造诣是很深的,他从书法到绘画完成了一个递进,特别到了北京后,在诸多老师的帮助下,艺术水准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感谢各位老师对中海的支持。愿中海在今后的艺术上取得更大的成就。
(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定)
|